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番外(33)

作者:静如两亿年前 阅读记录

郑重叮嘱女儿道:“这些东西一定都要收好,不可叫人知晓!你院子中下人都要看好了不能踏进你的书房半步!”

“你既然给为父看了这么多,应该是有打算了吧?”

“不知父亲可有途径直达天听?”

毕竟她手里的东西太敏感了,过了人手就多了几分不确定因素,清音知道许家是有京中人脉的,只是不知可信不可信,故而问道。

许老爷这会也冷静下来了,上报朝廷是一定的,只是能够直达天听的途径,他还需要慎重地想一想。

他们这样的商户人家,若是贸贸然呈上此物,很可能会被居心叵测之人盯上不说,说不定女儿还会被人抓去控制起来,可不得慎之又慎。

而且女儿做出的东西又太重要了。

许老爷思考片刻后,仿佛下定决心般,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心腹,如此这般的交待了一番后便让他快马往京城而去了。

这封信被送到了许长安以命相救的贵人之后——武安侯手中。

初代武安侯是跟着太祖皇帝打江山的开国元勋之一,爵位是当朝少有的世袭罔替。

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了,初代武安侯的子孙几乎个个出息,骁勇善战,每逢战事或叛乱,都会出战,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安侯府是本朝坚定的保皇党,从不参与皇子夺嫡之争,在朝堂上亦从不站队,几乎历代都为皇帝所信重。

在收到许家的书信后,武安侯腾地一下子站起身来,惊道:“许家真的研制出了可看到几里外具体情况的千里眼?还有其他不方便在书信中所述之物?”

武安侯世子也看了许家的书信,“许家应该不

会造假。”

其实武安侯自己也知道,这种事情许家是不可能胡编乱造的,只是这份功劳实在太大,他不得不慎重。

他来回走了几圈后,沉声吩咐武安侯世子道:“你速速往云江县去一趟确定此事,我好尽快上报给陛下,迟则生变。”

武安侯世子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点头应下,转身告退。

侯夫人听说世子轻衣便行,连行李都没怎么收拾,只带了几个亲卫就出远门去了,不免抱怨了武安侯几句。

武安侯也不解释,只稍稍安抚了下她,不是什么危险的任务,就是比较急罢了。

不仅是武安侯世子性情沉稳,而且他的身份也足够高,完全可以代表侯府,既显得重视,也能避免一些麻烦,不让这份泼天的大功劳被其他势力给夺去。

说起来,许老太爷还是为救老侯爷过世的,老侯爷重情重义,知恩必报,打算收养许老太爷的遗孤,不过许沧海是个有志气的,一心想继承父亲的衣钵,将盛和安继续做大,并不愿意接受侯府的馈赠。

老侯爷也没有强求,只让他有事便来找侯府相助。

时隔多年,除了被岳州许氏宗族逼迫的那一次,老侯爷过世后,两家也再没有来往过。

但老侯爷过世前又殷殷叮嘱武安侯不要忘记这份恩情,武安侯一直想找个机会能了了这事,免得老侯爷九泉之下走得还不安心。

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许家多年后再次联系他,不是来求助,竟是来送功劳的。

别看武安侯如今地位崇高,又深得圣宠,但这些都是拿武安侯府的人命换来的。

武安侯数代人,几乎没有几人是真正寿终正寝的,多少子孙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武安侯很清楚,武安侯府能够数代屹立不倒,除了忠君爱国之外,靠的都是用性命博来的功勋。

相比起有办法能够料敌先机,还有秘密武器,简直是从天而降的一份大惊喜,若是许家在信中所述之物为真,那至少以后能让侯府少些流血牺牲,那可真是件大好事。

他也不是不动心的,但是许家对侯府有恩,而且许沧海也说了自己女儿尤擅格物,谁知道她还会研究出什么出来,侯府最想要的不过是能够在战场上拼杀博取功勋之时更多些保命的机会罢了。

……

远在京城的武安侯在权衡利弊,而许沧海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准备借助武安侯府的手献于朝廷。

许沧海知道父亲当初行商,结交过不少高官显贵,但是人走茶凉,父亲过世后,宗族对他们孤儿寡母强取豪夺百般欺凌,也只有武安侯府一家出手相助而已。

当初之所以拒绝老侯爷的好意,也是因着年少自有一番傲骨,不愿意在高门大户里寄人篱下,靠人施舍过活。

不止如此,这些年来,他子继父业,无人扶持,独自打拼,尝尽人间冷暖,

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找武安侯府。

他深知,人情这东西,是用一次少一次,最好还是用在刀刃上。

上一篇:基建从美食游戏开始 下一篇:娇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