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46)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紧赶慢赶终于赶出来了,祝单身狗们快乐哈。。。【哈哈哈~

这里过去,我就会加快花姑娘的成长了,莫急莫急~~~

第74章 2.14.1

王氏是和家里吵架出来的, 好几天都没缓过劲来,连绣件都没去县里卖,估计也是不想对上沈成才。加上心里担忧着那笔钱, 就怕沈婆子来要, 吃饭都愁着一张脸。

“娘, 吃饭最大, 你总苦着脸干啥?”春溪一边收碗筷,一边撅着嘴说。

“唉……花儿拿出几百两, 让人不惦记都难。”花儿暂时用钱拿住了婆婆和大姑子,如果钱真是她们的倒罢了,再不济,花钱买平安,她愿意把钱全给大姑子, 只求她别打小河的主意。

春溪不高兴的嚷嚷:“谁来也不给,凭啥给她们。”说完也有点担忧, 拉着沈华发愁的问,“花儿,那可是夏大哥的钱,阿奶要是来要咋办啊?”

能怎么办, 没有人权, 三从四德的时代,沈华笑笑,说:“事情已经过了,阿奶如果来要, 就实话实说, 这是夏大哥的钱。难道她还能算旧账,再把小河过继给大姑?当时话顶话, 已经闹的收不住场子,一旦过了那个劲,事情就过了,再加上,阿爷已经发话,阿奶和大姑肯定不敢再动这个心思。放心吧,没事的。”

沈华其实觉得沈婆子应该不会来,脸皮真有那么厚啊。

事实证明王氏的担忧没错,只是来要钱的换了一个人。

沈成才来的时候是抱着几分怀疑态度的,说媳妇赚了几两银子,还有可信度,几百两,说书吗?

可是老娘和大姐说的信誓旦旦,由不得他不信。

王氏和沈成才面对面坐着,外面有几人在挖土建地窖,干的热火朝天的,沈华和春溪在外面看着,把屋子就给夫妻俩说话。

“咋回事?听娘的口气,你和她顶嘴了?”沈成才环视了一圈,屋内依旧是之前的简陋模样。

“嗯,娘没给你说是为啥?”王氏垂了脸。

“说是你和二弟妹因为咸菜的事吵起来了,这事不是早前就说好了,那咸菜赚不了几个钱,给老二就给老二呗,何必为了这些个小事惹爹娘不高兴。”沈成才了解自己娘,肯定是气的狠了,不然不会特特的找到书院来,所以,对着王氏说话,就带了几分埋怨。

王氏抬眼看他,想要确定对方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故意避重就轻,但想到,小河也是他儿子,虽然平日里父子关系淡泊,但过继的事,想来应该是真的不知道。

她缓了缓脸色,故意云淡风轻的说:“我哪是这般小气的人,

咱们欠弟弟弟妹的,哪是一个买卖能还清的。爹娘也并不是为这事生气,主要还是因为大姐想要过继春河的事,春河这孩子虽不出众,那也是我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日后若是知道了,不恨死咱们啊,咱家又不是养不起的人家。外人说起来,孩子爹还是秀才,日后说不定当大官,若是让人知晓,大官的小儿子过继给人,叫人咋想?这事我不信爹娘心里没数,可还是应了大姐……我是做大嫂的,那个时候大姐已经出嫁,成梅成康都还小,两个人说是我带大的也不为过,可那天那么大的事儿,没有一个帮着我说话。要不是花儿把夏秀才留下建地窖的钱拿出来,不但春河要被大姐抢了去,娘还要……还要休了我……”王氏原本半真半假的和沈成才诉苦,诉着诉着眼泪又流出来,最后说不下去,低声抽泣起来。

沈成才越听眉头越紧,过继?!这事他娘半句都未提,这些日子先生还夸他大有进步,秋闱有望,若是真像媳妇说的,小儿子过继出去,名声绝不好听。

知道内情的人是说自家大姐,外人怎么传可就说不准了。

沈成才站起身,在屋子里转了几转,心里有了定论,“这个事我亲自回去找娘说,但你再如何也是为人媳妇的,顶撞爹娘,就是休了你也不为过。这次的事儿我替你回去给爹娘赔不是,但若有下次,我也护不住你。现在你给我说说那几百两银子是咋回事!”

王氏早在心中想好了说辞,抹了抹泪,不急不慌的说:“能咋回事,咱家要是有几百两银子,我能让大山没钱医治,我能不给孩子买好吃的。这钱是人夏秀才的,他要出远门,他一个半大的少年,钱财哪能全都带在身上,便托我给他收着。那天被逼的实在无方了,才拿出来唬人的。”

沈成才默默的点头,这么说倒也不无可能,他听着外面的声响又问,“外面又是咋回事,夏秀才出远门,你咋好擅自动人家的屋子?”

王氏一一交代着:“夏秀才一共给了两百二十两,说两百两银票帮他收着,另外二十两请人挖个地窖,多余的钱屯些粮食存着,主家的话我哪敢不听,也不是啥难事,便应了。”王氏瞅着沈成才的神色,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上次不是说在春绣坊接了活吗,差不多快绣完了,到时候我去县里找你去,掌柜的说了,最少也能给我一百文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