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称帝(41)

作者:辛宸 阅读记录

楚逸正好端着一瓦罐鸡走进来,立刻走到首桌放下,拉着孟兴远坐下,有些兴奋地说道:“孟院长你先来尝尝——这是用我们下午晒出的盐做的盐焗鸡,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盐焗鸡?”孟兴远刚刚坐定,定睛一看,差点把眼珠子瞪了出来,指着面前的那盘用纸包着几乎埋在粗盐堆里的鸡,手都有些抖了,“你……你们这是用了多少盐啊?!简直浪费!败家!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院长息怒!”楚逸没想到他竟如此激动,急忙跟他解释道:“这些盐都是下午我们做实验时晒出来,明天还会出一批,正好有赶海的渔民回来,九哥就买了些海货和肥鸡回来,让大家尝尝我们自己晒制的盐味道如何。这些做盐焗鸡的盐还可以用来腌制腊肉之类的,不会被浪费掉的。”

说着,他便将整只鸡从瓦罐里取出来,打开包着鸡的油纸,香味一下子散了出来,引得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孟兴远看了眼瓦罐里剩下的半罐盐,仍有些心疼,“这半罐子盐,都够寻常百姓家半年之用,你们就用来做只鸡,着实有些浪费……以后切不可如此了!”

楚逸嘿嘿一笑,说道:“孟院长,等明日你见了我们开出的盐田,就知道,以后这盐咱们是肯定缺不的。今天可不止有盐焗鸡,还有盐焗虾,盐烤鱼……”

“别说了,叫大家上菜吃饭吧!”孟兴远闻着那鸡肉的香味,看到黄澄澄的鸡皮下白皙细嫩的鸡肉,很是干脆地一挥手,就算心疼,这些个败家子已经败了,他就先犒劳一下自己的五脏庙吧。

“好咧!”楚逸先撕了条鸡腿放在孟兴远面前的盘子里,“院长你先吃,等下还有不少菜呢,都是九哥指点厨子做的海鲜。”

“哦?他居然还会做菜?”孟兴远很是意外,虽说早知道耿九尘出身低微,可如今怎么说也是义军首脑,统帅之人,竟然还能放下身段,不顾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亲自指点人做菜,说不定还动手了,这等“平易近人”的作风,或许也是他吸引得楚逸和燕西昭等人死心塌地追随他的原因吧。

说曹操曹操到,桌上的菜还没上齐,门外就传来了燕西昭的声音。

“好香!这是给我准备的接风宴吗?嘿嘿——”

楚逸立刻扯下另一只鸡腿,塞进了自己嘴里,招呼着大家,“赶紧吃赶紧吃,不用等九哥,再不吃燕西昭来了就抢不到了!”

孟兴远不由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你不是说管够吗?”

燕西昭冲进来看到上座的楚逸和孟兴远,先是一怔,立刻左右看看,吸溜一下了鼻子,问道:“九哥呢?十一郎,你怎么不等九哥和我就开吃了啊……这位是孟院长吧?我是燕西昭。你叫我西昭就行。”

“燕西昭?平南侯?”孟兴远狐疑地看着他,着实无法将这个娃娃脸的大个子,跟那个传闻中暴虐荒淫的平南侯联系在一起,都说是耿九尘收服了燕西昭,难不成不光是收服了人,连人都给换了一个?

燕西昭点点头,又有些遗憾地摸摸自己的下巴和面颊,说道:“可惜了我那把胡子,现在这样还真是不习惯,太不够威猛了!”说话间,毫不客气地擦了把手就扯了块鸡翅膀,刚咬了一口就两眼放光,惊艳地叫了起来,“这鸡味道真不错,十一郎,这厨子可千万留下了,以后每天给我做只鸡吃!”

“你就想得美吧!”楚逸不屑地白了他一眼,“这是九哥教厨子做的盐焗鸡,你想吃,自己找九哥去要啊!”

“要什么?”耿九尘正好从厨房那边过来,带着几人,每人手里都端着个足有三尺见方的大案板,上面堆着小山般的海货,什么大虾螃蟹,海螺海蛎子,蛏子,海星海虹,扇贝花蛤文蛤等等,看得众人都目瞪口呆。

“这……这是什么吃法?”

