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两界后我帮古人搞基建(414)

作者: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因为大兵们比较残暴的缘故,被安排在屈知国的绣衣使者也折损了不少,这些情报都是他们拼死送出来的。

楼时巍看着那些情报眉头紧皱,心中有些奇怪,不明白那些白皮肤高鼻梁发色特殊瞳色特殊的人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从之前黑火药突然冒出来到现在又来了个什么火铳,他总觉得好像突然之间海外对他们的敌意变强了很多。

最主要的是他们发展的居然比大雍还要快。

到了这个时候,楼时巍还只是有了一种紧迫感,现在最主要的是研究一下黑火药能不能应对火铳。

只能说,还好有黑火药。

想到黑火药就忍不住想到正在合阳的韩星霁,他踟蹰了半晌,最后还是没抵过自己的私心,提笔写了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是让韩星霁迅速带人离开合阳。

只不过合阳也不能就此放弃,那里好歹还有点地势之利,如果彻底放弃的话,敌人翻过山面前就是一片坦途,平原守城比山地还是要难一些的。

所以他的想法是亲自带奉宸军过去坐镇,把韩星霁换回来。

他有自己的私心,却也不能将私心凌驾于国家之上。

信刚写完还没发出去,韩星霁的军报就被送了过来。

因为有火漆封印,也就是说除了楼时巍之外任何人不得打开。

以往韩星霁很少会发这种机密信件,这次的与众不同让楼时巍有了不太好的预感。

他打开一看最先看到的就是合阳发现了敌军的动向,距离他们已经不远。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楼时巍心下一沉,按照信上所说,现在再让韩星霁撤出来已经来不及了。

他按捺住直接起身点兵奔往合阳的冲动继续往下看,结果看着看着,面色就古怪了不少。

韩星霁将过程叙述的十分简略,战果倒是写的比较详细,最后还解释了一下:之所以没有选择露布至京是担心引起恐慌,反正敌人暂时被打跑了,接下来看朝廷要怎么处理,公布还是不公布都看朝廷的。

毕竟大雍现在的氛围也一般,镜国入侵刚过去三年,碾压式的推城还历历在目,经历过的百姓估计还有点心理阴影,如果朝廷选择不公布也是正常的。

看上去十分体贴,然而……楼时巍对比了一下绣衣使者发来的情报,那份情报所表现出来的情势已经十分危机,并且根据绣衣使者的判断,大雍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低档对方的入侵。

可现在韩星霁十分轻描淡写的把对方给解决了,甚至占领了三座屈知国的城池。

这两边表现出来的实在是太大。

楼时巍稳了稳神说道:“把这几日合阳那边的情报给送来。”

自从知道韩星霁在合阳那边站稳脚跟之后,他就没有过多关注,一方面是需要放手让韩星霁自己去处理,从守卫严密的庄园来看就知道韩星霁很清楚那里有绣衣使者。

对此,楼时巍也理解,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能一直控制对方。

而这两天因为屈知国那边的突发状况,他处理各种情报也比较耗时耗力,同时还在清点粮草暗中为大战做准备,所以更是没关注那边。

现在他察觉出了不对想要关注的时候发现,那边的绣衣使者已经没什么情报可以提供了。

韩星霁突然重新修整侯爵府,修整之后的侯爵府把园丁和花匠全部都赶到了他重新置办的别院之中。

继庄园之后,侯爵府也被看守的十分严密,绣衣使者用尽所有办法都进不去。

楼时巍有预感,韩星霁防备的就是绣衣使者。

他看着手中的军报眯了眯眼,整个合阳正在脱离他的掌控。

第316章

楼时巍坐在上首没说话,下面跪着的开阳简直是大气都不敢出,他是前段日子才被调过来专门负责合阳那边的情报的。

结果他调过来之后侯爵府就被围成了铁桶一般,想进都进不去。

合阳郡其他地方倒是还能探听情报,甚至郡府也看管并不严格,但真正的核心却被隐藏了起来,他们能查出来的都是表面上的那些东西。

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可以说是云清侯手腕高超,但是摄政王要怪罪他们能力不足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摄政王并没有斥责他,甚至连句重话都没说,只是轻飘飘说了句:“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开阳迷迷糊糊地退下,心里颇有些七上八下,却又不知道大王到底什么意思。

只不过他退下之后,楼时巍紧接着就进了宫。

他前脚进宫,后脚陆陆续续就开始有大臣过去。

紫宸殿里聚集了一堆人,舒云来也在其中。

等人都到齐之后,丞相十分紧张地看着楼时巍问道:“屈知国那边到底如何了?”

刚刚皇帝召集众人的时候只说了前线有军报过来,并没有详细说。

不过都用上前线两个字了,理论上讲应该是已经跟敌军接触过了。

通过之前的分析,唯一能够接触到敌军的就是合阳那边。

不过看楼时巍的镇定劲儿合阳那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真出了事情,摄政王怕不是已经点兵奔赴前线了。

丞相说的时候还看了一眼上首,比起摄政王的镇定,皇帝显然是喜形于色。

他十分开心地说道:“前线大捷,诸位看看吧。”

韩星霁的那封军报送到了丞相手中,丞相迅速看完之后就交给了下面的人,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古怪。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是又迷茫又高兴的样子。

他迷茫的是火铳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屈知国给占领,也迷茫韩星霁到底是做了什么能将这样凶残的敌人给打了回去。

高兴就不用说了,如果韩星霁没有挡住,可能大雍也比屈知国好不了多少。

当年镜国入侵的场景还在眼前,估计也比那时候好不了多少。

至于韩星霁临时配置黑火药应对敌人这件事情,大家都当没看见。

这时候还抓着黑火药不放的不是蠢就是坏,正所谓事急从权,他要是没用黑火药,按照敌人的速度,说不定这时候都已经兵临城下——这个城指的是京城。

韩子勉等人都看完之后,努力压制着上扬的嘴角说道:“大家来商议一下如何封赏云清侯吧。”

嘿,上次他要封韩星霁为国公的时候,这群人找了八百个理由,话里话外都是韩星霁没有军功,现在被封为侯爵已经是破例,封赏太过容易破坏祖制。

韩子勉当时把所有反对的人都在心里骂了个狗血淋头,什么祖制不祖制的,现在的大雍跟高祖当年开国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么多年下来祖制早就破坏的七七八八,现在跟他说祖制。

只是他也不能真的任性,军功爵制度是大雍短时间崛起的基础,真的胡乱封赏动摇了军功爵制度,估计他也要下台了。

现在好了,先生自己争气。

丞相大人听了之后整个人都有点不好,陛下哎,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是摸清敌人的底细,看是战还是和吗?

虽然从云清侯的军报上来看,战比和的概率还要大一些,但万事无绝对,大雍现在需要休养生息,能不打就不打。

至于封赏,可以延后再说,也不必急于一时。

云清侯都只是送上来了简短的军报而没有上报军功,想来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

韩子勉看着下面的人一个个表情迟疑,唯有摄政王八风不动地坐在那里,可摄政王也没有发话的意思,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小皇帝眯了眯眼说道:“诸位不会想说打下三座城池,阵斩数千人还不足以论功行赏吧?”

下面人要是真敢这么说,他就敢掀案几。

真当皇帝好欺负吗?

治粟内史无奈说道:“陛下,云清侯那边军功评定还没送上来,更何况,军功评定该是看郡尉,所以还是等一等为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