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78)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是谁发明的呱唧呱唧鞋,弟弟踩了一早上了,脑子里全是这个声音。。。救命啊。。。。

第90章

这时候不仅何氏慌, 沈婆子也有些慌神,秦嬷嬷急的一头大汗,她咬咬牙和沈婆子商量道:“没法子了, 只有强行开口, 大妹子要是信得过我, 我就动手了。”

沈婆子的心猛地一沉, 她也晓得孩子多半在肚子里出事了,不然不会提前一个月, 她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点点头。

“热水!”

一盆盆热水往屋里送,一盆盆血水倒出来,孩子们全都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春文揪着春溪的胳膊,颤着声问:“我娘会不会死啊?”

春溪看着院子墙角倒得血水, 脸都吓白了,可还是安慰春文:“瞎说啥啊,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快呸呸!”

春文忙呸呸吐了几口。

一直到半夜, 沈华根本不知道时间,只知道过了很久,屋里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是个小子!”秦嬷嬷松了一口气,一直挺着劲的肩膀松懈下来, 到底没砸了招牌。她先把自己满是鲜血的手臂洗干净, 换了盆水,用温热的布巾子将婴儿擦干净, 外面包上棉布,抱在怀里逗弄着,“你个小磨人精,可把嬷嬷累坏了,瞧瞧,苦了你娘了吧。”说着把孩子送到何氏旁边,“小乖乖,来吃口娘奶,以后跟娘亲。”

何氏昏昏沉沉的没什么力气,秦嬷嬷把她侧过来,给她解了衣领子,帮婴儿找到位置,听着小家伙有力的吸吮声,喜道:“哎呦,别瞧他不足日,可会吃了,保准以后是个健壮小子。”

沈婆子也笑,把婴儿的胞衣用小罐子装起来,上面用红线封了口,准备事后埋起来。紧接着跪在堂屋前,连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请秦嬷嬷出来坐一会,她去屋里用红纸封了二十个钱,想了想,又摸出十个,“秦大姐,今儿辛苦你了,多亏了你,等娃大了,让他给你磕头。”

秦嬷嬷接了喜钱,摆手笑道:“不辛苦,咱图啥,不就图个母子平安吗?这是喜事,我等着吃洗三酒。”

送走了秦嬷嬷,沈婆子瞧见孩子们居然都还没睡,赶人道:“老大家的,带孩子回去睡吧,文儿也去睡。”

二儿子不在,夜里只能沈婆子自己看着,屋里的血腥味没散去,又不能开窗,熏得沈婆子一宿没眯眼,第二天就起不来身了。

好在白天有王氏和陈氏两人帮手,睡了一夜,何氏身体好多了,已经能坐起来,只是情绪不太好,目光森冷的让人胆颤。到了晚上,何氏的娘就赶了来,知道夜里没人伺候,说帮着伺候两天。

阴阳怪气的腔调,沈婆子也忍了,儿子成亲前是她儿子,儿子成亲后就是别人的丈夫,别人的姑爷。现在二儿子服兵役去了,一家子都欠着何氏的。

何氏她娘住到孩子洗三就回去了,走时大包小包拎了不少东西,沈婆子瞧在眼里,和沈成梅说:“晓得的她是来伺候闺女的,不晓得的还以为她是出来给人帮工的。”不然咋空手来,满手回。

沈成梅正给小婴儿做帽子,天往凉了去,婴儿囟门没关,容易受风,她抬手比了比大小,回应道:“拿就拿吧,都分家了,你操那么多心干啥?”

沈婆子不冷不热的说:“我操啥心,我就是觉得老话说的对,啥样的娘生出啥样的闺女。”

秋收忙完,就要种麦子了,家里走了一个男人,就剩下沈老头和两个儿子,他们忙完了自家田里的,就去帮着把沈老二家的田种了。

这时候的蚂蚱肥肥胖胖的,正好捉来喂鸡,春溪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串,拎着往家跑,到家门口的时候,看见春文,说道:“等我喂了鸡,咱再去捉啊。”

春文扭捏着不说话,眼眶红红的,春溪牵过她的手,柔声问:“咋了?”

春文一把抱住春溪,哭着说:“早上弟弟哭,娘打他了,哭了好一会了,弟弟那么小,娘会不会把他打坏了?”

春溪一惊,大武不在家,弟弟,哪个弟弟?

才出生还没满月的小婴儿?!

春溪拉着春文去屋里找王氏,把话学了一遍,王氏皱着眉头又问了一遍,乡下妇人打孩子是常事,可才出生的谁下得去那个手啊。她瞧着春文哭红了眼,安抚道:“你娘怕是心情不好,没事,回头大娘去给她说说。”

沈华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猜测,何氏别是得了产后忧郁症吧,这病可大可小。她瞧着王氏没重视的样子,心下有些急,对春文说:“走,跟阿奶说说去。”

她们找到沈婆子的时候,她正在后院开菜地,听了春文的话也只是皱皱眉,瞧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等着,只好在裹裙上擦了擦手说:“我去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