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5)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大人比孩子想的多,如果鱼篓子好使,那到时候家里便多一个进项。因为是午饭时间,没什么人在外面晃荡,趁着没人注意把鱼篓子拎回家去。

沈老头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研究,最终还是没弄明白那么小的口,鱼怎么就碰巧进去了还出不来。

“大山啊,这是谁想的主意?”

“是花儿琢磨的。”

沈老头挑了挑眉,最终归结于孩子的碰巧之作,不然还能怎么解释呢?

很显然,有这想法的不止沈老头一个,沈婆子在看过这个不像样的鱼篓子后,也嫌弃的直撇嘴:“这也能捉着鱼,还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老三啊,饭后你去后山砍点竹子回来,我来编几个试试。”

中午饭依旧是一碗豆酱,清炒白菜,稀米粥配窝头,唯一不同的是,桌子中间放着一盘红烧鱼。

沈成安吃完放下碗筷说:“娘,我去砍竹子了。”

“娘,我跟三哥一起去。”沈成康快速将剩下的粥倒进嘴里,又拿了一个窝头在手上,主动跑到后屋去拿斧头。如果真能捉到鱼,卖十条总能留一条自家吃吃吧。

沈成才一上午都在读书,见二弟三弟急着去砍竹子,便问道:“娘,家里要竹子干啥?”

沈婆子指着鱼说:“春溪他们几个捣腾出一个鱼篓子能套住鱼,我就想多做几个,要是真能行,刨去税,也多一个进项。”

沈成才看了一眼连鱼汁都刮干净的空盘子,有点惊讶,他还以为这是他娘花钱买的,“娘,这么说,早上吃的鱼也是春溪他们用那鱼篓子套住的?”

“是哎,昨儿几个孩子大半夜的不睡觉偷溜出去下的套子,我原本以为是赶巧,哪晓得今天中午又有一条。这可就不是运气了,说不定那鱼篓子真管用。”沈婆子也越说越高兴,一点没有注意到沈华几个孩子难看的脸色。

沈华和春溪对视了一眼,同时放下筷子,两人到东屋一看,王氏正将窝头撕碎了泡进鱼汤里,小口小口的喝着。

看来是王氏的脸肿着,不方便吃鱼肉吐鱼刺,想到这里,沈华也就不再计较沈婆子把鱼给沈成才吃了,真要这么事事计较,日子也没法过下去。

两个壮劳力干活就是快,大约半个时辰沈老二和沈老三就扛着十根竹子回来了。

专业人士动手就和小孩子们胡闹不一样,家里的竹篮,竹扁,竹篾子,簸箕,筲箕这些生活小件都是出自沈婆子的手。乡下人大多都会些手艺活,因为山上竹子多又不用花钱,唯一的差距就是手艺好坏罢了。

沈婆子在编的时候沈华在旁边看着,一直忍着未出声。但是鱼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收口处一定要有倒刺,她拿起自己和春溪编的那个简易鱼筌说:“大姐,你说鱼出不来是不是因为这些柳条头啊?”

春溪接过手来研究:“我也觉着可能是因为这些歪歪斜斜的柳条头,不然为啥不知道游出来呢?肯定是游进去的时候顺畅,出来的时候柳条头戳着了,鱼就被吓走了,这才一直找不到出口。”

沈华赞赏的点点头,这个小姑娘脑子确实很灵活,不吝啬的赞扬道:“大姐最是聪明。”

沈婆子听了停下手里的活,抬眼看着春溪手里乱无章法的鱼篓子,又看了眼自己的,想了想伸手说:“春溪,把鱼篓子拿来我再瞧瞧。”

春溪递过去顺势说:“阿奶,你收口的时候也往里弄点竹枝戳着,这样鱼就出不来了。我们多做几个,沿着河下套,一晚上说不定能有好多鱼。可以拿一大半去镇上卖,一小半留着自个吃。”

“对!鱼汤好喝!”春武也站在旁边帮腔。

沈婆子摸了摸春武的脑袋,不禁笑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想着卖钱想着吃啊。行,若是真能套着鱼,天天给你们喝鱼汤都行!”

“太好了,娘,你也来编。”春武高兴的拍起手,想让何氏也去编鱼筌。

这个她还真不会,何氏不好意思的说:“大武,这个娘不会啊,你爹会,让他编。”

春武又去缠他爹。

会编东西的人看别人编东西时就会手痒,沈老头默不作声的拿起竹条开始动手,老二老三见状也上手帮忙。

在大家都围在院子里看几人编鱼筌的时候,沈华悄悄摸到厨房,将鸡蛋放进灶台中间烧水的汤罐里。农户垒的灶台都是两口锅,中间再一个坑用来装水,这样烧菜烧饭的时候就顺带烧水,不用额外浪费柴火。

冬天水凉的快,这时候水已经没温度了,沈华出了厨房跑去东屋,一进门就皱起鼻子吸了吸。

王氏看在眼里知道屋里有血腥味,“花儿,让你姐给娘弄点水来。”

沈华一边出屋子一边喊:“娘,你是要冷水还是热水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