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299)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司马懿摇了摇头,叹道:“孟起将军此言差矣。”

“难道按兵不动,便能相安无事?”

“便是寻常士人,都以为凉州人士乃边荒蛮子,仿佛茹毛饮血的野兽。莫说得人青眼,连最普通的尊重都难以获取。士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于皇家?韩将军数年前兴起叛乱,不正是源于此?”

这话听了着实可恨,不但韩遂与马腾当即握紧了拳头,旁边的凉州士兵也对司马懿怒目而视。

马超同样面红耳赤,但他争辩道:“长沙王与桓帝、灵帝不同!”

“在许多地方,长沙王的确与桓灵二帝不同。”

司马懿自然而然地接过话来:“他素有仁义之名,据说对于最低贱的贫民也能慷慨宽容以待。不过若当真是如此,二位将军此刻就更应当兴兵。”

韩遂问道:“这是何意?”

司马懿朝他拱了拱手,道:“将军细想,懿此次只是劝将军侵入中原,进攻袁尚。说到底,这件事与长沙王并无直接干系。若长沙王没有狭义之心,当不会视凉人之举为挑衅。一旦长沙王日后君临天下,二位将军不愿与他为敌,想要归顺,手中握有更多的土地与人口,难道不是可以更好地与长沙王谈条件吗?”

“反之,如若长沙王连凉人侵入中原都难以忍受,将军又怎么能指望他会给凉人一个善终呢?”

韩遂陷入深思。

马超本能地对曹操麾下这个搬弄是非的谋士感到厌恶。他觉得对方的话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一时却又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马腾则是问道:“你方才说,留你性命便有许多好处。”

司马懿于是又冲马腾拱了拱手,笑道:“回将军的话,正是如此。其一,懿虽不才,却也曾为旧主诸多谋划。将军若要进攻并州,懿愿全力相助。其二,将军西凉出身,难以获取士人之心,司马氏却在中原拥有良好的声名,足可成为将军的臂膀,为将军游说各大世家。”

马超敏锐地捕捉到旧主二字,质问道:“旧主?你不是来替曹操当说客的么?”

韩遂与马腾同时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笑了笑,他见韩遂与马腾二人都已为自己的提议感到心动,而马超虽然怀有敌意,在凉州却做不得主。

便不再掩饰,道:“不瞒二位将军,我家主公已决心对长沙王发起一场生死存亡之战。此战若胜,则长沙王身死;此战若败,则主公身死。”

“正是因此,无论是胜是败,此刻都是二位将军侵入中原的绝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按照他与曹操的谋划,琅琊得手之后,必定会受到长沙王旧部的追杀。自己越能劝得凉人大动干戈,越能引走他们的火力。

之后群雄混战,自己便可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凉人的信任。等到绞杀孙策等人之后,再倒戈一击。

司马懿本人则还另有打算:万一曹操不幸失败,自己就不妨假戏真做,投了凉人这一边。

韩遂与马腾对视一眼,心中有了默契。

他们原本就不是什么忠汉之人,否则数年前也不会与朝廷征战。先前见长沙王一路势如破竹,这才起了几分归顺之心。

今日见司马懿胸有成竹,说出的话更是十分有里,没有破绽。

想那曹操敢信心十足地与长沙王大战一场,即便不能取胜,也该使得对方损兵折将。

而他们趁机进入中原,先下袁氏之地,再取曹操原有之地,势力便可极大膨胀。

到那个时候,如果长沙王损伤惨重,说不定就可趁机夺了这天下。

如果长沙王仍旧保存了大半力量,再考虑归顺不迟。正如司马懿所说,拥有的领土越多,也可以更好地谈条件。

马超并不知自己的父亲与叔父在想什么,更加不知道司马懿的心思。

但他隐隐从司马懿的话里听出了首鼠两端之意,于是冷哼一声,声音压得很低,却又使对方听得见:“什么名满天下的世家子弟,原是个墙头草!”

司马懿笑笑,并没有丝毫恼怒。

他只觉得凉州的局势已完全掌握在手中,比预想得还要顺利。

事实上,入世以来,如果将长沙王相关之事排除在外,便没有什么事情在他预料之外。

司马懿再次抱了抱拳,问候道:“不知二位将军考虑得如何?”

马超看向自己的父亲,正欲说点什么,马腾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开口道:“日后进入中原,就要多多仰仗仲达先生了。”

一锤定音。

兵贵神速。

翌日,韩遂便率三万凉军开进司隶,并在之后的数日内,轻而易举夺了整个司隶。

曹操留在此地的士兵多为西凉兵,又有司马懿说项,统统选择投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