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73)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夏凉川看了她一眼,清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这里是水路要塞,易攻难守,你早作准备。”

宋清池瞪了夏凉川一眼,恐吓沈华道:“他吓唬你呢,你可别出去乱说,被官府知道了,要拉你去坐牢的。”

“呵呵……”沈华像看白痴一样看他,再一次换了话题,“地道战,解决了光和气问题,就能长期住人。如果用来防钻,每隔一段就挖上一个掩体,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当关,万夫莫开,进进不得,出出不得。”

宋清池听得眼睛发亮,大喊一声:“说得好,你快说说光和气是怎么解决的?我瞧着你家的地窖比镇里的亮堂的多,也没瞧见油灯啊。”

沈华指着篱笆墙说:“你沿着墙根找,便能知晓。”

篱笆墙是竹子扎的,家家都是这样,没什么特别。宋清池将信将疑的弯下腰去看,果然夹在细竹枝之间的地上,隔一段就有一个冒出头的碗口粗的毛竹,他明白了,小姑娘就是用这个来透光和气的,倒是聪慧。

这个点子说难也并不难,瞧见了就觉得不过如此,宋清池想到刚才在地窖里瞧见的围着房间架接了一圈的竹道,恍然大悟的说:“那些竹子是用来接水的!”这样就不用愁下雨了,他拍拍夏凉川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川儿,四舅舅会帮你说好话的。”

夏凉川看了眼沈华,淡然的说:“那便多谢四舅舅了。”说完转过脸问沈华,“你是否打算开酱菜铺子?”

沈华皱眉,嗯了一声说:“原本是这般打算的。”

夏凉川摇摇头,“你若不愿将方子卖与我,那就在家开铺子,你做多少,我买多少,每个月我派人来取一次,如何?”

沈华虽然一直和夏凉川呛着来,但对方的善意她还是能感受到的,小屁孩就是性子别扭,心眼却不坏。

她点头应了,为防止沈家人又惹是非,她让夏凉川写了一个契约,定下由沈华负责接下来五年的买卖,吃食若有不妥,赔银万两,签字画押。

送走了夏凉川,沈华把契约交给了沈老头,让他们收着,沈婆子不妨这么一会,小孙女就擅自做主签了个买卖,她是既欢喜家里又多一个进项,又疑惑这么大的事,夏小哥咋不找他们商量,就和一个小丫头定了买卖呢?

沈华一推四五六,一问三不知,问烦了就回了一句:“做多少,买多少,他不给钱,我们就自个吃,又不亏,有什么好商量的。”

话是这么说,可沈婆子就是心里不得劲,等王氏回来的时候,她把事一说,王氏只哦了一声,把沈婆子准备了半天的话又给堵回去了。

晚上,沈老头劝她:“行了,儿女都大了,你也好享享福了,操啥心啊。”

沈婆子冷哼道:“啥时候享福,之前还有媳妇轮着做饭,现在倒好,洗衣烧饭都我来做,越活越回去了!”

沈老头笑着说:“好房子是白住的?行啦,又不是什么苦活累活,等还了债,每个月有了那二两银子,日子不就更好过了。”

沈婆子撇嘴,“二两银子,她能给我?”

沈老头继续劝,“银子不给你,给你买东西不也一个道理,前几日还给你买了布。行了,老大媳妇不错,你也别天天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知道给我买,知道给她闺女买,咋不晓得给梅子买,梅子到现在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明年可就要相看起来了。”说起这个沈婆子就一肚子唠叨。

沈老头叹了口气,商量道:“要不,把我的那块尺头拿去换了?”

沈婆子抿着嘴唇说:“你都多少年没穿新衣裳了,要换也换我的,唉……等收了玉米再说吧。”

一过立秋,就要开始秋收了,秋收是麦收之后又一个丰收季节。

除了沈老二家今年没种棉花,剩下的八亩棉花地,还有六亩黍子,两亩花生,两亩芝麻,其余的都种了玉米。

学里又放假了,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和沈成才似得万事不问的,读书再重要也不能耽误农活。沈家是二老健在,家里儿子多,媳妇又能干,所以才宠着沈成才。

这次春武也回来了,跟着春武一会回来的还有沈寄远,何氏一听沈寄远要住下,忙把两人领到前头。

“娘,这咋整啊,要不你给大嫂说说,让远少爷在这住两天?沈员外同意远少爷住咱家,是天大的面子,咱要是放着新屋不给人住,让人住老房子,给员外知道了……”何氏一面心喜沈员外看中她家春武,一面又觉得家里寒碜,给儿子丢人了。

老二媳妇的话说得有理,沈婆子做主定下,“我和你爹回去睡,把屋子空出来,你那圃子里韭菜还多不,割几把来,咱做饺子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