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金手指的炮灰攻重生了(95)

沈珩闻言莞尔,摆了摆手说道:“你要是很想接受采访,也不是不可以。稍后华夏网的记者会来采访考古队的专家教授们……我们的汉墓挖掘行动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硕果,当然要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所有人知道。”

听到沈珩这么说,考古队的专家教授们都笑了,脸上的神色也不由自主缓和了几分。

唯有申屠枋眉头紧皱,表情谨慎地看向沈珩:“那沈总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

沈珩微微一笑:“我之前是想说,既然申屠顾问这么爱说,不如在华夏网的直播平台上开个直播间。我觉得直播UP主这个职业很适合申屠顾问。”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以方知淼为首的年轻修复师们更是笑得挤眉弄眼。毫无疑问是在嘲笑申屠枋——他们早就觉得申屠枋这个人不怎么样。废话太多,还喜欢故弄玄虚,时不时还阴阳怪气的,总是挤兑人。大家都不喜欢他。只是碍于同在一个考古队里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懒得把话说得太僵。

如今总算有人站出来了。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上的事儿,津津有味地看向申屠枋,想要看看申屠枋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却没想到申屠枋只是表情变了变,竟然没有回应沈珩的讥讽。

——就这么认怂了?

几个年轻的修复师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他们还以为这位讨人嫌的考古顾问能有多刚。没想到他也是看人下菜碟。对脾气好的顾九阙阴阳怪气,对没背景的年轻修复师们冷言冷语,遇到了强势的沈总,他竟然直接认怂了。

真没意思!

方知淼撇了撇嘴,拿了一块羊排香喷喷地啃起来。

申屠枋没有理会沈珩的揶揄,他的目光依旧执着地看着顾九阙,就好像他真的很在意顾九阙的学习方法。

见到这样的申屠枋,大家越发觉得膈应了。

不过大家还是对申屠枋提出来的问题感兴趣的。一时间,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看向顾九阙。很显然,他们也都好奇顾九阙这么小的年纪,为什么可以懂那么多。他平时究竟是怎么学习的?居然能在短短十八年里积累构架出如此庞大渊博的知识体系。

顾九阙注意到了大家的迫切,想了片刻,淡淡说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学会收集资料,再加上复盘就可以了。”

申屠枋挑了下眉,注意到顾九阙话语中的生僻字眼:“复盘?”

“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已知条件下的推演。”顾九阙想了想,认真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尽管这次考古挖掘行动是我实际参与的第一次考古行动,但是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脑海中预演过不止一次的抢救性发掘了。”

听到顾九阙的话,正在喝酒吃肉散漫闲聊的人全都看了过来。

方知淼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啥意思?”

顾九阙耐心解释道:“就是在平时多关注考古相关的新闻和资料。因为爷爷和奶奶的缘故,我总是能接收到更多更完整的资源和信息。我会像玩游戏一样,把我自己想象成每个考古项目的参与者,然后根据资料里面提供的各种细节,想象如果是我亲身参与这个项目,我会怎么做……”

顾九阙并没有撒谎。事实上,他确实有类似的习惯。包括上辈子也是如此。顾九阙每每看到考古新闻和相关的考古资料时,都会十分关注其中的细节部分。甚至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想尽办法拿到最详细的一线数据。再拿到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以后,顾九阙会想尽办法复原当时的考古挖掘环境,然后在空白的笔记本上做项目推演。

做完之后,顾九阙还会根据公布的资料做对比,查证自己的不足之处。再找参与了一线工作的考古学家们一起探讨研究,不断复盘,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架构。还会在网上注册一些考古和文物修复相关的小众论坛,听取其他网友或认真详实,或天马行空的发言。也会时刻关注不断更新迭代的各种考古技术和文物修复技术,不断的填充和拓展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思维边际。

很久很久以后,顾九阙才知道自己年少时就开始玩的这种自娱自乐小游戏,有个科学的名称叫做复盘。

重生以后,顾九阙更是在玉璇玑的帮助下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异能。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异能给顾九阙提供了十分奇妙的帮助。但是在玉璇玑的推演异能之外,顾九阙自己也积累了很多考古知识和修复技术。

顾九阙一直都很清醒。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成长,不仅仅是因为他掌握了玉璇玑的各种奇异功能,更是因为他自己的不断努力。唯有这两者相互结合,他才能够在机会来临的时刻准确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彻底弥补上辈子的遗憾和疏漏。

他的成功,从来不只是依靠异能或者奇迹。

顾九阙的复盘思维对于十几年后的学生来说,可谓是陈词滥调一样的东西。可是放在十几年前的当下,却让很多专家教授,以及年轻的修复师们耳目一新。

尽管大家平时也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很多人往往缺少这种概括性的总结和梳理,因此在听了顾九阙的发言以后,很多人都有一种获益匪浅的顿悟。

尤其是顾九阙对于项目推演的理解,更是让大家恍然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在考古挖掘行动之前,给出那样详尽的挖掘方案。

——这世上从来没有侥幸,所有的成功都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源于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更加精准的数据测绘。

天赋必然是重要的。可是在触摸天赋极限的天花板之前,唯有努力才能让大家扎扎实实地走上一个又一个台阶。

众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挖掘方案最后敲定下来之前,顾九阙还带着一帮实习修复师们天天爬山钻林子的搞测绘。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回来之后还要熬夜查阅各种资料和历史文献,甚至还搜集了本地数十年间的所有考古挖掘资料,以及全球范围内几次重大的考古挖掘行动的相关资料。又天马行空的设想了诸多种可能性,最后才敲定出那么详细备至的挖掘方案。

仔细想想,顾九阙在他的挖掘方案里一共提出了数百种假想,碍于顾九阙本人的学术素养有限(他毕竟只是一个刚上大学的文物修复专业的新生),顾九阙只能提出问题,却没有办法提供解决方案,可是这也充分说明了顾九阙的勤奋和努力。

申屠枋话里话外的意思大家都懂,但是除了心怀鬼胎的申屠枋本人以外,考古队的所有人都不觉得顾九阙的表现有多古怪。毕竟顾九阙不仅是考古队的实习生,他同样还是顾八刀和岳锦眉精心培养的博古斋继承人。能有这样的学识和学术素养,大家虽然赞叹,但是并不觉得多么意外。

除此之外,更让大家在无形中忽视了顾九阙真正实力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顾九阙在挖掘方案中只提出了各种问题,真正负责解答问题的是考古队的专家教授们。换句话说,大家潜意识里,已经把这次挖掘方案当成所有人的智慧结晶。这无疑是顾九阙在完善挖掘方案的过程中,主动引导的结果。

身怀玉璇玑异宝,即便外人没注意,顾九阙自己也难免会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虚。所以他在设计挖掘方案的时候,费尽心思将线索扔给不同的人,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挖掘方案得以完善,还能让考古队的其他专家教授们产生更多的参与感。

毕竟比起怀疑别人,人们的天性始终都是更愿意相信自己。

申屠枋在这个时候质疑顾九阙的表现,毫无疑问是在质疑整个考古队的智慧结晶。所以他的挑拨离间没人在意,反而引来更多人对他心生不满,甚至觉得这人心性不太好。

当然这些事情,跟顾九阙都没有关系。他确实有点在意申屠枋,毕竟他上辈子就是死在申屠枋的手中。在顾九阙的眼中,一个敢杀人放火的疯子必定不会安安分分地当什么考古顾问,更何况他上辈子并不在考古队里。

八爷党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