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人+番外(17)

作者:胡马川穹 阅读记录

周秉扯了一下嘴角,不以为然。

“有什么使得使不得的,陈文敬想在京城站稳脚跟,明面儿上有名门高士的风范,其实私底下恨不得跟每位身居高位的朝臣拉上关系。我和我娘身份卑微,在这位状元公的眼里……其实什么也算不上。”

之于曹寒来说,陈文敬那是高山仰止一般的存在。

他虽然喜欢胡闹,但对真正有学问的人还是相当尊敬的。听了周秉的话,只能张大了嘴巴。

今天早上之前,曹寒还很不情愿来周家,不过老爹的吩咐不能不尊从。

但短短这么一会儿工夫,他对周秉的印象大为改观。

听了这话后,细细回想那天打架的时候,和周秉在一起的客人的确就是陈文敬,而那人……从头到尾一直在袖手旁观。

曹寒心中不自觉有了偏颇,顿时象吞了苍蝇一般腻味。

心想大凡那时候那家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自己和周秉也不可能打起来。

有什么话敞亮了说,大家和和美美的坐在一起继续喝酒续交情。自己也不会被老爹痛责一顿,和眼前这个人也可以早半个月用心结交……

厚厚的题册递过来时,曹寒毫不见外地把胸脯拍得山响。

“……从今儿起你就是我的铁杆儿兄弟,咱们俩也算不打不相识。这东西我不拿别人也会拿,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不过这份人情我会记在你的头上。”

这人行事还算干脆,是个热心肠 。

周秉一双丹凤眼浮现笑意,“虽然有家里老大人的人情,但哥哥还需努力才是,日后在外做官总不能还要老大人手把手地扶持。”

这些话曹寒是自小听到大的,但今天听着格外入耳,自然是连连点头。

等把人客客气气的送走,周秉抬头看着院子里的香樟树下绿叶成荫。

这份安谥和很多年后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看不到的地方肯定有什么不一样了。

嗓音是年青的,样貌是年青的,身体也是年青的,但周秉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老了。

第13章 第十三章 老家的媳妇儿

江州是济南府一个不大的乡镇,离城三十里的双水村有个周家,如今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户。

村子的主道旁矗立着十年前皇帝亲赐的“护国大将军”汉白玉石牌坊,坊前有周氏祠堂,南北各有石狮、石龟、石马各一对,远远看着极其堂皇威严。

这是皇室给周家上一代家主周墀及其子救驾之功的体面。

天还没有亮,周家的一等大丫头瑞珠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后准备到厨房里端些热水梳洗。

刚一动身就听到厨房方向有动静,她好奇地推开房门,就见雾气氤氲的蒸汽里,有个高身量的女子正在灶前烧火做饭。

瑞珠吓得不行,连忙扑过去强行拦住,“二少奶奶,这些都是下人们干的粗活儿。要是让老太太看见你自己动手,说不得要把我们都撵出去……”

腰上扎着围裙的谭五月往面盆里和了一点热水,不以为意。

“我嫁进来都有三个月了,也没什么事儿,整天不是吃就是睡,照这样下去迟早要长得像球一样。祖母昨个儿念叨着说想吃一碗香椿宽面,我在家里时也常给我爹做这些,想着也费不了什么事儿就起了个早……”

这位周家刚进门的新媳妇声音平缓听不出大的起伏,衬得整个人有点木木的。但深入了解之后,就知道这是个脾气秉性极好的。

瑞珠是霍老太太派过来服侍的大丫头,从小就长在周家,可以算是周家的家生子,此时听了这话却呐呐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二少奶奶就是有这个本事,好好说着话也让人能冷场。

她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待人这么和气的二少奶奶,里里外外熟悉她的,没有一个说她的不是。

可女人再好再懂事有什么用?

