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11)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但是花生的话,他们这边收成就很多,但是鸟儿多,没办法大批种,只有村子里人多的地方种,收成好,但也少,起不了什么用。

简君杰,陶子衡,岳少奎听着祝泽清的话,对他不由有了些新看法,夫子又不教,他怎么懂这些?

老伯不解道,“花生和芝麻我们知道,但是红薯是什么?”

(红薯的原产地在遥远的南美洲,明朝之前的中国古代是没有红薯的)

祝泽清,“……”

难怪他没有看到红薯,原来根本就没有红薯!

一会儿回去把红薯买出来育种,那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种点儿?

“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一种粮食预曦正立。,很好吃,我就提了一嘴。”

简君杰三人,“……”

他们在书上怎么没有看到红薯这个东西?

祝泽清又道,“那多种点儿芝麻吧,这个贵,也适合种,对了,还可以种葡萄、石榴、香梨。”

老伯摆了摆手,苦笑了一下,“泽清,你说的葡萄、石榴、香梨可是达官显贵甚至是皇宫里才能吃的水果,种子根本就没有卖。”

简君杰忍不住说了句,“你说的三种水果都是贡品,从来没人种过,也种不活。”

(石榴在古代是一种名贵的舶来品,葡萄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香梨在古代被奉为西域贡品)

祝泽清,“……”

在现代随随便便的水果,在这个古代竟然都是贵重水果,自闭!

他摸了摸脑门儿,该去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农业了。

祝泽清道,“那就种芝麻吧,买一点点可以种很大一片。”

老伯点点头,“这个行,我让我宝儿的娘买一点儿回来,我把这屋前屋后都种上。”

这时,旁边小屋里传来一道声音,“洗菜的水倒到桶里,存起来晚上洗脸洗澡,不要浪费了。”

祝泽清能理解,旁边简君杰三人有些没办法接受,太脏了。

老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村里都这样,都习惯了。”

祝泽清道,“老伯,我们都懂,没事的。”

转悠了一圈儿村子,村子是真的穷,也是真的缺水,看得人揪心。

祝泽清问陶子衡,“咱们回去了吗?”

陶子衡瞥了眼祝泽清,心里有点点不知味,祝泽清明明是书院最差的学生,但刚才他说的那些话,他们竟然一句也插不上嘴,莫名觉得自己有些无知。

“不走你等着在这里住一晚?”

来的时候走了一个时辰,回去还要走一个时辰,他的脚都要磨平了。

祝泽清微笑,“我倒是不介意,你们应该住不习惯。”

经过这短暂的相处,大家切实地互相了解了一下,对对方的看法都有了改变,说话也随意了起来。

跟老伯告别,四人沿着原路返回。

路上,祝泽清认真地问陶子衡,“子衡师兄,你现在可以跟我一起筹钱了吗?”

陶子衡一开始没有说话,走了几步,开口,“你的计划是什么?”

……

祝泽清他们离开后,奶奶问老伯,“老头子,我们真的要种芝麻吗?”

老伯想了想道,“种嘛,泽清没理由来骗我们,而且他说得很有道理,反正土里空着也空着。”

奶奶道,“那我去找小四给宝儿娘捎信,让宝儿娘带一些种子回来。”小四是县城里酒楼的伙计。

老伯拦住奶奶,“等一下,我们去问问村里人要不要一起种,要是一起的话,多带一些,下次半月后,再种怕是迟了。”

奶奶点点头,“行,你去问,问了我再去找小四。”

一番询问后,有十户人家想种,其他的都不种,一来并不相信,二来家里的活儿实在干不完了。

宝儿娘第三天的时候带着种子回来了。

村民把种子分了,紧接着把芝麻种了下去,老伯家种的最多,精心呵护下,发芽率都很不错。

这土地基本没种过芝麻,比较肥沃,到秋天的时候,老伯家收成了八十斤芝麻,一斤七钡,卖了五百六十钡,五两六钱。

赋税一人一年一百斤稻谷,折合一两五钱银子。

老伯家一共六口人,就是九两银子,用种芝麻卖的钱就可以抵消大半,第一次交了税后还有较多盈余。

其他九户种了芝麻的,也盈余了不少。

第二年,整个村的人都开始种芝麻,后来的后来,洪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芝麻种植地,这里种的芝麻又香又好,整个大梁都格外青睐。

这一切都源于祝泽清好心的一句话,以及老伯的信任。

……

祝家村。

天快黑了,江一宁把剪刀放下,来到了外面,“小阳儿,你大哥还没有回来吗?”

“没有。”小阳儿和祝钱钱在门口玩儿,探头往村口的方向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