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105)

作者: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韩星霁连忙站直身体,把手抽出来对着韩晓和楼时巍拱手说道:“陛下明见,大王明见,诸位大人明见,我这只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而已,学堂正常讨论而已,子攸兄莫要这般激动嘛。”

楼时巍看了韩子攸一眼说道:“都坐下吧,子韶,你来说说。”

韩子韶刚才被韩星霁一连串的输出差点弄懵了,站起来之后半天才说道:“学生也以为不该跟犬戎妥协。”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对韩子攸拱了拱手,示意只是立场不同并非刻意反对。

韩子攸再一次被反对,却不好发作还要维持着风度,韩星霁有一句话说对了,课堂讨论而已,不好翻脸。

所以他只能尽量维持风度,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不知子韶说不妥协是如何不妥协?”

韩子韶一扬头说道:“打过去!”

韩星霁虽然觉得近期不该打仗,但至少比和亲像样子一点,反正经历过韩子攸,他对这个提议都已经十分宽容。

治粟内史听了之后立刻拉响了警铃:“打?怎么打?粮草从哪儿出?”

韩子韶说道:“调动粮仓内存粮,若是还不够就加税。”

韩星霁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

好家伙,韩子攸最多也就是丧权辱国,你特么招招都把大雍往亡国上带啊。

你们俩可真是一对卧龙凤雏,一想到这两个人将来会当皇帝他就忍不住绝望叹息,大雍皇室就再找不出一个能人了吗?

大概是他叹气的声音有点大,韩子善和韩子培都下意识地看向他,就连韩子勉都忍不住转头看了他一眼。

韩星霁立刻低头努力装作自己不存在,刚喷完一个,先让他的大招冷却一会吧。

他虽然不怕得罪人,但也不想一天之内得罪俩皇帝候选人啊。

然而总有人看不得他隐藏自己——韩晓坐起来说道:“苍梧子似乎也不太赞同,不如起来说说?”

韩星霁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楼时巍,发现摄政王殿下眼带笑意地看着他没说让他起来却也没有反对。

韩星霁硬着头皮说道:“臣没什么想说的。”

韩子攸在旁边冷冷说道:“苍梧子胸有沟壑,为何不说?”

韩星霁咂咂嘴,感觉如果不说一说就好像是专门针对韩子攸一样。

行吧,那就一视同仁。

他深吸口气站了起来,在他站起来的一瞬间,韩子韶如临大敌一般地紧张。

韩星霁这次倒是攻击性没那么强,只是说道:“学生以为,税收事关重大,乃是国本,不能轻动,至于其他各地粮仓的存粮也有大用,非迫不得已也不能轻动。”

韩晓问道:“为什么不能动?国库不够加税不是正常的吗?”

韩星霁解释说道:“再加税老百姓就要过不下去了。”

韩晓似乎很好奇:“怎么说?”

韩星霁:……

你是皇帝你问我?这不是你该了解的事情吗?

韩星霁只知道五国战乱时期各国的税率都比较重,但是重到什么地步却不知道。

他只好问道:“敢问陈大人如今庄稼一亩产粮几何?”

治粟内史看了一眼楼时巍见他没有反对便说道:“至多不过一石。”

韩星霁听后心里开始疯狂计算:“前些时日学生研读律书,我国如今税收是六成,也就是说一亩地最多也就留下四十八斤,按照律书所写男子年至十六每人能得一顷田,也就是一百亩地,但这一百亩地有八十亩是需要用来种植树木,二十亩用来种地,二十亩按照最高产量最后能剩下也不过不到两百斤。”

就算你只有二十亩能用来种田,但交税的时候还是要按照一百亩来交,至于那些树木如果有了收入再另算税,这个真要算起来就太复杂,韩星霁没有继续往下算,只用粮食做论据已经很足够了。

韩晓摊手说道:“这不是还有很多吗?怎么就不能加了?”

韩星霁说道:“以上的分析是最理想的状况,实际上很难有人达到最高亩产,以臣所知大部分田地是没有这么多收成,如果不遇到天灾人祸,剩下的粮食也就勉强维持饿不死的状态,若是遇到天灾人祸没这么多收成,大部分人甚至会因此而饿死!”

韩星霁要气死了,这皇帝什么时候下台啊?

不过他看了看剩下两个皇帝候选人,一时之间只觉得前途无望,忍不住思索若是没有楼时巍,大雍怕是早就没了。

韩晓显然被他一堆数据给砸蒙了,转头看向治粟内史问道:“他说得对吗?”

治粟内史表情严肃地点点头,韩晓又问道:“不能加税那粮仓为什么不能动?”

韩星霁这次终于没忍住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粮仓是根本,但凡遇到个什么洪灾旱灾,老百姓手里没粮食走投无路之下什么都做得出来,您别忘了大雍当年是如何争霸天下的,这时候就需要这些粮食来赈灾,至少让这些人活到能够重新播种有收成之后。”

当年大雍的开国皇帝就是因为家乡遭灾,家里仅有的粮食还被乡官夺走,忍无可忍之下联合邻里起义,就这么一路做到了皇帝。

也不知道雍太祖若是知晓后代这么废物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不过想一想,大雍百年前就差点亡国,不肖子孙早就出过好几个了,估计雍太祖也气不过来。

话题告一段落,这个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楼时巍忽然问道:“刚刚说的税收相关是你临时算的?”

韩星霁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当然是临时算的,他虽然知道税收但不知道亩产,自然也就不知道税收具体数目。

只是在学历史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眼说战国时期的税收都很重,当时记在了脑子里,这才会临场询问治粟内史。

他点头之后,一旁的韩子善忍不住抬头用崇拜的目光看着韩星霁。

自从韩星霁开始算税收的时候他就忍不住也拿出了算筹开始算,他母亲出身商贾,到如今王府的经济大权也都掌握在他母亲手里,耳濡目染韩子善在这方面也算是学的不错。

在韩星霁来之前整个书馆就他的术数最好,现在……恐怕这个最好要拱手让人了。

不仅是他,就连治粟内史看着韩星霁都双眼放光。

治粟内史掌管天下钱财,他的手下有一个硬性规定就是术数必须好。

可就算如此也没几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算出这么多数字,最主要的是韩星霁没有用算筹。

多好的苗子啊,治粟内史心里有些痒,只是也不知道摄政王要怎么安排这几位。

十六岁小了点,但也可以出仕了啊。

楼时巍倒是没什么表示,点点头看向了韩子韶问道:“你可还有别的想法?”

韩子韶脑子已经有点晕了,被韩星霁那一连串给算晕的,他们这些人平日里怎么会关心税收几何?所以刚才他们也是刚刚得知亩产之类的数据,他们还没算完一亩应该交多少税的时候,韩星霁已经噼里啪啦说完了整段话。

到现在韩子韶还没反应过来,此时听楼时巍询问便硬着头皮说道:“那就去买,民间不够就屈知国或者西迟国购买。”

韩星霁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这个问题就不用他站出来了。

果然治粟内史立刻说道:“国库只怕没那么多钱财。”

韩子韶人都要傻了:“怎么会?国库怎么会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

当然没有啦,连年征战哪里能剩下钱呢?当然说一点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正如韩星霁刚才所说有一部分的钱是压箱底的,为的是应对特殊情况,绝对不能轻动。

真到要动用那部分钱财的时候,说明大雍的国本已经开始动摇,换句话说就是大雍已经到了王朝末路。

楼时巍温声说道:“好了,坐下吧,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各有成算这很好,略有不如意之处也不过是因为年少未曾接触朝政所致,当继续努力才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