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厮逆袭记+番外(98)

作者:磨叨叨石 阅读记录

“是,多谢娘娘赏赐。”

冬风起,迟迟不落,撩起笼中火烛摇晃,斑竹沙沙作响,咆哮着一路吹到庭院,穿堂无痕。

银刀起,随着劲风呼啸落下,重物声破风,血迹斑驳染红雪地绿竹。

吕凌收刀,拿出怀中帕子擦拭一番,对着廊下人微躬身。

张齐敬看着满地残血:“都找出来了?”

吕凌道:“是,这是最后一个。”

“处理干净点,我不喜欢血腥味。”

“属下明白。”

张齐敬自嘲道:“没想到啊没想到,有一天我府内也会有别人的眼睛。”

吕凌默然无言。

“太后怕是坐不住了。”张齐敬想起什么似的看着他,“秋猎过去多久了?”

“三月有余。”

张齐敬吐了口热气,负手念叨着。

“再等等,捱过明年二月,会有大变。”

第41章

寒风卷着大雪,落在街上行人的肩上。马车轧过雪地留下深痕,停在了芳鎏楼前。

这是京都达官乐意来的地方,一盘花生米都值十辆银子。依照时松的话说就是,有钱没地方花。

他觉得要是把那十辆银子给他,他能弄个满汉全席出来。

时松跟着柏秋行上了楼,但是没进隔间,就只是在外边候着。毕竟是给魏远的接风宴,虽然魏忱让他不必在意,但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身份两不着,进去怕也是尴尬。

柏秋行与魏忱进去不久,楼间便又上来一人。

身姿雄健,大将风范,这就是魏远了。

原书里对此人只是简单阐述了几句他的身份,他原以为这个人物是个满嘴胡茬的老将,没想到年近五十不见一丝老态,只是脸上多了些风霜,周身的气质唬人了点。

时松盯着来人看了片刻,待人走近了便躬身拘了一礼。

魏远打量了他一会儿,奇怪道:“你是哪家的公子?怎么守在这里?”

时松老实回道:“晚辈是御史台的人,也是柏大人府内的门卿。”

“子濯的人?那走走走,站着这里干嘛?我又不要门神,一起进去。”说着他就要推搡着时松进门。

“……”

刚被推进去一步,就听见外边又来了人。

“云生啊,可许久不见你了!”

时松顺着魏远的视线看去,说话之人是赵书毅,后面还跟着的赵清赵江池姐弟。

魏远笑着朝他肩膀使了一拳:“长明!”

赵家姐弟齐齐招呼道:“舅舅。”

魏远见状又去拉着他俩,左看看右看看,满脸的笑意:“清儿曲安啊!一年不见你姐弟俩还是如此……如此……”

他一个武将,看的都是军法兵书,要说文绉绉的话,实在是为难他。

魏忱轻咳一声:“父亲,快让姑父他们进来坐下吧。”

“诶,对对对,快进快进。”

时松看着这一大家子,在想要不然还是出去的好,还没有动作就又被魏远推到柏秋行旁边坐下了。

“……”时松乜了一眼旁边的人。

柏秋行没有动作。

“子濯啊,听说这是你的人,你怎么能让人家站在外边?我魏家又不是没钱,这么一个小公子还能给我魏家吃垮了?我说你也是……”

柏秋行就被批得颔首听着,插不进一句话。

“……”时松心想,原来这么个威武将军居然是个话痨?

饭菜上齐后,时松也不敢动筷,就听着他们的谈话。

赵书毅倒了杯酒:“云生抵京,皇上可曾知道?”

魏远笑着摆手:“放心。我刚到京都就直奔皇宫面圣,还见到了悦儿。还有我跟你说,我那乖孙儿,可黏我了!”

魏忱提醒道:“父亲,该叫皇后娘娘和昭王。”

魏远嘀咕了一句什么。

这种事情,换谁也会有些不舒服。明明是自己的亲女儿和亲孙儿,就因为身份,非得冠上陌生的称谓。

赵书毅笑了一下,说道:“圣上好像还没有立储的打算?圣上在这般年岁的时候,先皇好像就拟好立储诏书了吧?”

魏远给赵书毅又斟了一杯酒:“说那些做什么。长明啊,你看什么时候,给圣上谏言,把桐州刺史给换一换。”

“桐州,桐州怎么了?”赵书毅问道。

魏远想了半天,吐出三个字:“乱得很。”

不等赵书毅说什么,柏秋行倒是先开了口:“那块地儿,往上走一州一城才是北夏,往西走两个州才到黎古,地处西北中部,怎么会乱?”

“不是那个乱。”魏远闷了一口酒,“官民矛盾有点大。说是经常有军官抢百姓的东西,当地刺史叫姜什么来着?哦对,姜旭丝毫不作为。”

赵书毅想了想,确认似的道:“桐州?”

“对!本来这些事,可以不用麻烦你的。但我就是个武将,口头功夫肯定不如你,我又想,你平时不是最恨这种为非作歹的人嘛,找你肯定有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