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94)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凌寒颔首道:“辛苦老人家了。”

对方再次拱了拱手,才缓缓退下。

凌寒又看向郭嘉与琅琊郡守,道:“归置战俘这等事情,就不需要你们这些文人了。劳累了这么久,早些休息吧。”

二人同时行礼告退。

凌寒最后又看向赵云,面带笑意道:“本王腿脚不便,要劳烦师兄抱着本王回房歇息了。”

赵云闻言微微一怔。

私下里,师弟对他说话向来不会自称本王。

此刻突然这样改称,倒像是生疏了几分。然而说话的语气,以及说出的内容,却又全然看不出生疏之意。

赵云迟疑片刻,上前一步,轻轻抱起了凌寒。

凌寒能感觉得到,对方的身体有着些许的僵硬,这是紧张所致。

说起来,当日两人在荆州确定关系的时候,便接了一个吻。

可是在那之后,反而再没有任何亲密的接触了。

连私下里的牵手拥抱都没有。

两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与往日的师兄弟并没有什么分别,只是名义上在谈恋爱。

或许也不奇怪。

在这个时代,男女之间在成亲之前,即便两情相悦,也会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违礼的举动。

男男如何相处……无例可循。

凌寒心道:师兄一个古人,又是性情内敛之人,这方面的事情,注定要靠自己主动了。

现如今曹操已经身陨,可谓解决了心腹大患。

接下来,自己趁着养脚伤的时候,将时间分给私人关系,应当算不得昏庸了吧。

翌日,在一天的时间里,诸葛亮、孙策、周瑜、太史慈四人,竟是陆续带着军队抵达琅琊。

诸葛亮午后抵达实属寻常。

而孙策与太史慈二人这么快来到琅琊,则是因为荀彧——他在曹操手底下为官多年,最是了解曹操的性格。

荀彧非常清楚:眼看着取得天下无望时,昔日的旧主不会坐以待毙,反而极有可能做出一些外人看来疯狂的事情。

收到消息之后,荀彧不停地派人前往司隶查探,一次又一次努力下,他终于发现了一件事:留守在司隶的十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由新兵及壮丁组成的冒牌货。

于是立刻将这件事告知荆州的太史慈,南阳的孙策。他们分别率领骑兵前往琅琊。

至于周瑜,则是由糜竺所告知。

在发现琅琊被围困之后,他先是命一名手下骑快马前往庐江传信,然后才组织人手支援。

手底下最有谋略的几人齐聚琅琊。

凌寒觉得,这下子可以放心地休个假了。

他将所有人召集在郡守府堂,下令道:“郭嘉,周瑜,诸葛亮。即日起,本王养伤的十天之内,一切事务尽皆交由你们相互商议处理。如若遇到十分重要且意见不可调和的,再派人向本王禀报。”

正好,在他的心目中,以当下的生产力而言,最理想的政治制度,便是与明朝的内阁制度相似。

凡是朝廷的重要文书,由内阁人员拟定批答文字。遇到意见不同的,则分别投票。最后呈到皇帝面前的,便是各项意见的票数情况。

虽然最后仍然依靠皇帝裁决,但皇帝的意志与权力也受到内阁学士的极大限制。

甚至后世有不少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明朝的政治制度,用不了多少年,也会发展成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先前凌寒在扬州已经大规模地进行过一次出兵投票,因此他这个说法,众人也并没有觉得难以接受。

周瑜收到的消息最晚,是最后一个抵达琅琊的,此刻才刚刚见到凌寒,不由问道:“殿下伤得可严重吗?”

凌寒笑道:“并不严重。只是伤在腿脚,行动不便,故而才需躺在床榻上修养。公瑾不必为本王担忧。”

郭嘉则问道:“关于青州兵与西凉兵的处理,殿下也交由臣三人商议处理吗?”

这个问题一出,堂中诸人纷纷看向凌寒。

众所周知,殿下对待俘兵向来好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青州兵与西凉兵此次围杀殿下,又害得琅琊损失惨重。如果真将给他们三人全权决定,只怕未必会对俘兵们手下留情。

人口十分珍贵。只要战争宣告结束,对于投降的士兵,应当予以赦免。

但这一次,琅琊的确伤亡惨重,凌寒必须顾忌琅琊守军的心情。

同时,从私心来说,他也不愿意轻拿轻放。

就算这些俘兵本质上也是受害者,却是实实在在犯下了罪。

他不可能将这些人无罪释放,更不可能将他们直接编入军中。

凌寒想了想道:“只要不夺走他们的性命,又是你们三人一致同意的,怎么处理都可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