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厮逆袭记+番外(73)

作者:磨叨叨石 阅读记录

他打开药瓶子正往伤口撒药,门口突然一阵动静。

他寻声看去,就见吴晟扶着柏秋行回来了。

柏秋行似是顿了顿,依旧目光无神。

时松没管他二人,只招呼了一声“大人”便又低回头撒药了。

里衣歪歪斜斜地搭着,袒露一片。

柏秋行突然道:“出去。”

“?”时松抬头,结果发现他说的是吴晟。

时松心里悔恨吐槽,就不能挑个好时候吗?早知道就不出声招呼他,让他以为自己不在就好了。这会儿把吴晟遣走了,自己还得去扶他坐着。

他只得草草将纱布缠着,随便打了个结,覆手拢了拢衣服,连衣结也没来得及系,就起身去搀柏秋行了。

“大人,今天有什么发现吗?”

没想到柏秋行反问他:“你觉得那把火是谁放的?”

时松将衣服穿好,叹了口气:“不清楚,查查赵将军身旁的副将吧。”

他是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谁,他只记得,这起案子和赵清手底下的人脱不了干系。

原本该是张齐敬借手放火,将祸水引到南疆身上。赵清失职是必然的,可若放火之人与她有着联系,那性质就又不一样了。

“新的驻守将已经在往谷城的路上了,离开京都两日有余。”柏秋行语气也无情绪变化,“圣上的意思是,让驻守将经过明乐的时候,直接来取赵清的兵权。圣旨也在来的路上了。”

时松一屁股坐在地铺上,抬头看着他,心有不安,问道:“新的驻守将是谁?”

“张骓遥。”

时松皱眉啧了一声。

柏秋行:“没别的人了,太后也想要这个香饽饽。”

本来此次的驻守将领有三个人选,大半的人觉得张骓遥最为合适。

小部分以范怀戚和赵书毅为首的,则更看好前年的同武进士,王元南。

而范淑章则一力举荐自己的亲侄子,范知善之子范彻景,也就是范怀戚的亲亲孙子。

范怀戚不是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曾经规劝过戒告过无数次,总是无用。

因为朝野政事,父女二人关系垂危。

他一生育得两儿两女。

长子范知仁现任刑部尚书一职,次子范知善乃禁军统领。

两女也皆为众人叹辈,大女儿范淑章为当朝太后,二女儿范淑桐为褚家主母。

他一生为国,膝下子女却有的只想着争权夺势。

他觉得是自己没能教好,才让子女有了贪念妄想。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让某些不轨之心离得更远。少作些孽,赎些罪。

“至高无上”四个字,就是极大的、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的诱惑。

范淑章身为后齐之主的亲娘,却被自己儿子所忌惮,与萧予寄有着莫大隔阂。

因为桐州乃范家根生地,而范淑章手里就掌着桐州的六万兵权,而且朝中有不少她的势力。

萧予寄也知道这个位置难坐,自己的母亲有野心。他不想当个提线木偶,所以二人关系也并非外人所见的那样亲厚。

所以范淑章举荐范彻景,萧予寄是万不可能同意的。

也好在朝内风声一片倒,王元南不曾有过带兵经验,相较起张骓遥,实属不及。

最后萧予寄依大局,定了张骓遥。

不过——

萧予寄多年来立于高堂,即使到处安插探子,也有未曾察觉的涌动暗流。

若是再谨慎些,他便能知道,自己这个选择,也是错的。

时松灭了火烛,老实躺回去,盯着屋脊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有些愁虑,未来能知晓的事,是越来越少了。

月光穿过窗格照进来,屋内可见度便多了几分,盯久了也算得上分明。

不知过了多久,一人披着微光,蹑手蹑脚地进了屋。

他似有不安,在屋内摸索着好久,才找到了目标。

一步一步,他绕过地上躺着的人,凑身到床边,拿出身后的匕首朝柏秋行喉颈猛然刺去!

不过刚起手就被旁人截住了,手上力道之大。

孟凡尧猛地一惊,即使蒙着脸也挡不住恐惧之色。

“我说你真是,这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吧?”时松发力一扯,将他扔到地上,反手钳制住他双腕,一腿跪压着脊背,孟凡尧脸都杵到地上了。

时松歪头通过那微弱月光打量着他。

应该是今天下午睡得太久了,时松晚上瞌睡才少了,躺了那么久也没等来睡意,倒是等来了别有用心的孟凡尧。

他不悦道:“孟尘枫,今天上午的事我没有同你计较,可那不代表我就是好惹的。”

“你!”孟凡尧没想到自己蒙着面也能被认出来,十分恼怒,却又道不出什么话来。

床上的柏秋行有了动静,倒真是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发问道:“发生何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