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7)

作者:眠微 阅读记录

“阿姐,这位姐姐十分可亲呢。”姜荔原本对陌生的学堂还有轻微的紧张,然而经此一见,那点紧张早已被好奇与憧憬盖过了。

“往后她便是你们的夫子了,要记得尊重夫子,凡事按着学堂的规矩来。”姜菀摸了摸妹妹的头。

*

待暮色涌上天空,用了晚食后,姜菀在房中给妹妹收拾一些上学需要带的行李。

衣物和被褥都打包好了,等到入学那日雇一辆车送去学堂。

书本是学堂统一发放,学子只需要准备好一些基本“文具”。姜菀看了眼时辰,距离宵禁还有一段时间,这会子正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她略一思索,让姜荔再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行囊,自己则打算出门去看看还需不需要添置些东西。

虽说家中不多的积蓄订了豆浆豆腐、付了学费后剩得并不多了,但姜菀坚信一定能赚回来。而该花的钱,该添的必需品,也不能吝啬。

大景的都城内有东市西市两处规模最大的市场,但距离较远,去一趟并不容易。这些年来随着各坊居民增多,坊内各类商铺和摊位也逐渐兴起,基本涵盖了日常起居的各个方面。因此,居民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专门去东西市采买。

姜菀很快买好了需要的东西,却没有着急回家。来了古代这些日子,她还不曾好好逛过这里的街市。

她一路走过去,发觉街上有不少摆摊的商贩,售卖各类吃食和饮品。也有许多沿街叫卖的,声音清脆响亮,引得不少人驻足。

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姜菀终究是抵挡不住,便买了几样精巧的点心,打算带回家去。

她提着纸包,走得口干舌燥时,正巧听见前方有热情的吆喝声:“新鲜的冰镇绿豆饮、酸梅饮,来尝一尝!”

如久旱逢甘霖,姜菀心念一动,便向着那人声走了过去。

那是一处饮子摊,一字排开摆满了各种冰镇的饮品。摊主一面熬制着饮子,一面将准备好的冰块加进去。见她好奇的目光不住打量着,他便笑道:“小娘子想喝些什么?”

姜菀略一犹豫,指了指那刚刚熬好的绿豆汤。

“好嘞,小娘子先坐一坐,马上就给您准备。”

等到冒着冷气的绿豆饮端了上来,姜菀如获至宝,捧起碗便喝了一口。入口是带着凉意的清甜,缓缓流过喉咙,将一身的燥热都抚平了。

她刚放下碗,便听见摊主招呼着一个新来的客人:“客人里面请,这会子人多,劳烦您同旁人搭个桌吧。”

姜菀左右看了看,发觉只有自己身边还有个空位。果然,那位客人的目光也落了过来。

那双墨色的眸子清淡深邃,犹如远山。隔着暮色,那远山仿佛笼罩上了一层云雾,朦朦胧胧。

第5章 豆角焖饭

正是那日在书肆外拾起自己绢帕的郎君。

姜菀见他的目光淡淡掠过自己,并未停留,只沉默着落座。摊主在他面前放上了一碗加了蜂蜜的浆水。

浆水是一种饮料,把煮熟的米饭浸泡在冷水里发酵变酸,再在倒出的浆水里加入风干的花果或是蜂蜜,是一种清甜爽口的天然冷饮。

来了古代才发现,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也别出心裁发明出了许多可口的饮食。姜菀将绿豆汤喝完,那甜丝丝的味道让她格外满足。

她搁下空碗,却发现那郎君用木匙搅着碗中的浆水,却一直没有下口。与其说是想喝些冷饮,不如说他是在借此机会放空自己。

泠泠月光落满他周身,那浸了夜色的眉眼看起来愈发孤冷。

人各有心事啊。姜菀收回目光,却见一个青衣仆从自不远处快步跑了过来,略带焦急地扫视着四周,目光最终定格在了姜菀的方向。

随着他走近,姜菀觉得他的模样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那仆从在郎君身旁站定,压低声音唤道:“阿郎,该回府了。”