二爷把人娶过门后说走就走了,整整三个月过去都没给二少奶奶捎个音信儿。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前前后后也不能全怪二爷。

二少奶奶过门不过三天,二爷就被林夫人一封接一封的家信紧催着到京城国子监里去读书。但仆妇们私底下就说,家里的这位小门小户出身的二少奶奶是因为入不了林夫人的眼,所以才这么不给她脸面……

瑞珠不由抬头望了一眼。

油灯下的谭五月一张净白的容长脸,只在唇上抹了淡淡的一点胭脂,勉强算是清秀。

上身穿了一件秋香色莲花纹的对襟夹衣,下面是浅青色的八幅挑线裙。头发倒是又多又密,却只戴了一对小小的攒丝银簪。

看起来虽然淡雅相宜,颜色却是素的不能再素。

这位二少奶奶原本就比二爷要年长上两岁,二爷……又长了那么一张夺人眼珠子的脸。唉,这门婚事怎么看怎么不般配,难怪底下服侍的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

瑞珠心眼儿实在,又素来不是掐尖儿要强的人,这才被霍老太太送到谭五月的身边来当大丫头。

她想自己毕竟比这位主子大一点,在周家待的时日也久一些,见的事也多一些,就压着嗓门低劝道:“……本不该奴婢多嘴,可你这身打扮也太素了。老太太虽然不会说什么,可来来往往还有这么多本家亲戚的女眷看着呢!”

周家如今在江州很有体面,家里前来拜访的客人四时都没有断过。

这还是霍老太太不喜欢招摇才显得稍稍冷清些。

林夫人本来就对这门婚事不满意,婚礼那天借口京城事务太忙竟然没有回来,族里有些乖觉的人自然不免看轻谭氏。

即便有老太太处处维护,但走到哪里总有那么两三个不长眼的喜欢说些酸话。

谭五月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看起来的确不华贵。

她脸色有些灰暗晦涩,低着头讷讷而言。

“那些丝的绸的好看是好看,就是太不中用,一不小心就往身上留折痕。往时我在家里的时候只穿寻常的粗棉布,就总在想难不成别家的那些太太小姐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一辈子……就混吃等死?”

瑞珠脸上笑容一凝,旋即错愕。

总觉得这话里头有一点不对味的讥讽。

但她更知道这位二少奶奶出身商户,亲娘早早去世,亲爹又忙着做生意,是在亲戚家胡乱长大的。所以即便过门好几个月都还不大习惯大户人家的作派,就疑心自己刚才听岔了意思。

瑞珠就坐在灶前一边帮着烧火,一边细细解释。

“其实咱家老太太也挺讨厌这些规矩,说周家总共兴旺不过二十年,就老把自个儿往世家大族上靠。可咱家林夫人最讲究这些,如今在乡下也就罢了。日后要是到了京城的宅子,听说就是吃个饭睡个觉都有百十条规矩。”

谭五月手中和面的动作滞了一下,偏着头,有一种随意的洒脱。

“京城啊,那可是远的不能再远的地方……”

瑞珠从来没有离开过江州,对京城虽然有些向往但更多的是难以名状的惧怕。

所以对于谭五月的惶恐她是感同身受。

“咱们这个地方虽然小,但是一年到头无灾无害,说实话哪儿都没有老家好。可老太太也说了,二爷天生是做大事的人,小小的江州困不住他……”

想到这里她都帮二少奶奶愁起来。

……那位林夫人可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二少奶奶性格又这么温吞绵软不懂眼色,真要见面了林夫人只怕百般都瞧不上。

灶台上已经摆了几样适口的小咸菜。

瑞珠打开旁边温着的灶眼儿一看,里头吊着的骨头汤竟然没剩多少了。

霍老太太上了年岁牙口不太好,偏偏味道又吃得重,中午时最喜欢的就是拿熬酽的浓汤泡茶饭,所以一年四季都用小炉子吊着高汤。

想来是管事儿的婆子一时疏忽,昨晚睡前煨汤时竟然忘记往砂锅子里掺新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