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在艰苦年代吃喝不愁+番外(10)

作者:帮我加个位 阅读记录

“她们两个都是在领导面前露过脸的,有困难,多的是替她们解决的人。”

“是吗?……那真好。”

第13章

“二舅,这一袋是我去玻璃厂弄的碎片,但我觉得如果小偷戴上厚手套,也是拿他没办法的。所以我又弄了许多长图钉,半个手掌位放一枚,总有一枚能成功。”

“小丫头想的挺周全。”谢二舅对这小外甥女印象挺好的,聪明又懂事。

谢家舅舅、表哥多,所以围墙的活没有找人干。张环的空间包罗万有,水泥钢筋都不算事。这次只花了一些钱买红砖。

谢莲的新单位每月都会准时把她的一半工资汇给姐妹俩当生活费。家中人口又少,院子还种满了菜,她们的日子过的真比好多人快活。

农村现在还在吃大锅饭,县城不好弄,她们才得以继续吃饭自由。有时候,难得买到肉就在家做了,再给外公外婆送点过去解解馋。家里从来没缺过柴火,全靠在村里的几个表哥,他们都会定时给送来。这里的冬天很冷,会下很大的雪,所以烧炕很费柴。

中午的时候,张环给大家焖了一大锅腊肉饭,二舅几人难得吃了顿好的。

众人在傍晚离开前,张环又把卤好的猪头给了表哥,让他们带回村里去,其它下水就和二舅分了。周边邻居都闻到她家的肉味,但看人家那么多亲戚进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谁家亲戚上门不尽力招待啊?!

“二叔,大丫、小丫真大方。”嘿嘿嘿,回去关门,又是一顿好的。

“将心比心。”他爹说,谢莲的所有心眼,全都长在小女儿身上。两个女儿都不像她,真是谢天谢地。

张环看水泥有多,就又拿出几大盒长图钉,和张谨一块加工围墙。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在大门口放置钉板,好像这样就会增加安全感。

虽然围墙已经加高到两米,但张瑾每天都会绕着院子走几圈,她就是怕还有小偷来爬墙。她不知道,在所有邻居眼中,她家的围墙是最危险的。

“张瑾同学,这个红薯给你。”一个男同学红着脸向张瑾示好。

“不用,你自己吃。”她中午跟妹妹吃的可是比他好。自从她的盒饭被人偷吃过,午饭都是放在妹妹那里。

“虽然现在好多人都缺吃的,但张瑾家绝对不缺。我昨天看她吃炒饭,可香了。”看到有些同学注意到她说话,就忍不住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妈说她舅舅在公社上班,还有表哥在粮站、肉联厂的。经常有人给她家送东西。”

这话有点容易让人想歪。

“你的意思是他们家贪污?”

“我可没这么说!”那位女同学大惊失色。那种话不是应该放心里细品吗?他说的这么大声,是想害死她。

“那你妈可是挺关心张瑾的。”

她能说她妈想让张瑾当她大嫂吗?虽然她们都认为张瑾长得像狐狸精,一看就不是安分的。但架不住人家有房子,单是这一优点,就能把许多姑娘比下去。

其实张环很注意细节,中午从不带荤菜,那个炒饭也不过是咸菜炒的。她们经常吃红薯饭,好多同学都是这么吃的。也许是姐妹俩跟班上的同学都不亲近,所以被评为不合群。初中两年,有同学建议上她们家玩,她们都一律拒绝。除了外祖家的亲戚,她们谁都不欢迎。

第14章

“姐,中考完去看看外公外婆。”

“好啊!把那包红糖带上,大表嫂应该快生了。”三年抱两,大舅妈非常满意这个大儿媳。虽然现在开始荒年,但他们家一直有藏粮的习惯,不怕养不活孩子。奶粉是没有,但各种糊糊还是不缺的。乡下的小孩子没那么金贵讲究,一出生能有米糊吃,就算是好的。

谢家村的人是很团结。村里的老人都很有忧患意识。大锅饭时期,也禁止粮食浪费,并没有让大伙随便造。山上隐蔽的地方开了荒地,这并不是每个村民都知道这事,只托付给可靠老实的人,粮食也都藏在山上。毕竟有些后生娶的是外村人,不想节外生枝,惹祸上身。他们每天都派人在山上巡查,不让人靠近。

张环偷偷上过山打猎,村里开荒,她是知道的。为了增加产量,还用灵泉水浇灌过。书里记载大旱灾从59年至61年,62年才慢慢缓过来。其实早就有苗头,报纸上隐隐约约就有其它地方旱灾的消息。

“考的怎么样?能上高中吗?”谢外婆对她们的关心很直白。

“题目都会做,肯定能考上的。”

“考上好啊!以后能找个好工作。”

“外婆,你怎么不鼓励我们去上大学?”

“两个小姑娘,我可不放心你们离家太远。能上高中就很好了,要不然你们也像两个表姐那样去考中专?听说这样更容易找工作。”今年雨水太少,老头子都怕收成不好。他们都是经历过各种灾难的,看着就像又不太平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