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番外(25)

作者:二十七天外 阅读记录

“黔首又如何?难道你不是黔首?”

“我可不一样,我已经报名参军,马上就可以杀敌立功,等我斩下敌首即可为公士!”

轰地一下,那人周围爆发出了山呼般的羡慕声。

秦国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只要砍下敌方一个甲士的首级,就能得到公士的爵位,哪怕这只是最低等的爵位,但能被称为‘士’,就足够秦人疯狂推崇了。

黔首们不再讨论路过的是哪位贵族,反而追着喊着问那个人参军在哪里报名。

贵族注视着一切,直到马车走远,才沉着脸着放下车帘。

在此之前,他从未到过咸阳,但多少也能猜到咸阳人的样子,不过是与邯郸的百姓一般,劳碌终日也只是堪堪果腹,眼神木讷无光,就像路边的野草一般,卑贱到了泥里。谈起战事时更是神色惶惶,生怕自己被拉了壮丁。

每次见到如此情景,他都无奈叹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到底是贱民,又哪里懂得家国的重要性。

直到他来了咸阳才发现,并非天底下的百姓都是如此,秦国即将向东六国开战,咸阳的黔首都知道,可他们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谈起打仗更是一脸向往,就连参军报名都是抢着去的!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翁不能上战场,只能拄着拐欣慰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嘴里还念叨着,让自家儿郎一定要多斩几个敌首回来,轻松得仿佛不是去杀人,而是杀猪宰羊,着实令人胆寒。

秦人善战天下皆知,但天下人不知道的是,秦人之所以善战,都是因为西北生活环境太过恶劣,粮食产得少不说,还要时刻经受夷族的侵扰,为了活命,秦人只能一代比一代更能打。

真要说起来,其实攻打赵国的夷族也不少,那为何秦人英勇善战,赵人却畏畏缩缩呢?马车上的赵仪百般思量,最后只得叹一声:“秦君虎狼,秦人亦为虎狼矣!”

毕竟秦国每一代君主都擅长开疆拓土,不像他们赵国,堂堂赵王居然立一介娼妓/女子为后……哎,不能比不能比。

马车七拐八拐地,最终到了一条极为安静的街上,一进入这条街,沿途都是巍峨的高墙,差不多半柱香的时间才见到一座辉煌的大门,一条街只有一户人家,难怪安静。

车夫捧着绢帛拜帖下去敲门,请门房将拜帖递给府邸主人,门房看到来递拜帖的居然只是个仆人,非常诧异。要知道平时别人想要拜访他家主人,都是亲自来递拜帖的,遣一仆人过来的还是头一份。

门房有些恼怒,觉得这个人实在不通礼数,他视线越过车夫,想看看这人到底是谁,好在主人面前告一状!

可惜马车车壁挡住了他的视线,原来那人傲慢到连马车都没下!

门房怒意更胜,同时心中也多了丝诧异,自持身份的人他见多了,但到了他家主人门前还敢如此傲慢的,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人不是太傻就是真的有依仗。

直到看到马车上镌刻的玄鸟图案,他才明悟。怪不得……原来竟然跟他家主人一样是王室!

顿时他不敢再怠慢,忙低头接了拜帖进去禀报,心中只庆幸着刚才没有出言喝骂,不然今天少不了一顿毒打。

片刻后门口又出现脚步声,是门房回来了,他低着头趋步至马车旁,恭敬道:“主人已在正厅等候,还请客人移步。”

“嗯。”

得到回复,跟在马车边的一个仆人忙跪倒在地,然后车夫才掀开车帘,请主人下车。

赵仪不紧不慢地踩着仆人后背下了车,下车后也不急着进府,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下府邸大门,以及这过分安静的街道后,才从打开的正门进去。

一路被仆人引至正厅,进去就看见一位身姿挺拔的少年站在厅中,赵仪面带笑意刚要拱手见礼,就被少年不悦的声音打断。

“不是早就跟你说过,来咸阳的时候万事都要小心,为什么还要从正门走!”

