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金手指的炮灰攻重生了(12)

白悦笙却再次拒绝了顾九阙的提议。

“我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我知道博古斋对于顾家,对于你的意义。我也没想以退为进,逼迫你把博古斋的股份送给我。我不想参与博古斋的经营,是因为我尊重顾家‘外人不得入股博古斋’的祖训。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虽然我不参与博古斋的经营管理,但我一定会努力帮你完成重振博古斋的心愿。因为我答应过你的,不是吗?”

白悦笙的一番回答听得顾九阙感动不已。他不顾白悦笙的一再反对,坚持将博古斋的一成股份落在白悦笙的名下。并没想到在他死后,白悦笙竟然会以合伙人的身份继承博古斋,又将博古斋并入他与金危榭共同创建的古董拍卖行。

——他一生筹谋,竟然全为仇人做了嫁衣裳。即便这一切都是原著安排好的,他这个工具人也未免太蠢了。也难怪白悦笙得知他的死讯后,会如此感念他的情深义重!

这辈子,顾九阙大概是没有这个“情深义重”的机会了。倒是白悦笙,没了玉璇玑的鉴宝异能和他的帮助,还能像上辈子那样到处捡漏,轻而易举的白手起家吗?

*

不管顾九阙心里怎么盘算,眼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重建西厢房。

从古至今,修房子都是件大事。对于顾家老宅这种传承了几百年的古建筑来说更是如此。所谓的重建,可不是简单的堆砖叠瓦。要在重建西厢房的同时兼顾古代建造技艺的传承,更要兼顾房屋的现代实用性。修旧如旧还要焕然一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在顾家家学渊源,顾爷爷和顾奶奶更是有着数十年保养和维护老宅子的经验。顾爸爸在文物修复和鉴定方面的天赋虽然比不上家里其他人,可他出身顾家,受了这么久的熏陶,最基础的测绘计算和工程统揽还是没问题的。

顾玉圭带着工程队做测绘和成本预算这一天,当地文管局的人也过来了。

顾家老宅虽然是私人宅院,但也是在当地登记造册的古建筑,当地文管部门有义务进行维修保护。除此之外,文管局也想趁着顾家修复祖宅的机会,派一些年轻人过来“偷师学艺”。

要知道顾家的数百年传承可是赫赫有名的。爷爷顾八刀和奶奶岳锦眉不仅是业内闻名的文物修复专家,同样也是国内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两人年轻的时候也曾受邀到各地帮忙修复文物和古建筑。只是后来年纪大了,才不怎么外出了。大半精力都放在了博古斋的经营上面。反倒是顾爸爸继承了古建筑修复这一块,后来更是自己创建了一家建筑公司,专门承接大型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前些年还拓展了新业务——跟多家影视公司合作,帮忙做了几次古装剧的拍摄布景。

用顾爷爷的话讲:技术没见怎么长,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

顾爸爸对此振振有词:现在早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名气越大承接项目的机会越多;接项目的机会越多,经验积累就越多;经验充足了才能更好的维护顾家老宅。

——这就叫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做我们这一行,手艺好不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人脉有资源。你得能接到活!还得让人心甘情愿地掏钱请你干活。先活下来,再谈其他。”顾爸爸说这话的时候,还不忘冲着自家老子和儿子炫耀:“这就是生意人跟手艺人的区别!你们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埋头修东西’的思想,早就过时了。”

“过时个屁!”顾爷爷说不过儿子,只能怒而进行人身攻击:“这一行的风气就是你这种人败坏的。不想着钻研技艺,只喜欢耍滑头!什么东西只讲究个囫囵吞枣照葫芦画瓢,学东西不求甚解,学手艺也不想着精益求精!一门心思只想着赚钱,人心都浮躁了!”

