(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80)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可对面的精兵数量显然远超十二万,并且是以逸待劳。更何况,这是敌人破釜沉舟的一战,必定会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死志。

高览正欲再开口,凌寒打断道:“高将军勿要多说,本王决不会离开。”

“此刻需要做的,是商讨守城事宜,而非其他。”

高览听到殿下如此说,又见郭嘉与赵云从始至终只字未劝,终于也放弃了劝殿下逃离琅琊的念头。

凌寒又开口道:“琅琊城之所以可以作为徐州北境的门户,不在于城墙有多坚固,也不在于有多少积粮,而在于东西两处的护城河,使得敌人难以分四路攻城。”

“曹操急于求胜,明日必会从南门与北门同时发动进攻。”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师兄守一城门,奉孝与高将军守另一城门。”

郭嘉开口询问道:“殿下,我们需要坚守几日?”

一直以来,他始终位居徐州,对于其他州境的情况并没有太多了解。

凌寒仔细想了想,回答道:“三日。”

这是凌寒估算出的日子,并不十分确定。

但他相信,以诸葛亮的才智,收到自己的书信以后,一定会立刻试探,然后判断出曹操的真实意图,发兵来援。

“此刻不断向琅琊涌来的西凉兵,加上早已潜入琅琊南境的青州兵。合计起来,少则十四万,多则十八万。”

“但我们并不需要取得胜利,只要坚守住三日,第一波援军就会抵达。”

第一波援军,数量还在其次,意义才是至关重要。

它会让苦战良久的琅琊军看到胜利的曙光,同时,给敌军带来噩梦般的打击。

士气此消彼长之下,大局便可定了。

于是,琅琊城开始正式布防。

距离西城门数里开外,有一道自北向南的河流淌过,水势湍急,两岸植被密布。

某个树下阴影之处,一名中级将领出声询问道:“将军,那长沙王当真会从此处逃走吗?”

为首的将军面如紫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身形更是高大挺拔。

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张辽。

吕布在兖州身亡时,张辽因北上讨伐袁绍躲过一劫。自此之后,他对曹操除了追随到底,再没有别的心思。

杀掉吕布,又灭了好友高顺的长沙王刘影,则被他视为大敌。

张辽乃是耐心之人,并不因为手下的疑惑嫌烦,而是解释道:“琅琊南北城门,皆布有主公的大军,无法逃脱。”

“长沙王的确可以往东逃,可东面皆是小城,无险可依。再往东便是大海。是故,长沙王必定会往西逃亡。兖州,那里也有一支强悍的军队。”

高顺兄弟一手训练出的陷阵营,神勇无比,比之主公麾下的两支特殊兵种,虎豹骑与骁狼兵,也不逞多让。

那将近一万的陷阵营,便是被兖州的那支军队所覆灭。

张辽回头望了一眼自己带来的伏兵。

虽然只有一千人,可全都是弓箭手,配备的更皆是珍贵无比的铁箭。

那赵子龙能够击败吕布,必然神勇非凡。唯有这样一支铁箭队,才能在他的护卫下杀掉长沙王。

不止是长沙王,也要让赵云葬身此处!

只可惜,张辽率着一千铁箭手,足足等到日暮,也没有看见任何人从这里经过。

“倒是位有血性的皇子。”

张辽感慨一声,下令道:“回去复命吧。”

心腹担忧道:“将军,咱们不等了吗?万一天色暗下来以后……”

张辽道:“这个时候,主公的后军估计也已经集结完毕,长沙王再想出城,必定会被大军发现。”

“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逃亡时间,他不会逃离琅琊了。”

回去之后,张辽抱了抱拳,复命时面带忧色。

“主公,长沙王没有逃离琅琊。”

在西城门截住长沙王,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若是正面攻打琅琊——长沙王不愿弃城,显然存了誓死守城之心。如若长沙王亲登城门,与守军并肩作战,只怕琅琊的士气未必会弱于己方。

之后几天的战事,必定会十分惨烈。

曹操瞥了他一眼,道:“文远不必担心。”

“既然长沙王没有去荆州,也没有待在扬州,而是来了徐州。那便说明,天命不站大汉,而站在我曹操这里。”

“传我号令,让兄弟们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再行攻城!”

“另外……”

曹操招了招手,在张辽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张辽不住点头,最后抱拳道:“是!”

琅琊郡城。

北门城头之上,凌寒望着城外敌军不断收整队翼,缩小范围。

他不由心想:看来曹操的确是打算明日再行攻城了。不过……对方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今晚真能熬得住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