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活不到登基(34)

其他人知道得更迟,心思也各异,朱元璋想得最开,有得吃就吃,哪怕有一日异能者要掀了这江山社稷,这不是还有翅膀大的挡着嘛。

作为水云宫翅膀最大的姬时则完全没有这个烦恼,她早起先吃饭,因为发现哥哥们都不大喜欢吃虫蛹,她也就很贴心地不让他们看见自己吃虫蛹。

真奇怪,虫蛹脆脆的香香的,外酥里嫩美味极了,为什么哥哥们都不喜欢呢?

早起要去上一堂洪殷太傅的课,姬时飞到鸣凤台时还想着哥哥们的事,就听洪殷第二堂课教到了姓名,她再次打断教学,好奇地问道:“洪太傅,你说我们凤国人都是自己取名字,那岂不是都要等到七八岁大才有名字?”

洪殷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姓氏之初是为了使同族辨认血缘,使姐弟不可相配,兄妹不可回交,所以出一母之腹者同姓。名则是人生在世间的代号,自然要由自己来定,一般来说取名都是在习字之后,也有人到了二三十岁才定下名字,在此之前就以姓加序齿来称呼其人。”

洪殷没说的是,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人是没有名字的。

姬时忽然想起了什么,抓了抓脑袋,低声对洪殷道:“有劳太傅教我兄长们的名字,我还没问过。”

她出生时日不久,何况是六个哥哥这么多,能把人和排序对上已经不错了,相处时也都是大哥二哥地叫,她自己都还没有名字只叫小七的,自然也想不起来这回事。

洪殷起初诧异,随后失笑,以羽笔蘸墨,在洁白纸张上先写下一个姬字,口中道:“大帝子……”

姬时很高兴地抢答道:“这字我认得,原来大哥叫姬姬吗?”

姓名同字,这是多可爱的叠词词啊,和她那沉稳冷厉的大哥不能说不相配,完全是反差萌。

洪殷的手颤了一下,然后在姬字边上落下一个铁画银钩的政字,轻咳一声道:“大帝子名政,政者,正也。”

这下尴尬的就是姬时了,好在她面皮厚得很,记下了大哥的名字,又见洪殷这次没再写姬字,而是在政的下首又落下一个字来,彻。

“二帝子名彻,这是他入学第一日就为自己取的名字。”洪殷回忆着说道,“彻通辙,是通天坦途之意,二帝子为自己取这样的名字,也能从中猜度出他对自己的一些想法。”

姬时点了点头,她二哥一向是不喜欢为难自己的那种人,大道坦途,很符合他的性子。

洪殷又写下两个字,“世民”。

她解释道:“济世安民,谓之世民,这是三帝子的名字,殿下的兄长们都是心怀有大志向的人。”

说到这里,洪殷就心头沉重,很想叹息,帝子们都太过优秀了,而男子,本不该生出这样的念头,她自然看得出来,太女未出世之前,几位帝子那难以遮掩的野心。

如今太女不仅破壳而诞,还生而不凡,化身真凤,只盼望她那些学生们能早些转变心态,否则……就不是她一个臣子能看顾的事了。

洪殷收敛心情,又写下元璋二字,元为初始,璋为贵器,这名字少了前头该有的一个姓,显得有些普普通通起来,随后是永乐,这是个很美好的名字,只要永乐前头不是元璋的话,这名字还挺适合帝子的。

最后孟德两字落下,洪殷再去看姬时,发现她张着嘴巴,瞪大眼睛,说出一些让她听不懂的话语。

“秦皇和汉武,李二陛下,朱元璋,永乐大帝,啊这,怎么三国都有啊……”

第19章

虽然挺多末世小说爱写什么丧尸围城,国家机器一触即溃,甚至开局隐身,直接搞个乱世群雄并起的大背景,但就姬时的经历而言并不是这样。

末世开始之后,各国都在积极援救幸存者,但因为尸变之日直接损失掉近半的人口,后续大混乱又伤亡巨大,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整体沦丧,最后只能在偏远地带清扫出十个基地市,作为幸存者的聚集地。

到姬时出生的时候全球人口已经十不存一,剩下的幸存者们成批开启异能,艰难抵抗住了丧尸的入侵,她所在的青阳基地市就是最开始的十大基地市之一,不像后来许多中小基地那样的草台班子。

姬时当选为青阳基地市长的时候,就接手了一座井井有条的基地,以及……一个以末世前市图书馆为基础的基地办公厅。

末世里有文化的人不多,九成九都在研究所,时常研究一些让姬时眼前一黑的课题,姬时是从来不自认为知识分子的。她一向把办公厅那些随处可见的大书架当成装饰品,在极偶尔的时候,比如预感到如厕困难,她会像寻宝一样找到些感兴趣的小说随手翻一翻,但很少能有看完的。

若然晴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