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番外(1)

作者:二十七天外 阅读记录

本书名称: 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

本书作者: 二十七天外

晋江VIP2024-01-25完结

总书评数:1429 当前被收藏数:8581 营养液数:4545 文章积分:156,613,456

文案:

意外穿成扶苏,他以为自己小命难保,没想到却是幼崽时期的扶苏,离被贬去修长城还有三十年,一切都来得及。

为了坐稳第一继承人的位置,扶苏决定跟紧他爹的步伐,必要时候推着他爹走,省得没事干想起来贬儿子。

……

扶苏三岁,吃食逐渐以粟米为主,扶苏吃不惯,迈着小短腿去找秦王。

“父王,父王,儿听说南越有稻种,可为白粲,一年三熟,儿想吃那个。”

秦王:“当真?”

扶苏:“自然!”

于是秦王政九年,扶苏不喜粟麦,王命献稻,乃征百越。

……

“父王,巴蜀也有草原,我们为何不效仿胡人,在草原牧马呢?”

“言之有理。”

于是秦就有了第一个马场。

……

“父王,儿曾闻赵有黑石,可制高炉炼钢,削铁如泥。”

“当真?”

扶苏:“自然!”

于是秦陈兵邯郸,月余赵国尽归秦。

“父王,儿在古籍看到一晒盐之法,此法最适合齐鲁。”

秦王手指东方:“打。”

……

再后来,秦王成了秦始皇,自觉功越五帝,打算巡视天下,

扶苏捧着一卷舆图走来。

“父皇,徐市言从辽东出海,可得海上银山。”

顿时巡视天下变成了整顿兵马,把据说有金矿银矿的地方打了个遍。

等到原定被贬的那一年,扶苏已稳坐太子之位,至于胡亥和赵高?修皇陵是你们唯一的归宿。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朝堂 成长 正剧 权谋

搜索关键字:主角:扶苏 ┃ 配角:秦始皇、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穿成扶苏

立意:勇敢面对困难

————

预收《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谋逆》

上得位十七年未立太子,国祚不稳,成年皇子之间早就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状态。

不过好在当今龙精虎猛,子息旺盛,光儿子就有十五个,谢昭排在第十一,如无意外夺嫡应该跟他没关系了,他干脆选择躺平,等着以后做个闲散王爷,每天就吃喝玩乐,好好弥补一下上辈子加班猝死的遗憾。

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家宴上,屏风居然变成了荧幕,播放的视频开始细数他这位燕武帝是怎么发动兵变,杀了四个哥哥,又圈禁其余的哥哥,并屠戮宗室及兄弟们母族、妻族的上位史。

“噗——”

正在专心喝酸梅汤的谢昭一口水喷了出去,内心悲愤,这是哪个老乡要害我!

“弑兄夺位?”十个哥哥对视一眼,杀气腾腾。

“屠戮宗室?”叔伯们捋着胡子,笑得核善。

“还要杀所有皇子的母族妻族?”刚跟皇上联完姻的开国公侯们望着他如群狼环伺。

谢昭刚要开口解释,就听上首“铮”地一声,他亲爹燕国开国皇帝抽刀下阶,满脸写着“我要砍死他这个不肖子孙!”朝他走了过来。

谢昭一个激灵,跪地大喊:“爹!我冤枉啊!”

第1章 合纵失利

午后,骄阳烈烈,路边的桑树叶子都热到打卷,街上人来人往,为了避免暑气的侵染,俱都贴着墙根的阴凉处走。

只有一人一马例外。

急切的马蹄声由远至近地响起,因为百姓都贴着路边走,倒是方便了对方,不用减速,一路疾行至咸阳宫门口。

那人穿着秦军的军服,不等马停就飞身跳下,背上重量骤然减轻,军马不由得扬起前蹄,一声嘶鸣。

宫门守卫见此,以为对方是惊了马,遂持戈上前,厉声喝道:“咸阳宫门前,休得纵马,否则惊扰王上,当获斩刑!”

