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兴汉+番外(86)

作者:剑鸣如歌 阅读记录

他们呆愣过后,飞快地跑回去,将这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告诉亲友乡邻们。

一传十,十传百。

口罩与距离,丝毫不能妨碍消息在当地迅速传播。

于是,东海郡的百姓,又渐渐记起长沙王做过的其他事情。

以三千胜五万,何等英雄少年。

来到东海的第一件事,便是设法降低了盐价,让大家伙都能买得起盐。

紧接着,殿下又处置了在整个徐州欺压百姓、不可一世的大贪官笮融。

后来更是减少了粮食的税收。

而在这一次的时疫当中。

殿下千金之躯,冒着感染时疫的风险巡视医馆,看望病人。

一早就下达的一系列政令,虽然奇怪,却十分有效。

早些年,徐州不是没遇到过时疫,当时死了不可计数的人。

可这一次,除了最初的那一波染病死亡以外,便没有太多人再被传染了。

唯一令人感到迷惑的,便是焚烧尸体。

可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时疫而死去的人,死后不得转世,还要继续承受痛苦。而且这些尸体也会传播疫病,制造苦难。

长沙王做这件事,完全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如今,殿下更是亲自入清风观,斋戒两日,为死去的人祈福。

先前他们中居然有人,因为焚烧尸体的事情心生抱怨,全然忘记了殿下的恩德。

想到此处,百姓们便是既感动又愧疚。

于是,一群没有念过任何书的人,自发地佩戴口罩,来到清风观前,陪着长沙王一起跪坐下来。

队伍整齐有序,严格地维持着四尺以上的间距,使得整个队伍拉得很长。

这样自发而成的队列,放在二十一世纪都显得不可思议,更何况是在一个贫穷又落后的时代。

清风观前。

最初的几个人过来的时候,杨真还没觉得有什么。

可等到来的人越来越多,视野里已经一眼望不到头,并且仍在源源不断地来人时,他彻底惊呆了。

殿下可真是得民心啊!

如此民心所向,将来岂愁收复天下,重振汉室!?

相对来说,赵云则要镇定得多。

他明白,纵然这些人全都佩戴了口罩,并且保持着距离,但仍不能保证,一定不会感染时疫。

于是赵云往前走了几步。

“我明白诸位的心意。”

“但是,殿下出来的时候,看到诸位都围聚在此处,只会感到忧心。”

“诸位放心,你们的心意,我与杨将军都看到了,之后一定会上报给殿下,请诸位保持着此刻的间距,有序返回家中。诸位若是想要报效殿下的恩德,不是在此地陪伴殿下,而是应好好待在家中,减少外出。”

赵云并不想让清风观里的师弟担心,所以讲话的声音不大。

他一路沿着长长的队伍重复这些话。

足足花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总算才将这群百姓全部劝回家中。

赵云松了一口气。

日落又日出。

凌寒在里面已然跪坐了两夜一天了。

经年练武,门外的杨真与赵云仍然保持着充沛的体力。

杨真几乎是隔一会儿就想要进去一次,生怕殿下撑不住了晕过去。

但殿下已经下了死命令,他自然是不敢违抗的。

先前有一次他就因为自作主张,被殿下警告“如有下次就不用再伺候”。

于是杨真开始怂恿赵云:“我说子龙兄弟,要不然你进去一趟吧,起码给殿下喂一点水。你是殿下的师兄,殿下怎么样也不会太怪罪你的。”

赵云何尝不担心,但与杨真不同,他知道自己进去了也毫无意义。

他了解师弟的性子,之前自己违反命令,没有对百姓说“长沙王会斋戒两日为死去的人祈愿”。

就是因为他明白,这句话一旦说了,师弟就一定会认真地执行好。

师弟若是闭目养神,也许还可以撑得住。自己进去打扰他,让他分神,反而会消耗他的精力。

杨真见劝不动赵云,有些恼了:“你不进去就不进去吧,老子进去。大不了从此以后去当个大头兵!”

他刚想转身迈进清风观,肩膀就被按住了。

不用说也是赵云干的,杨真回头怒视。

赵云一脸平静,眼神却很坚定,决不允许他进去。

杨真咬着牙用力,再用力,结果发现完全挣脱不开。

他狠狠地瞪着赵云,恨不得与对方打上一场。

但这个念头兴起了短短一瞬就灭下去了。

一来,殿下在里面为人祈福,自己跟赵云在外面打起来这算什么事;二来,他知道自己完全不是赵云的对手。

于是只好站回原处。

到了临近中午的时候。

两人同时发现,里面的人身体有一些不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