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843)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四书题又称“头题”或“首题”,从四书正文中出题,要求阐释。

二十岁以上的考生和以下的考生拿到的问题是不同的。

二十岁以上的称为“已冠文题”,二十岁以下的称为“未冠文题”。

问题并没有难易的区别,只是采分时宽严不同。

时间到之后,县令大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带封漆的盒子,当着大家的面拆封,“大家看看,这是密封的。”

考生均抬头看去,只用眼睛看,不用说话。

祝泽清看着,暗暗道,这跟高考差不多严密了,要是没人搞小动作的话,倒是挺公平的。

拆封后,县令大人从盒子里拿出两张纸,纸展开,然后给大家念题,“先念未冠文题,然后念已冠文题,若是有没听清的,一会儿我念完,可以举手看题。”

祝泽清尚未及冠,做未冠文题。

他拿到的题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祝泽清听着题目,暗暗思考:这是《学明》的开篇第一句,讲《学明》的“三纲领”。

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

他心里一笑,这样的题目他做了不下十道,老师还深入跟他剖析过,答出来还不是轻而易举,果然题海战术某种情况下有着奇效。

这道题要这样答,先答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的重要性,然后表示自己读书科举求仕,正是为了践行这样的人生理想,道德追求。

也可以结合原文中后面的身修家齐治国平天下的路子,阐述自己的人生抱负,忠君爱国的理想。

总的来看,这题也比较简单,人人都可以答出来,但想拿高分,恐怕也不容易。

祝泽清略一思考,便提笔作答了。

县令大人看着面前的祝泽清,没有露出情绪,但心里非常满意,毕竟是帝师教出来的学生,不会差的。

念完了题目不久,大家都开始答题了,好歹是第一道题,不会答不出来。

一炷香后,念四书第二道题。

这次没有已冠和未冠的区别,称为“通场次题”或“通场后题”,大家都是一样的。

出题后大约半个时辰,辅助考官进入考场,在答卷上写作的答案末尾按印,称为“打印”或“盖戳”,由此知晓考生答题的快慢,如果未写一字便已经打印,那么后面的答案写得再好,都会有请邻桌考生代答的嫌疑。

辅官看了眼祝泽清的试卷,好家伙,别人才答一半多,这都已经答完了,这是胡乱写的,还是认真写的?

盖了印之后,念诗题,题目为:《望终南余雪》,诗句要求五言六韵的排律,其他没什么要求了。

四书二题、作诗一题,考生作答可以一直到傍晚时分,交卷的时候,需要用楷书誊写后与草稿纸一同上交。

这是为了避免借于他人,同时也可以作为审查答案时的参考。

但不是一定要等傍晚了才交卷,作答完后就可以交卷了,但是考生不能立刻离开考场,必须等人数达到四五十人,由知县亲自取下大门上的封印才可离场,然后知县重新上锁加封。

第一次出场称为“放头牌”,一般在考试开始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时辰内进行,然后是“放次牌”“放三牌”,直到最后的“放末牌”。

考试时间没有限制,但不得使用蜡烛,所以到傍晚时分,即便没有答完也只能退场了。

祝泽清在两个时辰内就答完了所有的题。

答完之后,检查错别字,顺便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这是可以修改的,确定最终答案后用楷书抄写试卷,抄写完后就可以交卷了。

为了不那么突出,祝泽清准备放次牌的时候交,现在他正坐在座位上检查。

今天天气很好,有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看了看太阳,快到正午了,到了中午可以吃东西了。

江一宁给他准备的食物都是些不怕冷的饼啊糕啊什么的,带油的东西在这刚刚开春的时候是没办法吃的。

不过他不打算吃,这样严肃的考场吃东西,他有些做不到,等出去了再吃,现在先抄写试卷。

县令大人起身去巡视,顺便看看祝泽清的答案,整个考场现在就他一个人做完了,要是答案不好的话,他准备隐晦地提醒一下,反正时间还早,重新答也来得及。

他从左侧一一巡视过去,这样不会显得刻意,慢慢的,他走到了祝泽清的身后。

祝泽清正认真的抄写试卷,没有注意县令大人在看他的试卷。

县令大人脸上严肃的表情逐渐柔和,眼睛里全是满意,不亏是帝师的学生,一下子就扭转乾坤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