耿九尘笑道:“这个啊,就叫海鲜总汇吧,什么都有,大家喜欢蘸料的就蘸料吃,喜欢吃原味的可用直接吃,都是今天的鲜货,原汁原味就非常鲜美。等会还有烤鱼,留着点肚子哦!”

众人轰然应诺,已经顾不得多说,干脆利落地上手,开始大吃大嚼。

这一吃就停不下手来,厨房那边还烤着鱼蒸着馒头,等这些饭菜端上来时,桌上你堆成小山一般的海鲜都被一扫而空,这些平日里饭量都不小的汉子们几乎吃出了一座贝壳山来。

就连平时注意养生的孟兴远都忍不住赞叹今日的海鲜美味,只是忍不住又劝了耿九尘几句,“虽说这盐是你们今日制出来的,可也得省着点用,切莫如此铺张浪费啊!”

耿九尘笑道:“民以食为天,我今日就是让大家尝尝,以后我们要靠海吃海,这些东西,不光能填饱我们的肚子,还能救活无数灾民。孟院长,你说,凭这些,能不能再吸引些人来?”

孟兴远恍然大悟,一拍桌子,“能!必须能!”

“就是那盐焗鸡,再给老夫来一只!”

第三十七章 人心易动

密州的百姓,原以为兵祸来临,这日子马上就没法过了,可寻常人家又无路可逃,正惴惴不安等待厄运降临,却不想很快听到街头锣响,有人宣读新军的公告,声称平天军绝不扰民,一应商铺照旧经营,无需担心苛捐杂税。

开始还有些人不相信,结果就有士兵开始敲商铺的门,其他人躲在门后和窗口战战兢兢地看着粮店和布店的门被敲开,原以为会被抢的一干二净,结果没多一会儿,却见那些军爷推着大车小车的货物出来,当着满街人的面,用银子支付了货款。

这还是密州城里的人,第一次看到军爷们买东西给钱的。

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密州在北燕的管制下,犹如奴隶一般,动辄打骂,若有反抗,则格杀勿论。燕人在这里是上等人,而原本的大安人,则是最低贱的平民和奴隶,日夜辛劳,也只能勉强维持活着。

若不是故土难离,无处可去,外面到处是兵祸流民,他们也不会一直困在这里。

其实来来去去的兵很多,安军来过,燕军来过,流民来过,义军也来过,可无论是哪一路人马,进城后都是大肆搜掠一番,能不能守住城不要紧,反正不能亏了他们进城这一遭。

而这,还是第一支进城后不声不响,不抢不杀,只抄了官衙和几个大燕官员的府邸,其他的平民和商户人家连碰都没碰,今日居然还真的上门“买”东西,而不是白吃白拿。

这种好事,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错过了岂非可惜?

旁边酱铺的人小心地探出头来,问道:“军爷,我家还有些酱,你们要不要啊?”

“要啊!”带队的正是柳南,他们斥候小队的进程之后,就负责各处搜集情报打探消息,他得了命令,就带人出来买货,他有生以来也是第一次能如此放开了买货不带考虑荷包的,买买买的格外开心,一听还有酱料,干脆冲着满街大门紧闭的商铺喊道:“营中尚需各种食物,有愿意卖的赶紧开门,我买完可就走人了啊!”

“有有有!”隔壁立刻有人响应。

“军爷,豆油要吗?”

“要!”

“烧酒要吗?”

“要!”

“布要吗?”

“要……这种的不大行,我们那缺裁缝,都是大老爷们的不会做衣裳,听将军说,准备统一买了布料后找一家定做军服。这种事我可做不了主,要不你们等明天开张口看看告示,说不定就出来章程了,到时候你们卖也不迟!”

“还要出告示啊?”

“那是,我们将军说了,买卖要公平公正,军服这种大笔的买卖,就得跟正经商人合作,可不能随便图便宜买些不经用的,那可都是关系到我们兄弟性命的玩意儿,马虎不得呢!”

“你们将军是哪的人啊,这般厉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