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1701)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几位家主一一把银两写好,然后立即让人返回去取银两。

这件事必须马上定下来,拖一会儿就怕机会被人抢走了。

祝泽清按照承诺,跟几位家主都签了契书:“你们的供货量根据你们捐赠的银两比例来定,另外,你们捐赠的事本官会广而告之,最后建成城墙后,还会刻碑,告知后人。”

“本官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砖的品质要好,若是品质达不到本官的要求,本官会给你们退回去,到时候后果自负。”

几位家主:“不敢不敢。”

祝泽清:“回去准备吧,把砖烧起来,等修建的时候,会大量需要石砖。”

几位家主:“是,大人。”

砖的事差不多定好了,干活儿的人也有了,现在还差干活儿的工具。

工具在铁匠铺打,城里一共有三个铁匠铺,此时全力配合官府打工具。

最后一个是沙子和糯米。

这个时代用来填充砖缝的东西就是糯米沙,糯米的作用跟水泥是一样的,起粘合的作用。

祝泽清也准备用糯米,虽然有些浪费,但符合这个时代的观念,水泥对这个世界来说太逆天了,他不准备用那么超前的东西。

东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重大工程破土还需要请大师算日期,祝泽清亲自去慈光寺请了大师来看日子,开工的日子定在了六月初一。

……

韦大摇着扇子走进韦老的院子:“爹,县令大人设立了一个捐赠台。”

“说捐赠的银子全部用于城墙建设,账目会保持公开的状态,捐赠者可以随时看账本。”

“还说会把捐赠者的名字刻到石碑上,让后世子孙瞻仰……”

“爹,我们家要捐赠吗?”

“有多少人捐赠了?”今天沐休,韦老在家。

韦大摇了摇扇子:“挺多的,有二十三个了,多的捐赠一万,少的一千,我看了一下,都记录在册。”

韦老吃惊:“谁捐赠了一万两?”

韦大笑笑:“县令大人的夫郎,想别人捐赠,自己也要起个表率作用。”

韦老想了想:“你去账房支取五千两,说韦家的捐赠的。”

“是,爹。”韦大拿上银子,去了捐赠台。

来到街上,韦大碰巧玉简了崔旭明,“崔老弟,你这里玩哪儿去?”

崔旭明就是养马那家的大少爷,听着声音,转头看来:“韦爷,你这又是去哪儿啊?”

“去捐赠台啊。”韦大笑着说道,“看你这模样,大概也是吧?”

崔旭明笑了笑:“那一起吧。”

韦大抬了抬手,笑吟吟道:“请。”

捐赠台这里有好些人,一些是来捐赠的,一些是来看热闹的,总之,人挺多。

崔旭明谦让:“韦爷,你先请。”

韦大的年纪要比崔旭明大许多,就没有推脱:“那就承让了。”说着把五千两放到桌上,让书吏记录。

书吏数了数银子,记录到了纸上,然后敲了一下旁边的铜锣:“韦家捐赠五千两。”

书吏的声音传得老远,大家都听见了。

崔旭明笑笑:“韦家还是一如既往地大方。”

韦大把地方让开,笑道:“崔少爷,请吧。”

崔旭明把银票拿出来放到桌上:“崔业崔家,一万两。”

韦大意外地笑了笑:“你们崔家更大方一些。”

崔旭明用感激的心态道:“县令大人帮我们崔家救回整个马场,这件事崔家一直记在心里,现在需要崔家出出力,自然不会小气。”

韦大点点头:“应该的。”

两人说着话走远了。

……

傍晚,去襄北州公干的祝泽清带着李雍宸回来了。

小少年来这边不过二十多天,感觉见识到的东西是之前见识到的总和,知识多得塞得他脑袋都有些发胀。

凌封锦朝祝泽清走来:“看看,这是今天的捐赠数额。”

祝泽清把捐赠文册接到手里,直接去看最后的数额:捐赠三十二位,十五万两:“按照县衙里承诺的做,不要让百姓对官府失去信心,不然下次再需要人捐赠,就不会有人响应了。”

凌封锦:“明白。”

李雍宸指了指捐赠文册:“能给我看看吗?”

祝泽清递给他:“找个地方坐着看,赶了一日的路你也累了。”

李雍宸摇摇头:“不碍事,我还能坚持。”他想了想问,“祝大人,为什么你就这样设立一个捐赠台,就有人来捐赠了呢?”

祝泽清:“因为官府的威信和这些人的身份压力。”

他解释:“根据我的官位,我说出来的话是具有压力的,这是威。”

“根据我平时的所作所为,百姓们都知道我不会把钱拿去乱花,比较相信我,这是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