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203)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最后还是沈成才听不下去,打断道,“娘,咱这说事呢,你干啥呢?要我说,去镇上也行,镇上死了跑了的,屋子空下来,咱

先住进去。等世道太平了,咱再考虑别的,是回来,还是就在镇上过活到时候再说。爹,你看这样行不?”

沈成梅从刚才就想说话,见沈老头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急切的说:“咋不行啊,天天下雨,地里的黍子眼见就不成了,留在这和去镇上能有啥区别?咱用花儿那个法子能逮着东西,在哪不能换粮使?”她还欲说,接收到沈老头撇来警告的一眼,嘟了嘟嘴,不甘不愿的缩回肩膀。

沈老头把众人的脸色都瞧了一遍,最后锁定王氏,问道:“你是咋想的,你给我说说。”

王氏一直在等沈老头问到她,她微微坐正了身子,好整以暇的说:“我想的是,咱家和夏小秀才有买卖往来,他如今去了军中,家中空着,咱们先住进去,待他回来咱再算租子给他,官府查问起来也算不得是私闯占用。至于吃食我也想好了,当初卖酱菜去过一次聚海镇,那里鱼虾甚多,咱可以去那买些吃食回来,味虽不好,至少能果腹。至于家里的屋子和地,就暂且空着,梅子说得对,雨水这么多,黍子怕是难有收成。”她说的这些不过是劝公爹同意去镇上,到时,找个机会发现地窖的粮食,全家就能在镇上过下去了。

王氏瞧着沈老头的神色有些松动,加把劲的说:“其实不管这季黍子,咱家在村里也难待了,那些抢了咱家粮食的没脸见咱,可村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来抢的,也没帮咱啊,彼此见面更是难堪。所以,这沈家沟咱还咋待啊。”

这话沈婆子不乐意听了,跳起来骂道:“咋的!抢了咱家没帮咱家的反倒有理了,咱还得躲着让着,这是啥道理?!”

沈老头颇有威严的看了她一眼,沈婆子顿时没声了,沈老头这才说:“话虽糙,理不糙,有理没理的,都是咱家难做人。行吧,收拾收拾,咱就搬去镇上吧。一些没用的东西就留在家里,锁好了,咱住些日子还要回来的。”

沈家在村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拖家带口浩浩荡荡十六口人,背笼括鼓推着满满的一板车东西离开了沈家沟。路上有遇到人都是冷漠的瞧上一眼,像这样一家子逃荒的情景看太多了,没多久,就会全都饿死在半道上,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扔在乱葬岗,连个乡亲收尸的都没有,还是待在家乡好。

镇上有些钱粮的人家都事先雇车去了南方,剩下的都是些穷苦人,瞧见有生人进镇,都是紧紧的关了门窗,对于这些人要占用哪家屋子根本不关心。

夏家小院有四五间屋子,挤挤住足足够够了,众人把自个的东西归置好,沈婆子正准备做饭,就听到敲锣声。

何氏吓了一跳,忙抱紧春晖,“别说来抓咱的吧。”

沈婆子白了她一眼,让沈成才去瞧瞧,一家子老弱妇孺,沈成才就是想推辞也开不了口,只好勉为其难的探头探脑的出了院门。

不大会就兴匆匆的跑回来,脸上激动的笑意止也止不住,离院子还老远的就开始喊:“咱们楚军打胜仗了,爹娘,你们快出来,咱们很快就要有粮食吃了,朝廷下令要赈灾了!”

原本安静的不像话的镇子也没有因为这个消息变的沸腾,街上只零星出现了几个瘦骨嶙峋的人,脸上带着不敢置信的喜意。

居然能活下去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打乱王氏和沈华的计划,她们还是按之前商量好的,准备找个时机不小心发现地窖里的存粮。至于赈灾的粮食,沈华没抱多少希望,等粮食到了分到手了够一家老小吃了,再欢喜也不迟。

沈华不惦记,沈家其他人可都巴望着呢,打完仗,是不是老二老三老四就能回来了?

老母盼着儿子,媳妇盼着丈夫,孩子盼着爹爹,有那么一瞬间,沈华真正体会到,无论是饥饿贫寒都阻挡不了亲情的牵绊。

经历了这一切,她居然忍不住庆幸,庆幸她的爸妈是生活在和平年代,要一直这样和平下去,战争灾荒比她想象的残酷。

……

发现地窖的这件事是由王氏做的,并不需要她怎么演戏,因为除了几个知情者,其他人都被眼前景象惊呆了,整个地窖里除了粮食全是粮食!

还能有比这更吸引人注意的吗?

当然有,何氏第一个反应过来,她疑惑的说道:“这个地窖倒和大嫂家的地窖差不多啊。”

何氏这么一说,沈成才也惊觉过来,这个地窖就是她派人挖的,又想到王氏隔三差五就能换粮食回去,别是早就发现这里存了粮食了吧,或许,这里的粮食就是她存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