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种田小日子(853)

作者:月上银河 阅读记录

秦玉堂招唿道,“都是南州的一些特色美食,你们尝尝。”

祝泽清拿起筷子,“我们不客气了。”

秦玉堂笑道,“随便吃,不够咱们又点,好不容易做一回主人,你也得给我机会表现表现。”

与此同时,楼下。

谭洪青跟几个好友坐在留下吃晚饭,“我刚才看到祝泽清了。”

王杰峰伸手夹菜的手一顿,“不会吧?这个时候来南州很大概率是为了参加院试,他难道通过了府试?”

旁边有人说道,“我觉得不大可能,祝泽清那废物十年都没考上,怎么可能一年就考上?”

谭洪青皱着眉思考,“那你们觉得他为什么为南州?有事?”

王杰峰带着几分嘲笑道,“可能是没有考好,出来散心!”

谭洪青琢磨了一下,这个可能性很大,“算了,不说他了,废柴一个,关心他做什么。”

王杰峰提起酒杯,“我们喝我们的,好不容易考完了试,就不用去理会那些烦人的人了。”

有人附和道,“对对对,喝酒喝酒。”

……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江一宁特意去给祝泽清煮了两个鸡蛋,给他剥好,“一定要把鸡蛋吃了。”

祝泽清看着两个白嫩的鸡蛋,用筷子扎起来,三口吃完,然后喝一碗粥,肚子就饱了。

等他吃完饭,江一宁把准备好的考篮递给他,两人一起出了门。

童试的第三阶段称为院试,由各州的学政亲自监考,南州的学政大人是林夫子的师弟左培中。

学政的全称提督某省学政,是天子直接派遣的官员,以三年为期限,执掌一州的教育行政。

学政的人选很受重视,必须进士出身,并且从京堂官、翰林院侍读侍讲、中允赞善、科道、部曹官中选择任命,必须选用足以压服人心的官员,学政任内两次巡回各县和直隶州举行岁试和科试,同时举行院试采录生员。

考试依然有三声炮响,跟县试和府试一样。

祝泽清、江一宁、季玄默来到考棚大门的时候,知府带着监考的官员已经在大门口等待开门了。

伴随第三次号炮,二十一个衙吏从一侧跑出来,每一个衙吏举着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叫“照准牌”,上面写着各县童生姓名。

以县为单位,引导童生进入大门,并在第二道门(仪门)前排队等候。

祝泽清排在第三个队伍里,在第七个位置。

在他们排队等候的时候,外搜检官到场,两人一前一后对童生搜身,一旦发现携带参考书或金银就立刻论罪,外搜检官获得奖赏。

祝泽清提着一个考篮,其他什么都没带,干干净净,不过他注意到一件事,那两个外搜检官只是随意地摸了摸他身上,检查得不仔细。

他暗暗想,又是师兄在帮他打点吗?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从上到下,两天时间季玄默给打点得妥妥当当,滴水不漏。

不过这还只是初步检查,通过仪门进入考场后,每二十人一组,站在知府面前,再次由内搜检官进行搜身。

然后考生们来到学政面前,由廪保确认身份,再向旁边的办事员提交结单,换取答题用纸。

祝泽清一一按照场中的要求做了,领到了答题纸。

他发现院试比县试府试严肃多了,刚才检查到有问题的人直接就被衙吏捂着嘴叉走了,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

辅助监考官在考场中指定童生座位,并记录在答题用纸的表格中,童生拿到答题纸后必须不加迟疑地入座。

考场的座位分为东西两侧,按照千字文的顺序分列,同一列中以数字确定座位。

比如“东寒字十三”,是指东侧寒字一列中的第十三个座位,祝泽清就是这座位,他发现这个座位又比其他座位好,显然是特别关照的。

千字文中有时会避讳天、玄、帝、皇等字。

坐好之后,辅助监考官需要记录童生的座位,制成座号册,便于检查某座位的童生叫什么名字。

院试的答卷上不写童生姓名,提交时只写座席号,因此审阅答案后必须对照座位和姓名。

答题用纸上有填写姓名的贴纸,称为“浮票”或“浮笺”,贴纸与封面接合处按有三个印章。

考生揭下浮票自己保管,只提交写有号码的答卷。

日后成绩发表时,合格者通过提交浮票证明是合格者本人。

祝泽清看到浮票,暗道,这完全就跟高考一样了,大大避免了作弊,谁说古人不聪明的,说不定现代的很多东西就是借鉴古人的。

除了答题用纸,祝泽清还领取一本称为“诗韵”的小册子,这是作诗时的参考书,每个人都可以领一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