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17)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小陈氏眼不瞎,这个家里除了何氏以外,其他两个嫂子暂时瞧着都不错。她虽然和陈氏是一个村里出来的,内心亲近些,可陈氏这个人有些冷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孩子的原因,在家里话不多,和她搭话也多是“嗯嗯啊啊”两句,不像王氏更热心些。

她乐得和王氏一伙,笑眯眯的应了,“多谢大嫂,回头带我各处认认人。”

何氏听出王氏的不乐意,讪讪的笑了笑,“那行,那我就和三弟妹一伙。”

陈氏笑笑 ,没说话。

既然还在一处吃饭,粮食暂时就不分了。沈婆子心里惦记着去平山上香,再求支签问问凶吉,所以当天安排好家里的事,一个人挎着篮子往关山寺去。

中午的时候,川贝母就买回来了,可没人知道这要怎么煮水。沈华虽然瞧不上老二家两口子,但孩子无辜,她还是把熬药的活接了过来。

春文主动去摘枇杷叶,沈华交代了需要老叶,回来后,她想找把刷子都没有,因为枇杷叶上的软毛是必须去掉的,不然会加重咳嗽。

因为没有找到刷子,沈华就用刀慢慢的把有软毛的那层叶面削掉,这是个费时费力的活。

王氏带着春溪去河边刷碗,沈华又不想喊旁人帮忙,所以沈老三过来厨房喝水的时候就看见她一手压着叶子,一手拿着厨刀横切,怎么看怎么惊恐。

吓得他三步并两步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刀,问:“要咋弄?”

“三叔,不能有毛。”

沈成安看了她一眼,找出一块沙面的石头来,在上面磨了几下,交给她。沈华从他眼里赤。裸裸的看到了鄙视,她哪里知道还有这种工具啊。

沈成安笑着继续去干活,临走还摸了摸沈华的小脑袋,沈华感慨:难怪春溪喜欢沈老三,这种干实事话又少心还善的男人,确实不错。

沈华其实也不知道枇杷膏怎么熬,但她熬过辣椒酱,想来应该差别不大。她将枇杷叶剁碎,在锅里放点水,小火熬出汁来,等叶子熬烂的时候,用纱布将杂质滤出来,浆留下。然后把浆倒进锅里继续熬,放入川贝母,想了想,又去把榨菜没用上的糖倒进去,然后慢慢搅拌。

王氏刷碗回来,看见小闺女一会儿站在凳子上在大锅里搅拌,一会儿跑去灶膛后面加柴,忙得团团转,家里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帮手,心里头不痛快,脸上就带了出来。

见状,沈华解释道:“娘,是我没喊人帮忙,她们不晓得我弄。”

王氏坐在灶膛后“嗯”了一声,心里却不这么想,这么大味,她在院子外都能闻到,别人不帮忙也就罢了,药可是给大武用的,何氏竟然也好意思丢开手。

枇杷液一直熬了三四个小时才出膏,沈华搅的胳膊都要断了,也有点后悔自己逞强。她用筷子蘸了点尝了尝,只能用难吃来形容,因为糖放的不够,又没有蜜,可想而知,不可能好吃。

王氏喊来春溪,让她把熬好的枇杷膏送去给何氏,沈华跟在后面说:“大姐,一日两次,一次一勺。”

春溪回来的时候说:“娘,二婶让我替她道谢呢,说她下午想出来帮手来着,但实在闻不得这个味,一闻就想吐,还说多谢花儿,若是大武好了,去关山寺给花儿立长生位。娘,啥是长生位?”

听了春溪的话,王氏依旧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解释说:“长生位就是为自己的恩人或者长辈求的祈福牌位,供奉在菩萨脚下的。”

春溪了然的点头,“那二婶可是要给花儿立的,不是花儿,大武哪能吃上药。”

春山也说:“可不是么。”

真立了再说吧,王氏瞧瞧窗户外的天色,“大武好了就好,走,出去吃饭。”

晚饭沈婆子回来的时候脸上是挂着笑的,大伙瞧着心里也暗暗高兴,这是求着好签了?

何氏知道沈婆子是为了大武去的,忙拉着她的胳膊问:“娘,菩萨咋说的?”

沈婆子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老和尚说,无须担心,说咱家有有福之人,会逢凶化吉。”这话可跟几年前说的一样,她不信老和尚还能认出她来,必定是她家成才真有福气,不然咋能那么巧,别的啥都不说,就说她家有有福之人。

何氏拍拍胸脯,朝着供桌拜了拜,“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刷微博,看到一个神吐槽,抗日剧里女的被强,奸时或者后,都会从腰间或裤。裆里掏出一颗地雷。。。。【砰【三角裤头炸飞了【再看到你们扔过来的地雷简直不忍直视

阳下的向日葵、加倍灿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12 20:13:07

snow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1-12 21:01:59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