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76)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如果有哪一路外来的诸侯想要对付陈家,陈珪甚至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掀起一股民乱。

他深信,任何一个有野心的诸侯,都绝不可能会因为一时之气,做出这样不理智的举动。

所以不管是对臧霸,还是对其他别的诸侯,陈珪都敢守持中立,不偏不倚。

但长沙王不同。

他本就是汉室的皇长子,天生拥有令百姓臣服的能力。在来到徐州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不管是常山英雄的事迹,还是为难民杀掉笮融,又或是降低盐价,桩桩件件,皆极大地收揽了人心,甚至连徐州以外的郡县都有所耳闻。

想要蛊惑百姓起义对抗长沙王,无疑是痴人说梦。

陈珪从没真正看好长沙王。

大汉覆灭乃是天命所归,纵然长沙王少年英才,也不可能逆天改命。

皇长子的身份,注定会吸引所有诸侯的视线。即便他侥幸胜了臧霸,元气大伤之下,也必然会招来其他人的进攻。

自己决不会为家族下一条死注。

可如今,得知了臧霸与长沙王争斗的结果。

陈珪也免不了开始怀疑:这天命莫非仍在眷顾汉室?桓帝灵帝的昏聩,只是为了衰极转盛。至于长沙王,便是第二位光武帝么?

无论是与不是,陈珪叹一口气,眉头紧锁。

自己恐怕已经带着家族走上了悬崖边。是生是死,全在长沙王的一念之间。

这时,陈登道:“父亲不必忧心。”

陈珪缓缓看向自己的儿子,陈登便将送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陈珪微愣,沉默良久,最终只道:“你的头脑算不得精明,眼光却比父亲要好一些。”

“既然是你向殿下投了好。从今日起,陈家的大小事务,便皆交由你吧。”

陈登恭敬行礼。

陈氏府邸发生的对话,凌寒自然是不知道的。

如果他知道,定然会在心里狠狠嘲笑陈珪一番。中庸之道就能独善其身?笑话!曹操可算得上一代雄主了,然而在历史上,当他攻破徐州城的时候,足足屠杀了十几万士族。许多名门望族,就此彻底覆灭。

招致了这么多士人的仇恨,也没见曹操统治不稳啊。

世家是很强大,但那不过是建立在上位者渴求稳定的前提罢了。如果真有哪一方世家因此自高自大,覆灭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草云苑。

凌寒坐在书案旁计算来计算去,怎么算都还是有缺口。

收服臧霸的士兵固然是一件喜事,却是一件令人感到烦恼的喜事。

随着售盐业务的扩大,他养五千余士兵绰绰有余,举办集体活动也毫不犹豫。

可一下子多出一万五千人,如果全都按着先前的规格供养,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该破产了。

糜芳及时地送来一些钱粮,表示之后也可以帮忙承担其中五千士兵的军费。

即便如此,仍是不够。

凌寒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士兵由每日训练暂时改为三日一训练。

最初选择每日训练,很重要的一点是招募的是新兵,需要大量训练才能快速拥有战斗力。

现如今自己已经彻底掌控了徐州,在攻打扬州之前,士兵们着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至于进攻扬州的时机,他打算等孙策稳固了长沙以后再行决定。

凌寒原本还担心士兵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声音。

不过当杨真与赵云前往校场宣布这件事时,他们发现士兵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抱怨。

对臧霸兵来说,这本身就已经增加了不少福利,自然不会有半分不满。

而对于凌寒原本的兵来说,这些人在参军之前家徒四壁,如今却是几乎每一个士兵的家中都积攒了不少存粮。既然不用担心有挨饿的可能,那么可以多一些休息时间也没什么不好,还能与家人们多多团聚。

因为感受到练兵的压力,在处理好这件事以后,凌寒重新拾起了上次未能有时间研究的酒。

这个时候,陶谦从酸枣县回来了。

未入州府,便有人向他汇报了长沙王与臧霸一战的结果。

陶谦自是又惊又怒又怕。惊的是殿下竟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此利落地解决掉了臧霸;怒的是臧霸作为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武将,在徐州本无半点根基,全靠自己重用,没想到也会起兵反叛;怕的是,固然汇报消息的人将殿下的获胜过程说得无比轻松,但陶谦相信其中必然凶险万分。臧霸作为自己的嫡亲手下,徐州的最高军事统领,在殿下看来,自己未必就没有一点嫌疑。

而对于天家来说,叛乱这等大罪,一丝一毫的嫌疑都足以处以死刑。

思前想后,陶谦将自己所率领的一万兵马全数留在原地,只携两名随从,直奔东海草云苑而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