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473)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大家都凑近观看。

老夫子捋着胡须道,“通读全诗,让人感觉好似一片绿色正在紧紧追随桥头之人,甚至涌上了船头,诗意清晰而活泼,周围的景物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跟画作的意境紧紧贴合,当真是不错。”

徐大善人微笑着点点头,“正如先生所言,诗句不仅描绘了整幅画作的内容,还将画作给写活了,相得益彰。”

简君杰拍了拍祝泽清的肩膀,“你这是诗才爆发了啊?”

他一时半会儿都想不到这么契合画作意境的诗。

祝泽清不骄不躁,“碰巧碰巧。”

“别谦虚了。”简君杰瞧着祝泽清,“一次是急智,二次可不是了。”

祝泽清微微笑了笑,“淡定。”

刘瑞生在一旁恨得牙痒痒,祝泽清这个废柴,肯定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诗,否则不可能这么厉害。

祝德和祝浩暗恨,这走什么狗屎运了,徐大善人和老大夫都夸?

江一宁轻轻握住祝泽清的手,一双眼睛亮晶晶的,自己夫君这是要一战成名啊!

徐大善人把诗作拿给小厮,“把这首诗也贴到展示位上。”

“是,老爷。”

现在展示位上有两首诗了,都是祝泽清写的。

老夫子带着众人来到下一处,这是一首残诗,本来有八句,但现在只有四句,徐大善人希望学子们把下面四句补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诗。

《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东风吹着那细细春雨洒过一座座青山,回望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简君杰道,“从残诗里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带着浓浓乡愁意味,泽清师弟,可有主意?”

“还在想。”思乡他深有体会,这些人思乡,有朝一日还能回去,他思乡,一辈子都回不去了,他才是真的愁。

徐大善人用惜才的眼神看祝泽清,“不着急,慢慢想,好些人看了之后,觉得明明很好续写,但就是写不好,大家都一起想想,续写有很多种,没有标准。”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

第241章 金灿灿的元宝

老夫子和蔼可亲道,“大家慢慢想,千万别着急,越急越想不出来。”

说完后,他和徐大善人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年纪大了,站了那么久,腰有些受不了了。

他们去了一旁,学子们就轻松了,被前辈盯着,实在紧张。

徐大善人和老夫子在这边,所有学子们都聚了过来,今天来参加诗会的有三千多人,聚到一起,人群格外地庞大。

不过大家看了之后就自去旁边思考,倒不是很拥挤。

祝泽清和江一宁来到了一处芍药花前,紫红色的芍药花,雍容华贵,超凡脱俗,特别好看。

江一宁伸手摸了摸,“泽清,这芍药花好漂亮,到时候我们在山上也种一些吧?”

祝泽清道,“你做主。”

江一宁笑着应道,“好。”

刘瑞生和祝德兄弟听见两人说种花的事,都露出了不屑的表情,种花那是富贵人家做的事,一对穷夫夫,竟然还想种芍药花,买得起花种子吗?

本地马加县的书生聚到一起。

杜义愤愤不平道,“锦林师兄,这里可是我们的主场,现在被杞县的学子抢了风头,我不甘心。”

另一个学子附和道,“我也不甘心,展示位上我们一首诗都还没有上,那杞县学子都两首了。”

姚锦林偏头看了看正在江一宁说话的祝泽清,心里嫉妒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获得了徐大善人的频频称赞,他不服气。

大家都盯着姚锦林。

在他们马加县,姚锦林的诗才是最出彩的,就靠他了。

姚锦林垂眸思考了片刻,走上前去,写下,“孤舟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写完后,姚锦林看了眼祝泽清,这次他超常发挥,一定能赢过所有人,他很自信。

简君杰也落笔写,“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秦玉堂写下,“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陶子衡写下,“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徐楠写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齐也不甘落后,写下,“一夜关山瑞雪飞,星光月下梦春归。韶华不染征尘事,唤起乡愁墨雨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