顾爸爸见顾老爷子当真怒了,摸了摸鼻子,知趣地把话题重新拐回重建西厢房这件事上。

第9章

顾家老宅占地仅三亩,建造时便采用了前宅后园的经典布局。宅子共分四进,前院的倒座房全部打通,成了博古斋的门脸。一道隔墙分隔前院和中院,过了穿堂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是顾爷爷和顾奶奶的住处;两侧厢房,顾爸爸和顾妈妈住东厢,顾九阙自己住在西厢房。东西厢房下边还有两间耳房,分别是厨房和卫生间。

三院的光线和温湿度最好,建造的时候还引入一池活水进院,延池堆石叠山,书楼和裱房就建在假山上。不仅爽朗通风,温润适宜,还能居高临下,视野绝佳。池中遍植荷花,西部紧贴围墙设置边楼,是顾爷爷和顾奶奶的私人收藏馆。里面收藏的全都是顾家祖传的文物,顾奶奶和顾爷爷在几十年间收来的古董、字画和珍惜孤本也会放在这里珍藏。天气晴好的时候,还会在院子里晒晒书。

一道游廊穿山绕水,从假山上的书楼、裱房一路蜿蜒到后院。院中遍植花草,只有一排后罩房掩映在花木丛中,乃是顾家众人修复瓷器、木雕、漆竹、螺钿、玉石等物的工作室,以及储存少量物料的仓房。

对于这座建造时间长达数百年的老宅子来说,顾家众人不仅是它的现任主人,更是它的守护者。数十年前,正是年富力强的顾八刀和岳锦眉不辞辛苦,将已经破败衰落的老宅子一点一点修复如旧。

这宅子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门一窗,甚至每一攒斗拱、每一条椽子都是顾八刀和岳锦眉带着徒弟们亲手修缮的。其后每隔三四年,都要进行一次大型地维护和保养。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上辈子,整个顾宅被付之一炬,顾家人死的死伤的伤,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顾九阙耗费十年光阴,终将老宅一点点复原成记忆中的样子。可惜又被一场大火烧成废墟。

重活一世,虽然因为白悦笙的缘故,自己住的西厢房还是被烧了。但比起上一世的全宅被毁家破人亡,这一次的损失好像也可以接受了。

顾九阙心满意足,于是在整个勘察测绘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欣喜。他认认真真地记录着西厢房被烧毁破坏的程度。本来还想借助玉璇玑的帮助,将整栋宅子的3D结构图都“看”一遍,却没想到之前对他“处处提点,有求必应”的玉璇玑竟然失灵了。

用各种线条组成的3D结构图没了,肉眼可透视的异能也没了。

好在顾九阙上辈子也曾做过顾家老宅的修复,对老宅子的各种架构和数据掌握的非常精准。即便重活一世也刻骨铭心。

既然玉璇玑暂时不能用了,顾九阙便拿起各种测量工具,在东厢房的对照下,将西厢房的瓦件、脊兽、屋顶苫背、椽子、飞椽、房梁、木枋、斗拱、仰尘、立柱、墙面、屏门、户隔、窗棂、台基等部位全部测量一遍,把每一处损毁的具体情况全部掌握清楚,并一一记录在案。又在笔记本上详细标注了损坏处的准确部位,范围以及深度,还画出了相应的详细大样图,拍了照片和录像存档。就连拆除记录都一丝不苟地写了上去,还画了草图,拍了照片。最后附上初步的修缮意见以作参考。

他年纪小,动作灵活,爬上爬下都方便,这种事情当然抢着做。顾爷爷和顾奶奶本来还担心顾九阙第一次跟进这么复杂的古建筑重建项目,会丢三落四记不周全,等看到顾九阙的工作笔记和照片存档后,顾爷爷和顾奶奶不禁有些意外——

顾九阙不仅将各处损毁情况记录的精准详细,连画稿都一气呵成,显示出了深厚的基础和功底,而且笔记后面附缀的修缮意见也都言之有物,有些提议甚至运用到了时下最先进的技术,连顾爷爷和顾奶奶都有些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错!”向来严厉的顾爷爷面容和缓地称赞道:“看来你最近很用功。”

八爷党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