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38)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他家财亿贯,自问见过无数的金银珠宝,却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琉璃制器。

陶谦亦是震惊不已:“殿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如此宝物,唯有殿下才配得上,下官岂能……”

凌寒打断他的话:“大人此言差矣。琉璃再美,不过区区一玩物。如今董贼占据京城,我汉室江山岌岌可危。本王无计可施,不得不逃至此地,乞求州牧大人的庇佑。本王暂时无力回报什么,这琉璃珠乃是父皇在世时所赐,日后诸多事宜,还需大人相助。”

陶谦听得眼眶发红:“陶某深受皇恩,才有今日,自当为殿下肝脑涂地。”

凌寒拿起那颗琉璃珠,往前递了一递。

他定定地望着陶谦,道:“此琉璃珠,便是见证。大人可否应允?”

陶谦用袖子轻拭眼角,双手接过珠子,道:“谢殿下赏赐。”

“陶某庸愚老朽,所幸在徐州还做得了主。殿下但有要求,尽可直言,下官定会竭尽全力,为殿下筹谋。”

“大人言重了。”凌寒朝府内一挥袖:“请。”

陶谦略略一拜,这才道:“殿下请。”

一旁,糜竺将礼物送到杨真的手上。

他被方才的一幕弄得心惊不已。

陶大人虽然忠于汉室,来此之前也对长沙王抱有很大的期望。

然而,如今的一州之主,大权在握,说是一方土皇帝也不为过。

愿意给予长沙王诸多方便,和甘为人臣,绝对是两回事。

正如长沙王所言,琉璃虽美,不过区区一玩物。

可长沙王却用一件玩物,彻底笼络了陶大人的心。

糜竺默默跟上陶谦的步伐,心道,二弟这回果真是没有看错人。

第23章

二人清谈了近一下午,直到日暮西山,陶谦才起身告辞。

凌寒正想送他出府,陶谦道:“殿下留步。殿下为君,陶某为臣,断没有君送臣的道理。”

凌寒便道:“杨真,代我送送大人。”

踏出草云苑的大门时,陶谦暗暗叹了一口气。

糜竺问:“大人何故叹气?”

陶谦道:“本官在想,倘若先帝没有早早离去,以长沙王少年英才,待到他继位,大汉定会迎来又一个清明盛世,百姓也不会承受如此多的苦难了。”

糜竺无言以对。

“本官曾经听闻,先帝的长子平庸无能。可这些日子以来,桩桩件件,足以证明这传闻乃是十足的妄言。”陶谦脸上难得露出愤愤不平之色:“不知道是哪些小人败坏殿下的名声!”

“大约是遭人妒忌吧。”糜竺道:“传闻中不是还说殿下不得先帝喜爱么?若非极尽宠爱,先帝又怎会赐予他如此上等的琉璃珠呢?”

苑内。

杨真回禀道:“殿下,他们已经走远了。”

凌寒点点头,坐回案前,继续写字。

杨真又道:“殿下,方才您同陶大人清谈时,糜先生同我打听了一件事。”

“什么事?”

杨真道:“他说,殿下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向我询问,您是否有意中人?”

凌寒写字的手微微一顿,笔下的“盐”字立时写坏了。

他皱眉,将这个字划去。

杨真继续道:“糜先生说,若是没有的话,他有一个妹妹,绰约多姿,秀外慧中,已到了适婚的年纪。”

“好了。”

凌寒心道,古代的择偶方面真是叫人无语,这具身体才刚满十六,竟然就要被介绍对象了。

糜竺口中的适婚年纪,估摸着才刚过十四吧……

他非常反感用政治联姻的方式将双方捆绑在一起,这完全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意愿。

尽管没办法改变这个时代的观念,可自己选择拒绝还是能够做到的。

凌寒道:“下次再见到糜先生的时候,告诉他,本王暂时还没有娶妻的打算。”

杨真补充说:“糜先生的意思是,不必正妻之位,就算当个……”

凌寒打断他的话:“你直接告诉他,本王已立下重誓,恢复汉室以前,不会亲近女色。”

这句话直接堵死了所有可能性,杨真张了张口,似乎想劝诫一番,但最后还是没有劝诫。

凌寒接着写字,过了一会儿,发现杨真仍杵在那儿。

于是抬头问:“还有什么事?”

杨真面色纠结,道:“属下有一事不解,敢请殿下解答。”

身为下人,本不该多问。可这些日子,他时常觉得自己蠢笨,不但跟不上殿下的思路,就连赵云、高览、裴元绍等人的思路也是经常比不上的。

他知道凭着往日的情分,殿下依然重用自己。但他十分担心,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连为殿下做事的资格都没有了。

见殿下没有驳斥的意思,杨真大着胆子问道:“方才听陶大人的意思,他显然是愿意认殿下为主。殿下为何不索要徐州的权力,而是选择在东海要一块土地,自己招募乡勇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