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内衣(91)

作者:七月初九 阅读记录

芸娘见她既然夸下了海口,也便放心由她去找。

再过几日便到了立秋。

可巧李婆婆的寿辰便是每年立秋当日。

今日几人好不容易出来放风,芸娘自然要将能办的事都办上一办。

她先去钱庄取出两百两银票。

此前苏陌白临走前给她的两百两,她未曾亲手交给李阿婆,也未在李阿婆身上用到过。

一个是她如若将银票直接给阿婆,阿婆定然要将这银票转手给阿娘。这银两终究要用在这个家里,有失苏陌白的初衷。

另一个,李阿婆贫穷日子过惯了,怎能舍得拿来吃喝享乐,也失了芸娘的初衷。

趁阿婆的寿辰在即,她以苏陌白的名义为阿婆买上根包金的簪子同一身里外衣裳,再拣那好吃却不易存放的吃食称上几斤。

阿婆心疼花出去的银子,定然要让这些东西物尽其用。

她这才算是不负苏陌白所托。

可既然要借口称是苏陌白托人从京城带回来的礼当,以苏哥哥谦谦君子的作风,定然不会只想着阿婆,连同她阿娘的份例也要算上。

于是李氏又多了一对金包银耳坠和一身里外衣裳。

芸娘在各个店里交了定金,说好立秋那日早上去取。

罗玉静观了半响,忍不住问:“那我要不要为阿婆买些寿礼?”

芸娘立刻道:“当然要了。你在我家白吃白喝好多天,自然该表示表示。”

罗玉此前从王夫人家中出来时曾带了二十两银子,后来王夫人差人给罗玉送衣物时又带了十两。罗玉日日在李家讨好芸娘,果子从未断过,到了如今,身上刚刚余下二十一两银子。

对穷人家来说,倒也算极大一笔银子。

可罗玉今日跟着芸娘出来,见识到她那女人衣裳的生意,光从班香楼出来,银票就收了五十两。去钱庄里一取又是两百两银票。

如此一对比,他那二十来两银子根本就不够看。

芸娘便替他出主意道:“现下除了席面也不缺什么。不如到了阿婆寿辰那日,你便去定一个席面,我们不过五个人,来一套‘小寿’五荤三素,也不过五六两银子,可行?”

罗玉长舒一口气,连连点头:“行,很行。”

青竹在一旁听了,不得不开口问道:“阿姐,那我呢?”

芸娘瞧她面上有些卑怜之意,忙道:“你不用,你是我们李家自己人。待立秋那日,你同我出来取定下的寿礼便可。”

------题外话------

初九:昨天都准备好了加更,可惜数据不太妙,所以就……各位善解人意的读者们,你们忍心让芸娘的生意破产吗?

芸娘:忍心啊,特别忍心!

初九:你闭嘴,你到底是哪头的?

芸娘:石伢,去抱阿花,哼!

请各位看文的读者一定要追文哦,还有一定要放进书架哦!

继续求收藏、评价、打赏、点击!

第68章 意外客人(2更求收藏评价)

立秋之日很快来临。

这一日的天气却有些阴沉。

民间对特殊之日的天气都有着一定的解读。

譬如初一是晴天便意味着这一月前半月多数是晴天,十五是阴天便意味着后半月多数是阴雨天。

而立秋之日是阴天,便意味着秋季或将多雨水。

李阿婆一大早起来便对着老天唉声叹气。

秋季多阴天,李氏要靠绣活养家,便格外伤眼睛一些。

李阿婆此时还不知道今日芸娘三人为她的寿辰做了诸多准备。

穷人家除了红白喜事上绕不过去而要置办宴席之外,其他能节省的地方自然要节省。

往年家中三人的生辰,不过都是做些平日极少吃到的饭食,便当过了这个日子,同平常并无太大差别。

芸娘几人起了个大早,待吃过早饭喝过汤药,芸娘便将她早早就准备好的借口祭出来:

“前些日子路过书院时,正巧遇到小白哥哥游学时的好友。那书生说小白哥哥来信,提前托人将您的寿礼送了回来。我去瞧瞧,说不定今日正巧就到了呢!”

这般借口,两位李氏自然不能阻拦。

待出了门,三人分作两队,芸娘和青竹去取提前预定的首饰同衣裳,罗玉则顺着芸娘指的路线,去往附近一家酒楼定席面。

芸娘与青竹带回来的寿礼自然让李阿婆喜之不尽,待听闻苏陌白还为李氏准备了礼物,便老怀安慰的抹着泪珠子:“这孩子……他娘教的很好……我就放心了……”

芸娘与青竹一叠声的要将李阿婆打扮起来,推着她进屋穿了新衣裳,李氏又为她梳了一个半翻髻,将那包金簪子插进了发髻中。

待李阿婆从房中出去,众人瞧着李阿婆一身褐色缀金线对襟襦衣,半翻髻上一根金簪,面上是一副和蔼慈祥的神态,同那官老爷家中的老太君也差不了许多,纷纷赞叹李阿婆有大福之相,日后苏陌白定为她挣个诰命回来,引得李阿婆更为开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