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182)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让宝宝们破费了,二年无以为报,约个炮吧。。。。

第92章

因为人多, 男女分席,面下好了,大家入席吃饭。何氏等了半天, 见桌上不再添菜, 就一道红烧肉和一道蒸茄子, 一大盆清汤面, 一盆黑乎乎的大酱,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她娘难得上门, 就给她娘和兄弟吃这个?

王氏隐隐也有些懊悔,不该听小闺女的,功夫没少花,还捞不着好。

沈华却不管这些,难得做面条吃, 不得弄好吃点。她自己动筷子叉面,用汤勺淋了浇头, 拌一拌,先送到秦嬷嬷跟前,“秦阿奶先吃。”酱熬好后她尝了,绝对好吃!

秦嬷嬷一直听说成才家的小闺女性子乖巧, 还聪慧的紧, 六岁就识字,今儿瞧着,果真懂礼数,她欢喜的接过, 夸道:“哎呦, 我的小乖乖,你也是我接来的, 一出来我还说,这闺女皮肤白,将来是个美人胚子。”

王氏摸了摸沈华的头,笑道:“秦婶子还记得这个,小时候跟个皮猴子似得,也就这两年大了,才乖巧些。”

“哪有娃小时候不淘的,我瞧着就很好。”秦嬷嬷又夸了两句。

沈婆子招呼众人吃饭,说一会面要糊了。

何氏见她娘看她,勉强笑了笑,撑起面子说:“娘试试这种吃法,也好吃的。”说着站起身学着沈华的样子拌了一碗面送到他娘面前,心里想着,大嫂做酱菜有一手,这个拌酱真好吃也说不定。

何氏娘和何氏想到一块去了,之前就听闺女说成才媳妇得了一个酱菜方子,能卖钱!她压下心头不快,给闺女面子,笑着夹起一筷子面往嘴里送,边吃边说:“这样的吃法我还是头一回,说明日子过得好,过得好才在吃食上头变花样……别说,味儿还真不赖,这酱是花了心思了。”

得到肯定,王氏松了一口气,暗暗打量了婆婆的脸色,笑着说:“可不是花了心思吗,就想着今儿婶子来,吃点新鲜的,一早就起来熬酱,味全入进去了。”

沈婆子佯怒的说王氏:“让你作怪,还不如好好弄几个菜,让亲家婶子笑话了吧。”

这一会的功夫,隔壁桌何氏的几个兄弟已经吃了一碗,听见这边的动静,均忍不住夸道:“沈大娘,这可比菜好吃,连肉都没有面条香,大娘给说说这酱咋熬的,咱回去也这么弄。”

“一年难得吃回把回面条,是该动动心思,弄好吃些。大哥,咱家就没有这么精巧的人,天天吃来吃去都一个花样。”

何氏娘抬头骂道:“吃的都堵不住你俩的嘴!觉着好吃,让你们媳妇来学。”

何氏大哥媳妇儿凑趣说:“成才嫂子快教教我,不然我是回不去了,要被嫌弃死了。”

王氏笑着说:“成啊,一会我教教你。”

饭后大家把给孩子的礼全都拿出来,沈成梅送了一套老虎鞋帽,大小正合适,小娃子戴着可招人稀罕,何氏把小姑子狠夸了一顿。

王氏送的是一个细银镯子,虽然小,也值两百个钱,她还留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等老四的孩子百天送。

陈氏没买东西,用红纸封了五十文钱,小陈氏也是如此,她刚出月子,没来得及筹备礼,妯娌两个一合计,就约了直接给钱。

剩下的就是何氏兄弟带来的礼,没一样比得过王氏的银镯子,何氏娘觉得自个被下了面子,强笑着说沈家光景越来越好了。

沈婆子抱着孩子笑,让何氏陪着说话,她帮着带孩子。何氏就带着娘和兄弟回了后头,何氏嫂子没跟去,说要留下来学熬面酱。

面酱好吃自然是因为里面的料足,有肉有虾的,能不好吃吗?沈华倒不怕她学了去,这个酱只适合偶尔做做,庄户人家平常是舍不得这么吃的。

雪下到下午的时候路上已经有积雪,何氏娘怕路上不好走,只待了一会就回去了。下午小春明在沈华屋里玩,王氏把炕烧的热热的,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受了风,有些拉肚子,一下午沈华进进出出的端水倒水给他洗屁股,估计忽冷忽热,到了夜里便烧了起来。

王氏忙给她煮姜茶喝,外头刮风下雪的,去请胡大夫也不合适,沈华倒是配合,一碗碗的喝下去,希望能发汗。

可能是寒凉受足了,她不但没出汗,反倒觉得身上越来越烫,昏昏沉沉的只想睡觉。

春溪被她吓坏了,一下子想到大年时花儿病的快死的样子,急的直掉眼泪,想到大武生病时花儿弄的方子,也不管对不对症,偷摸的跑到王氏屋里,裹了一件她的大袄子,在钱罐里摸了银子,连夜往镇上去了。

春山和春河也被惊动起来,王氏赶春山去睡觉,明儿还要读书,春河却死活不肯走,这段时间他天天跟着二姐,二姐虽然不乐意陪他玩,但是弄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给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