兵士却顾不上解释,甚至连满头的汗都来不及擦,急切道:“蕞城急报,速速带我面见王上!”

待宫门口重归寂静后,附近的百姓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话语里不乏担忧。

“蕞城?蕞城能有什么大事?”

“那兵士来得急,显然是军中有大事,难道五国已经打到了蕞城?!”

秦国以军功封爵,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儿郎从军,因此对于军中大事,人人都能说上两句。

尤其最近,韩楚赵魏燕五国联手派兵攻打秦国,这么大的事,就算想藏也藏不住,所以百姓们都清楚。

其实五国合纵攻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百姓们纵使担忧也有限,但若依那兵士所言,蕞城有失,恐怕秦国危矣。

概因蕞虽是个小城,但距离咸阳仅七十余里,如果五国大军急行军的话,恐怕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在城墙外看见敌军主帅庞煖的身影。

今年本就大旱,如同三年前一般,月余不曾下过一滴雨。那年干旱之后,紧接着就是漫天的蝗虫,和令人绝望的疫病,全国几乎颗粒无收,百姓能纳粟米千石的,甚至直接封爵一级。

干旱与兵戈,只一个就能让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但咸阳城的百姓却不曾怨恨征战的王和兵将,只是默默乞求苍天垂怜,让大秦度过这个难关。

——

章台,秦王嬴政正在批阅竹简,香炉里燃着清凉提神的香料,却仍然难以抚平他蹙起的眉峰。

侍立的宫人心叹:近来事情太多,王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

嬴政捧着竹简,难得有些心神不宁,看不进去。

三年前他派蒙骜伐魏,时年大旱,导致攻伐不利,深以为憾。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去年蒙骜再度领兵,成功夺取魏国二十座城邑,今年又攻占了魏国的朝歌,和附属国卫国的国都濮阳。

嬴政对杀降不感兴趣,看卫国国君还算老实,就只是将对方迁至野王,名义上依旧是卫国国君,只是没有了封地而已。

经此一役,秦国国土终于与齐国接壤,切断了燕、韩、赵、魏之间的联系,阻止四国合纵。

消息传回咸阳宫那天,嬴政高兴地多加了二十斤竹简,直到深夜才冷静睡去。

其实又何止是阻断了四国合纵。

只要其他几国国君手上有舆图就会发现,现在除燕国之外,其他五国都与秦国接壤了,这就意味着,只要秦王想,他就可以出兵攻打任何一个国家。

秦国历代皆是虎狼之君,秦王政尤甚。即位不过六个春秋,已经连下韩、魏三十余座城池,除了齐国那个傻子,其他国君都辗转难眠,唯恐哪一天睁眼就看到秦军兵临城下,自己也成了亡国奴。

毕竟前车之鉴卫国国君角就在那儿摆着呢,哪怕他性命无忧,但大家都是做过一国之君的人,谁又甘心沦为阶下囚?

于是,当魏景湣王来信,想与各国联手再次攻秦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然,除了齐国那个傻子。

此次攻秦,五国做了充足的准备,以楚国为合纵长,赵国庞煖为主帅,集结了六十万兵力合围咸阳。

前几次合纵攻秦失利,皆因函谷关易守难攻,这次五国吸取了教训,直接绕道迂回至函谷关后,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直取蕞城。

蕞城乃咸阳边护,距离太近,一个不查就是大败亡国的下场,幸好吕相已率军抵达蕞城,与联军拒守,勉强止住了他们的攻势。

只是兵力悬殊,唯恐有失,所以吕不韦才特意派传令兵回咸阳急禀,请王上决断。

嬴政见过传令兵后,片刻都不耽搁,立即宣了公卿大夫觐见。

这其中有很多是庄襄王旧臣,也曾亲历过五国攻秦,但哪怕是第四次了,五国也未曾打通函谷关 ,因此这次他们根本没放在心上。

或者说,重视是有的,只是从没想过,合纵居然真的能给秦国带来灭国的威胁。

仿佛只是一个晃神,联军就打到咸阳边上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