他一开口说话,姜菀很快想起,正是那日在豆腐坊外遇到的那个买豆腐的人。看来,这郎君便是他主人了。

青衣仆从又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那郎君原本还有些淡漠的眼神顷刻间一凝,薄唇紧抿,微一点头。等那仆从走后,他将碗中的浆水一饮而尽,随即起身离开。

*

三日后,姜菀亲自送妹妹去学堂。

车是早早雇好的,周尧把行李搬上车,打点好车夫。姜菀等姜荔上了车坐好,这才对思菱叮嘱了一下今日开店的事宜。

“这几日的早食种类没有什么变化,因此进账不会太高,也属常事,你不必忧心。一应食物都准备好了,你只需要看着火候就好。等我送了阿荔回来,就会开始添加新种类。”

思菱点头:“我明白。小娘子放心去吧。”

因为担心思菱忙不过来,所以周尧也留在了店里。好在车夫与姜家也算熟识,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姜菀便放心地带着姜荔坐上了车往长乐坊去了。

到了松竹学堂门前,早有苏家的下人候在那里。帮着姜菀卸下了行李。姜菀道了谢,又向他们出示了入学的证明。

一路上姜荔都没怎么说话,姜菀起初以为她是困倦了。然而等到要带她进学堂时,姜荔却忽然紧紧拽住了她的袖子,身子钉在原地一动不动。

“怎么了?”姜菀半蹲着身子,和妹妹平视着。

姜荔小声道:“阿姐,我从今日起就不能回家了吗?”

“十日后阿姐就来接你回家了,好不好?”姜菀耐心哄着。

“为什么不能让夫子到家中来?从前阿姐都是这样念书的啊。”姜荔委屈地扁嘴。

姜菀柔声道:“阿荔,阿爹阿娘故去后,家中清贫。而请夫子上门需要不少银钱,阿姐实在拿不出,只能把你送到这学堂来。”

姜荔咬着嘴唇,模样分明还是依依不舍的,却吸着鼻子开口道:“阿姐,我明白了。”

“姜娘子?”熟悉的声音传来,姜菀抬头,看到苏颐宁含笑的脸。

苏颐宁看了看姜荔,了然一笑,说道:“姜娘子请放心,我会宽慰这位小娘子的。”她说着,向姜荔伸出手,柔声道:“同夫子进去好不好?”

姜荔犹疑着,悄悄看向阿姐。

姜菀道:“阿荔,当初你亲口答应了阿姐要好好念书进学,你会做到的,对吗?”

看着阿姐恳切的目光和苏颐宁温和的笑,姜荔攥着姜菀衣角的手松了松,终于点点头,跟着苏颐宁的侍女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学堂。

姜菀看着妹妹走远,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向苏颐宁歉意一笑:“给苏娘子添麻烦了。”

苏颐宁摇头:“姜娘子言重了,许多孩子第一日离家来学堂都会如此。姜娘子请放心,阿荔在松竹学堂会一切顺遂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苏颐宁便告辞返回了学堂。

*

姜菀回到店里时,早食的第一波高峰已经过去了,店里只有寥寥几人。早间有思菱和周尧维系,还算顺利,没出什么岔子。

她粗略看了看今日的账单,进账果然如自己所料,并不多。

等到食客散去,早食也售卖得差不多了。姜菀闭上店门,将方才回来路上买的菜拎去了后院。

天渐渐热了,阳光也愈加灼人。

她搬了一个小凳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坐好,将买的新鲜豆角一根根择好,掐去头尾,再浸泡进水里。

蛋黄趴在原地,昏昏欲睡。

周尧负责在厨房把碗筷洗涮干净,把桌椅和灶台的油渍抹去。思菱便来了姜菀身边帮忙。

“今日送三娘子去上学,还顺利吗?”思菱问道。

姜菀点头:“虽然阿荔闹了点脾气,但最后还是听话地去了。”

思菱道:“三娘子长这么大从未离开过家,不习惯也是正常的,好在十日后就可以回来了。”她说着话,手上动作也没停:“说起来,十日后,兰桥灯会也快开始了,一定很热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