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82)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每一秒过去,心中的希冀便灭了一分。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终于停下脚步,不再去等那个注定无法到来的喜悦。

“还真是有些失算。”

曹操握紧了拳头。他想过,骁狼兵或许闹不出多大动静便会被捕获。

为此损失五百名精心培养的士兵,未必值得。

但他还是决定一试。

可曹操从未想过,这支队伍会死在城墙之下。

那意味着,明日攻城之前,所有士兵们都会知道:昨天有一场夜袭失败了。“但这并不算什么。”

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似乎能够穿透黑夜的阻挠,望进琅琊城内的某座府邸。

火光明灭之下,曹操原本极具英雄气的面庞,在此刻显出几分阴冷:“在十八万大军面前,任何的巧谋阴计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说的十五万大军,是没算已经潜入南境的(怕大家以为是bug解释一下)

第130章

晨曦微露,阳光尚未来得及完全普照大地,琅琊郡的南北城门之处,便已林立起曹操的大军。

北面城门。

张辽高大的身躯,位列在这路大军的最前方。

他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傲然挺于马上,冷冷地望着远处的琅琊城门。

这些日子以来,张辽的忠心与能力皆得到了曹操的确信。

因此,这一次进攻北门,便以张辽为主帅。

张辽身后,跟随着乐进与于禁两员大将,上百名中级将领,以及八万名精兵。

后世史家所评的五子良将,竟然在一面小小的城门前聚了三位。

若非此时张郃不在曹操麾下,徐晃又对汉室念念不忘,大概便可以凑齐了。

北城墙,正是昨夜骁狼兵突围的所在。

此时此刻,五百人的血迹已经完全干涸,却依旧在地面与墙面上留下了痕迹。

他们的尸体,则更加清晰可见。

这样的情景,让最前头的曹军产生了一丝迟疑。

昨夜已经败过一场了吗?

不过,无论曹操还是张辽,都没有放在心上,也不需要放在心上。

这些许迟疑所造成的影响,于集聚在北城门下的八万大军来说,实在显得微不足道。

张辽利剑出鞘,向天一指。

“擒获长沙王,便在今日!”

“兄弟们,给我冲啊!”

“杀——”

一声令下,无尽的大军纷涌向前,夹杂簇拥着各项攻城用具,如沧海中的潮水,气势汹汹,直逼琅琊城而来。

城头之上。

素来羽扇纶巾的郭嘉,生平第一次穿上了铠甲。

体弱如他,厚重的铠甲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灾难。

若非遵华佗言,这一年多来身体强健了不少。单是连续多日身着重甲这件事,或许就能要了半条性命。

郭嘉并不需要亲自上前杀敌。

却须纵观北城全局,调整守军,更换策略。

在无数的流矢面前,即便有披甲与卫士的保护,依然随时都有葬送性命的危险。

不远之处,高览面沉如水,眼神坚毅。

他深知曹操麾下非但兵强马胜,良将更是如云。这一次,却要以徐州一州之地来相抗其全部,可谓是难到了极致。

此刻,琅琊的北城门,能堪大用的武将有不少,勇于牺牲的士兵更是不可计数。但要说能与张辽于禁等人抗衡的,恐怕唯有自己一人了。

尽管如此,高览并不为之感到畏惧。

敌军数倍于己,敌将数以百计。那又如何?

这一城门的得失,关乎的不仅仅是自己,不仅仅是数万将士,甚至也不仅仅是数十万的百姓。

它关乎着的,是殿下的安危,是汉室的兴颓,是整个天下的去从。

高览不相信殿下会陨落于此,不相信汉室会就此覆灭。

他更加不相信,最后能够统一天下的,不是清明仁义、愿与将士百姓共存亡的皇长子,而是残忍狡诈、如今好似亡命赌徒般的曹孟德。

所以,他也完全不相信自己会守不住这道门。

敌军,终于到了眼前。

高览握紧手上已然出鞘的佩剑,缓缓举起——

“殿下的安危,全在于我们手中的武器。”

“决不能让这伙叛贼突破城墙!”

“杀——”

厮杀裂吼之声久久地回荡在这片天地,整个天空都仿佛被鲜血染红。

和煦的春风吹过,带来的却不是复苏之气,而是一股接一股的血腥。

整个琅琊城附近,仿佛人间地狱,每个眨眼间,都有数名士兵倒下。

这是高览经历过的最长久而最残酷的一场战争。

他的身体渐渐开始感到疲惫。

他的盔甲在一次又一次的击打中,变得磨损。

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的意志始终没有半分屈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