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公主第一可爱+番外(232)

作者:番茄小鱼 阅读记录

太子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一个春阳般的笑容:“好啊。”

大阿哥也轻松一笑,两人互相对视,自有一股难言的默契。

宁欢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跳起来道:“还有我,还有欢欢,欢欢也要去!”

太子&大阿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短小,明天一定粗长!

第106章

十年后, 暮春。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春天万物复苏, 天地人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京城西城门外, 水泥所制平坦宽阔的官道上, 百姓来来去去熙熙攘攘。

有扛着农具耕田归来的农人、有携家带口踏青游览的雅客、有呼朋唤友吟诗作赋的文士, 甚至还有眼光精准推着小车卖吃喝玩具的小贩......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这些人无论男女、不分贫富,或许衣着锦绣、或者麻木裹身。但无一不精神饱满、神情轻松, 和十年前吃不饱饭的瘦弱麻木天壤之别。

无论是谁,经过城外十里迎客亭时都不由驻足张望片刻, 因为此刻亭里赫然正坐着一拨官爷,不知道在等谁。

这也是这十年来的一项大变化——官民关系大为缓解。放在十年前,百姓见到官差, 就算不拔腿跑路,也不敢围观凑热闹。但自从七年前太子正式参政, 就大力禁止官差欺压百姓, 还用雷霆手段处理了好些人。官差们一开始敢怒不敢言, 但很快就发现当差时得到的笑脸多了,还有人给他们塞吃的喝的,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谁都喜欢别人喜欢自己,况且虽然没了灰色收入, 但太子从别的地方补贴回来,相当于一点损失也没有,慢慢的打从心里接受了这件事, 并对太子感念不已。

百姓的态度也从观望到信任,十年下来,官民关系已经非常松弛了。现在百姓敢明目张胆看热闹, 而不必担心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恼羞成怒,这才从前是难以想象的。

百姓一边围观一边又念叨了承安公主一通。

说起这位承安公主,那是大大的有名。她是皇上的五公主,第一次为百姓所知,是以女子之身破格进上书房读书,第二次是在五岁幼龄以庶女之身因功破格被封为固伦公主。当时没人能理解——才五岁小孩能有什么功劳?

会卖萌么?

后来玉米横空处世,以极高的亩产迅速席卷全国,救下无数人命。与此同时,三阿哥的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他自己写的生活录,百姓抱着对皇宫和皇子生活的好奇心一观,却发现里面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这位神秘又独特的公主,并为之冠上无数美好的词汇。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公主虽聪明独特,却并不神秘,她早就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风靡全国的图画书;到同时兼具有“学生噩梦”和“学生救星”之称的拼音;再到京城标志之“添糖坊”、“添木记”和“添果园”;救下无数人命的青霉素和玉米;甚至脚下走的平坦坚固的水泥路......方方面面都有她参与的痕迹。

就连当初太子突然开始约束官差,也是因为承安公主和几位阿哥溜出宮摆地摊儿玩之时受到欺压。太子冲冠一怒为妹妹,为百姓拔了这个毒瘤。

百姓恍然大悟的同时,许多人会“哦”一声,感慨道:“原来承安公主也爱溜出家玩啊,受了欺负找哥哥找场子,跟我家闺女一样啊。”

是啊,这世界上人心都是相似的。只是他们根据三阿哥的描述勾勒出来的宁欢是一个完美的仙子,现在却陡然从高高的天空站到地上、站到他们面前,变得真实可亲起来。

甚至有许多人想要看一看这个可爱可敬的小姑娘,以至于京城的小女孩那段时间都不乐意出去玩,因为会一直被不同的人问是不是承安公主。

十年过去,宁欢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又做出不少成绩,时不时闹出一点动静,相当于在百姓眼皮子底下从小豆丁成长为小少女,称一声“国民公主”完全不过分。无数百姓翘首以盼等她的消息,三阿哥的报纸创建初期,就曾连续数期刊登宁欢的消息来博取关注。

话说回来,因为官民关系和谐,所以百姓几乎是正大光明的围观,不仅看,他们还讨论。

这些官员大多年纪偏大,最大的须发花白,俨然是个老者了,其余的大多三四十岁,不招爱八卦的妇人们待见。倒是有两个年轻人,大一些的二十来岁,小的面白稚嫩,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脸上还带着婴儿肥,圆溜溜的眼睛微微垂着,长长的睫毛在白嫩的皮肤上留下一层阴影。

这乖巧白净俊秀的样子哦!妇人们的少女心立时便爆发了——

“这后生长得可真漂亮!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