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53)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应该……是吧。”

春溪像是发现了了不得的事情,神秘兮兮的贴到沈华耳边说:“你瞧这黄瓜腌过以后完全看不出是黄瓜了,草腰子也是,咱就腌这些瞧不出原样的,这样别想学也学不去。”

沈华眨巴了两下眼,小姑娘很聪明嘛,“走,跟娘说去。”

“跟我说啥?”王氏端着一大碗面条从厨房里出来,对春溪说,“去拿碗筷。”

春溪心里念着刚才的想法,一刻都不愿意耽误的粘到王氏跟前,“娘,我先给你说个事……”

沈华笑着拐去厨房拿碗筷,等她进屋,两人已经说完,正琢磨着还有那些菜能用来腌,还能不被人看出原样来。

沈华一下子想到宝塔菜,可如果就这么张口问,又有些突兀,况且现在不是宝塔菜的季节,秋季才有。

王氏见沈华端着碗筷,忙接过来,笑道:“哎呦,哪能让小寿星干活呢,今儿你最大,娘给你做了鸡蛋面。”

生日?

王氏瞧小闺女有些发愣,好笑的说:“今儿是六月十五,你可真会选日子,选了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娘做月子的时候遭了不少罪……”

六月十五吗?

沈华神情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现代,每年她生日的时候,她老妈也会说同样的话,居然同一天生日吗?

到了晚上,春山下学,给沈华带回来一个素白小荷包,上面绣着一朵梅花,春溪放在手里翻来翻去的看,“大哥,你咋有钱买的?”

春山笑着说:“镇东不是有一家在起屋子吗,我今天去帮着搬砖了,两百块砖一文钱。”

一个这样的荷包三四文钱,那就是说春山至少搬了六百块砖,沈华突然觉得喉咙口堵的慌,她吸了吸鼻子,眼圈泛红,跑过去抱住春山,将脸埋在他胸口说:“大哥,你最好了。”沈华感动的心头暖烘烘的,这和爸妈包括王氏记得她的生日,给她买礼物的感觉完全不同,或许是因为对方是孩子,这样纯纯的心意更让她觉得难得。

春溪半跪着把荷包系在沈华的裹裙外面,“真好看!”

春河也点头,“好看。”

第二天,春山的两条胳膊就跟废了似得,完全使不上劲,抬不起来。王氏一边给他轻捏一边数落他,“你要给花儿买礼,不能给娘说嘛,非要逞能去搬砖,就是壮年汉子搬一天也吃不消,你才多大的孩子,钱哪是这般好赚的。今儿就别去学堂了,在家歇一天。”

春溪看着他促狭的笑,“大哥跟爹一样,是读书人,哪里干得了重活。”

几人正说笑着,院子有人敲门,来人是秦寡妇。

“秦嫂子,你咋来了?”王氏笑盈盈的把人迎进来。

“这半年攒了些布,我拉到镇上来卖,顺路瞧瞧你。”秦寡妇打量着小院子,拾掇的干净清爽,篱笆上粉色白色的爬藤小野花开的繁繁茂茂,院子东角有一棵上了年头的枇杷树,树下是堆成一堆的各色石头子,“还是你会收拾,这小院子瞧着就让人舒心。”

王氏谦和的笑说,“哪是我收拾的,原本住这的主家就是个讲究人,”她一手牵过站在秦寡妇后面的高林,“这是林子啊,个头长得可真快,呦,还不好意思了。”

高林略带羞涩的咧了咧嘴角,将手上带的礼递过去,“王婶子好。”

是两条鱼还有些蔬菜。

“咋还带东西来!拎回去,林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王氏坚决不肯收。

秦寡妇恼了说:“哪有东西拎上门还拎回去的,你这不是让我被人笑话,不过是些自家种的,不值钱。鱼也是林子下河捞的,一到热天,他就巴不得住在水里,还是你家春山好,读书练字好!”

王氏推让不过,只好接过来交到春溪手上,“孩子都是别家的好,要不,咱俩换换,看你舍得不。”

说到换孩子,秦寡妇脸上的笑淡了些,瞅着王氏欲言又止的,王氏让秦寡妇坐了,倒了水,还翻出一个油纸包来,递给高林。

秦寡妇让儿子接了,说:“你们去院里玩去,我和你们娘说两句话。”

待孩子全出去,秦寡妇三言两语把事情说给何氏听,大概意思就是村里的人知道王氏要回去起屋子,传她的钱来的不正派。王氏先是一愣,后又释然了,连她丈夫都不相信她,村里那些成天没事做的妇人会说啥,想都能想的到,这些事在她搬来镇上住的时候就预料到了。

王氏苦笑着,无奈的说:“秦嫂子,我也不瞒你,我就是怕村里有人说闲话,才要回去的,其实几个孩子都不乐意回去。我就想着,在村里赚再多钱,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总不会再冤枉了我去,只是这话我不好和孩子说,才拖了又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