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59)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这时候的砖只有青砖,沈华瞧着整个窑场冷冷清清,并没有多少工人,烟囱也没冒烟,可见是熄了火了。她虽然不懂窑场的运作,但不知在哪听说过,窑火点了以后就不能轻易熄灭。

走在前面的窑老板还在自夸他的砖多好多结实,直到看到一大片青砖地,停下来问,“文叔兄弟,不知需要多少砖啊?”

这个沈成才来之前算过,主屋,堂屋,耳房,粮仓,厨房,小一点,大概需要两万五千块砖。他刚要开口,王氏在后面拉了拉他,轻声说:“多买些,把地也用砖铺上,回头天热,草席子一铺,咱就睡地上。”

沈成才将王氏拉到一边商量,“三万?”

王氏悄悄把包银子的帕子拿出来,沈成才摸着有四个银锭子,那就是二十两,除了砖还得买瓦,“四万?”

按照市价,四万块砖头得十六两银子,本来她只打算要三万五千块的,这会不是说能便宜吗,那屋子就起的宽敞些,加上瓦,二十两银子应该够了。

沈成才在心里快速的算着帐,也觉得差不多,便走过去对窑老板说:“大约需要四万块砖,还需要些瓦,您给算算,得多少银子?”

两个陪同来的一听这个数目,看沈成才的目光都变了,又是一顿夸赞,什么大屋子,什么豪气,什么前途无限,听得沈华背过身去,离远了两步。

“少伯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朋友之间就不说那些虚的了,二十二两银子,我可是一分钱都不赚你的,图的就是你升官发财了以后多照顾照顾我的生意!”窑老板笑的十分真诚。

沈成才脸色有一瞬间的难堪,随之尴尬起来,他还没说话,那两个人一个说:“这个价钱公道,子长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回头我请客,一起去喝一杯,文叔也来。”

另一个说:“哪能一分钱不赚啊,子长这般客气,我以后都不好意思再介绍朋友过来。”

沈华在心中冷笑,当真以为她们是无知妇孺,啥都不懂就来买东西了?

王氏脸上也不好看,钱罐子里是还有一贯钱左右,是前些日子卖乳黄瓜的钱,拿钱得留着回去买木材,付长工的。

沈成才有些下不来台,“钱在内子那收着呢,我去取。”待走过来,瞧见王氏拉着一张脸,心里也不高兴,沉着声说,“还差二两,钱够吗?若是不够,就少买些砖就是了。”

王氏和沈华同时抬头看他,沈成才有些恼了,动了气,“你是想让我在同窗面前丢人吗?”

如果可以,沈华真是想啐他一脸,拿钱买面子,多大脸啊。她紧紧抿着唇,生怕一个憋不住开口怼他。

王氏缓了缓脸色,也不说别的,只说:“他家比市价还要贵些,咱换一家买。”其实离镇上不远处也有家窑场,只是想着县里的可能好些,屋子嘛,起了就是得住一辈子的,她就想买好点的,要早知道会如此,还不如在镇上买了算了,王氏此刻也有些后悔。

王氏的声音没有刻意的压低,场面瞬间尴尬起来。

沈成才不同意,转身就要去说,少买些砖。

王氏忍了几忍,她这钱虽然来得容易,但也是她没日没夜绣出来的,不说眼睛,天天这么坐着,晚上躺到炕上都不能躺平了,酸胀的很。

沈华瞧着王氏的手紧紧攥着包银子的帕子,莫名有些心疼,她突然伸手拽住沈成才的袖子,木着脸问:“爹,阿爷如果知道砖头买少了,骂娘怎么办啊?”

说着也不顾沈成才惊诧的脸色,又对王氏说:“娘,在家不是算好了吗,怎么银子不够呢,是不是算错了,我们回去重算一回,算好了再来。”

沈成才脸阴沉沉的,严厉的训道:“懂不懂规矩,大人家的事有你说话的份?”

沈华不管他,对窑老板说:“这位伯伯,我们就二十两,您卖吗?”如果不是为了王氏,她根本都不愿意跟这样的商人买东西。

陪同的两人听到前面就已经发觉不妥,他们两个就是县里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哪里知道砖瓦的市价是多少。不过听着几万块砖加上瓦才二十二两银子,觉着挺便宜的,心里还高兴对方给他们脸面,这时才知道,不仅没给面子,还比外面的市价贵,这还了得。

字少伯的当场就要发作起来,被子厚眼神制止住,这时候闹起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他拍了拍窑老板的胳膊说:“子长,二十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了,若是能卖就卖了吧,还有下回买卖呢。”

窑老板早后悔了,原以为来的是和这两人一样的蠢货,没想到居然是个精明的。有人给他递台阶,他求之不得,故作懊恼的说:“贤弟这是打我脸了!瞧瞧我,年纪大了,帐都算错,我刚才听着还觉着奇怪,明明按着便宜的算,咋还能比市价贵了。再一算,原是我算错了,该死该死,还望文叔原谅,人啊,不能不服老啊……对了,一共十九两八钱银子,这回肯定不会算错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