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门娇娇女+番外(89)

作者:水边的芦苇 阅读记录

想着在地里听着村里人说的闲话,都道今年大丰收,比往年收成好了两成,就像大堂哥说的日子应该好过。

嗯,会越来越好的。

见她又高兴起来,叶旭升也翘起了嘴角。

晚上,叶旭升照旧拿出自己的外衣给贺馨儿披上,又抱上装东西的小盒子,把贺馨儿送了回去。

话说老叶家老二房也是刚刚秋收完,老马氏看看积攒下来的鸡蛋,绝定去镇上卖了换点油盐。

秋忙累人,不能象平时似的吃点水煮菜凑合,这不几天功夫把油盐都用光了,心疼得老马氏想骂娘。

可这也没法子,平时儿媳妇还怕她,这会都跟商量好了似的,卯足了劲加油加盐,她想管也管不住,再说老头子也是累得眼窝子都塌了,合该吃点油水。

统共攒了四五十个鸡蛋,谁去镇上老马氏也不放心,就怕别人扣下几文。

这天到了赶集日,老马氏天不亮就起了床,摸索着穿上衣裳,背上早收拾好的背篓就出了门。

秋天的清晨,露重风寒,打开房门,秋风吹在身上,老马氏冻得直哆嗦。

有瞬间的后悔,应该指使儿子去的,这个时辰在被窝里睡觉多舒坦,眼珠子转转还是不放心,个个心眼跟筛子似的,指不定怎么算计她的银子呢!

这个时辰正是天最黑的时候,老马氏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着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咬牙切齿的咒骂两个儿媳妇:知道老娘一早要赶集,也不说起来给老娘烧口热水喝,做口热饭吃。

一窝子白眼狼!

凭着对路况熟悉,老钱氏走起来倒是没什么问题,等她走到村口,天空泛起了鱼肚白,老马氏走得越发快了起来,她要早去早回,不然儿媳妇瞅着她不在家,又得祸祸她粮食。

到底是有了年纪,饶是老马氏累出了一身汗,也走了近一个时辰,等她走到平宁镇大牌坊底下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温暖的照耀着大地。

老马氏又累又渴又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歇了口气,又往镇西的街道上走去。

集市上摆摊的都早早开始了营业,一路走来,卖包子的、包糕点的、卖馄饨的、卖面的……各种香味扑面而来,本来就空空的肚子,闻到各种食物的香味更加蠢蠢欲动,咕噜咕噜叫得那叫一个欢畅!

老马氏艰难的把视线从冒着热气的煮面锅上挪开,使劲咽了咽口水,再不敢乱瞅乱看,那还不是折磨自个吗。

可又忍不住的腹绯:镇上的人真有钱,白面啊!她家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上几口。

想到家里懒的要长疽的两儿子,农闲也不说来镇上打个零工,赚点银子给她这个当娘的花花,真是不想还可以,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

第116章 :老马氏奇遇

就是秋忙时那两个懒货躲不过,粮食不收回来可是饭都没得吃,这才不得不干。

可若说是赚银子的事,那是没有一个上急的。眼瞅着孙子也都大了,手里没有银子,怎么说亲事?

老马氏也跟老钱氏一样有个幺女,叫叶梅花。

倒是比叶桂花强了些,至少农忙的时候在家里烧水做饭,让干了农活的兄嫂回家能吃上现成饭。

就这么一个闺女,老马氏也是一心想着给她找个好点的人家,可是手里穷得叮当响,媒人都不稀得上门,上哪里去找好人家?

镇长上的繁荣景象深深的刺激着老马氏,若是梅花能嫁到镇上多好啊!

瞧瞧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穿的,啧、啧……那就是绸缎吧,在太阳光下格外的好看,真是让人看不够啊!

还有那小姑娘头上的绢花那叫一个鲜艳,小媳妇头上戴着的银钗、银耳坠,手上的银镯子……啧、啧,这得多少银子啊?

按说老马氏也不是第一次到镇上,可架不住家里的日子过得艰难,越是看到镇上日子好过,越是羡慕的紧,每次都跟第一次见世面一样,看得她眼花潦乱!

瞧着镇上的人日子过得好,老马氏心里跟着火烧似的,燎得她心肝脾肺疼。

再眼馋人家的日子,也不能上手抢人家的银子啊!

还得乖乖去卖鸡蛋,老马氏板着一张老脸找了个不大的角落,把背篓放下,扒拉开上面的草,露出里面的鸡蛋。

镇上的人日子好过,鸡蛋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用不了多大会功夫,老马氏背来的鸡蛋就卖了个干净。

摸着兜的铜板,老马钱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还是她养的老母鸡争气,能给她下蛋换银子,比那两懒货儿子强!

日头越发热了起来,老马氏恋恋不舍得看了眼卖吃食的摊子,又咽了咽口水,背上背篓去杂货店狠狠心买了两斤菜籽油,两斤粗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