这么紧张的时刻,若是被人发现他府上有赵人来访,绝对讨不了好。秦王可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赵仪避而不谈,反而笑着说起自己进府前的见闻。

“仪在府外等候时,发现整条街矗立着的都是贵府的高墙,可惜尊贵至此,怎么门前还是用黄土铺路?这多少有失公子的身份。”

“不如铺一层玉石,既干净又美观。”

少年冷笑:“秦人不如赵人奢靡,我可不会如阁下一般行事。”

赵仪笑着摆手:“哎,赵人也不富庶,况在下只是一介闲散宗室,用玉石铺路太过靡费。”

少年冷道:“我也不过是一个宗室。”

“公子可不是寻常的宗室!”赵仪恭维道,“您可是先庄襄王的公子!是整个秦国除了秦王最尊贵的人!玉石虽然昂贵,却也未尝不可啊!”

经过几百年的征伐,西周分封的八百歌诸侯如今只剩下了七位,七国权力愈盛,财富也愈盛,多的是贵族王室挥金如土。

少年做为如今最强盛的秦国公子,就算真用玉石铺满一条街,别人也会觉得是正常的,没人敢说什么,可偏偏门前只有一地黄土。

赵仪似乎想不通:“您在自家的国土上,何以行事如此谨慎小心?”

少年不语,心中冷嗤,难道不谨慎就是要用玉石铺路,行奢侈之举?

赵仪盯着他,摇头叹道:“原以为公子归秦,自是天高海阔,没想到竟还不如在赵国时自在!”

“够了!”少年有些不悦,但又很难学说清是为何不悦。他语气很冲,“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嘴多舌!”

赵仪收起了那副恶心人的怜惜姿态,笑着拱手道:“只是想劝公子,您可是庄襄王的公子,整个秦国除了秦王嬴政,就属您的身份最尊贵了,不必太过谨慎。”

就比如他从正门递拜帖入府这种小事,实在不值一提。

作为盟友,赵仪对少年这样胆小的行为十分看不上眼,他略一停顿后启唇相讥:“本以为公子已经做好了准备,如今来看怕只是在下的妄想罢了。也对,公子与秦王一母同胞,只要安安分分的就可以做一辈子的富贵闲人,有什么理由值得您与赵国一同冒险呢。”

庄襄王嬴异人在赵国时与赵姬生下二子,长子嬴政、次子成蟜,两人一母同胞,但长大后的命运却孑然不同,长子继承王位成为杀伐果断的秦王,次子却常年在赵国为质,直到秦王政四年才回到秦国。

一个大权在握,一个却尝尽世间冷暖,再多的兄弟情也不可能填满他心中的怨。

成蟜盯着赵仪,半晌后倏然冷笑:“想试探我?是赵王让你这么做的?”

第23章 不欢而散

赵仪略略弯腰,拱手道:“公子果然敏锐。”

他面带惭色:“事关赵国存亡,兹事体大,在下不得不谨慎行事,还请长安君宽宥。”

听了这话,成蟜的表情没有丝毫软化,也不顾赵仪还弯着腰,兀自坐下。

嘲讽道:“阁下先是将赵国的马车,公然停在我府邸门前,坐实我与赵国人勾结的事实,又在见面之初屡次嘲讽试探,在做下如此行径之后,居然还敢说让我宽宥?我竟不知阁下的面皮是铜墙铁壁,戳不破砍不烂的吗!”

贵族士大夫行事,不论如何都要个面皮,很少有人会这么指着别人鼻子骂,成蟜这么做可以说是非常不留情面了,然而赵仪面色如常,就像挨骂的人不是他一样。

成蟜都有些佩服他了。

赵仪不惧成蟜的冷脸再三道歉,说自己只是救国心切失了分寸,想必长安君能理解他的心情。

成蟜冷哼:“秦军兵强马壮,绝不会输,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仪盯着成蟜,突然笑了:“秦军确实无往不胜,等他们打赢了赵国、魏国、齐国甚至楚国!天下国土尽归秦国,秦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公子你呢?打算做一辈子的长安君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