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我成了女主对照组的小可怜+番外(130)

作者:薄荷岛羽 阅读记录

······

首都不愧是大城市。

七十年代也高楼矗立,不时几辆小汽车来来往往。

大街小巷到处写着标语。

浓郁的红色氛围,将每一个刚刚来到这座城市的人包围了。

路上,几个人早就互相熟悉过了,说好一下车就先吃顿饭,算是来个简单地接风洗尘,毕竟等一会就要直接去培训的地方。

去了那里,就相当于闭关,不能随便出去。

元栀在路上询问了不少关于培训的事情。

需要培训的学生总共十人,皆是那场考试中筛选出的前十。

前五是正式参赛者,五到十作为预备人选,防止有意外发生也能及时顶上去。

但有一点,正式参赛者和预备人选并不是固定的。

若是在培训的一个月期间的综合考察下,预备人选的表现极为突出,便可以取代原本正式参赛的人。

“我们去哪里吃?”几个大人讨论着。

其中好几个本地人,从小到大在首都长大,自然更知道哪里有正宗又好吃的。

从沪市来的曹京顺小小的提议说去这里的国营饭店,被几个人一致否决了。

国营饭店哪里都有,算是七十年代国内的一个招牌了。

首都的国营饭店更是有好几层的大楼,最上面的几层大多是招待外宾的。

也就是传说中的国宴。

听着很高大上。

然而,就和去旅游一个道理。

旅游只是你从一个待厌了的地方去别人待烦了的地方。

首都的国营饭店对于当地人来说,还不如一些好吃的百年馆子来的地道。

特别是,这大街小巷开始大开花地做生意,有手艺的买卖人都接二连三地拿出压箱底的本事出来了。

被否决了的曹京顺摸了摸鼻子:连国营饭店都腻了,真是有钱。

“去长春楼?”

“我记得茶阁不也重新开了吗?那可是老招牌,我以前最爱吃他家的佛跳墙了。”

······

一番商量后,大家一致决定就去茶阁。

元栀和马槐花两个年纪最小的,没什么发言权但也没有什么意见。

去哪里吃都可以,反正不用她们花钱。

准确的是,他们这一群人都不用花钱,因为可以报销。

茶阁,虽然叫茶阁,但是却不是卖早茶的地方,是个正经吃的地方。

就坐落在首都城里寸土寸金的大街上。

古色古香,大红的灯笼高高挂,站在门口还隐隐能听到里面高山流水的琴声。

一看就······不便宜。

总之,是一个十分适合吃饭谈事的地方。

元栀打量了一番四周,确实是个清雅的好环境。

等菜传上来后,元栀直接给这里打了五星好评。

狮子头、红烧肉、佛跳墙、八珍糕、麻辣乳鸽、糖醋桂鱼、水煮白菜、卤猪蹄······

因为x这里还有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在,就点了许多肉食,想让她们吃地饱饱的。

吃了几口,元栀就停不下来了。

色香味俱全!

佛跳墙里满满的高价食材香绝,水煮白菜的鲜甜爽口、八珍糕的解腻绵软······

酒水上的是只有一点度数的果酒,梅子酒。

刚一倒出,酒香扑鼻四溢,梅子混着酒气缠绵又清浅。

但只有几个大人喝了。

像还没有成年的小朋友是不可以喝的。

元栀:下次我自己来喝。

总之,茶阁不愧是百年的老店,不负盛誉。

一场接风宴,宾客皆欢。

第93章 遇见报应

吃到最后,酒饱饭足。

马槐花突然脸微红地拉了拉元栀的袖子。

“阿栀。”

元栀转头:“怎么了?”

马槐花别别扭扭地倾在元栀的耳边小声道:“我肚子有点疼。”

肚子疼?

元栀愣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了。

照顾着马槐花的羞涩少女心,她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到她们这里,也小声地道:“你那个带了吗?”

这个年代的华国,卫生巾还没有普及,在生理期时,女人们大多用草木灰自制。

草木灰能杀菌,防止感染。

这个土法自制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法子。

现在更多的,有条件的人家会去供销社之类卖东西的地方,买月经带。

月经带其实就是用干净的布料制作的布条,可以系在腰间。

用的时候,在中间铺上卫生纸,勤换就可以了。

而月经带还可以清洗重复使用。

“我带了。”马槐花点点头。

马槐花的脸上微红中透着一点苍白,一只手微微摸着小腹处,眉头微蹙,看起来疼地不轻。

元栀点点头:“走吧,我陪你去厕所。”

两人悄咪咪地从他们吃饭的包厢走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