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241)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又干啥?!

沈老四又想瞪她,却迎上一张笑盈盈的脸,顿时脸红了,别扭的转过头去,心中甚是得意,多亏他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去问了花儿。

这个主意确实好,连沈老头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他是最不想与儿孙分开的,能靠在一块,自然最好!

他对沈老三说:“老三啊,我看你也别回去了,跟老四一块。”

沈老三和陈氏对视一眼,当即应下,“也成!”

那剩下就是老二家了,沈老头看看王氏,又看看沈华,犹豫了半响才开口,“我也厚回脸皮,老大家的,你那个粥铺和咸菜的买卖……给老二家做,成不?”沈老头话里问的虽是王氏,眼睛却是看着沈华的,谁都知道沈家粥铺的生意好,不是因为粥,重点是咸菜。

这事花儿早跟她提过,王氏并没有为难,笑着说:“成啊,这事不用爹说,我也是准备要提的。咱们一家子来到朝都,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没道理这时候分开。爹娘舍得,我还舍不得了,让我瞧不见小春明,这不是挖我心头肉嘛……”王氏说笑了两句,顿了顿接着说,“原本腌菜的事是四弟妹管的,往后这买卖就归她了,老四家孩子多,酱菜虽然赚的少,好歹添个进项,腌好了就放在老二粥棚里卖。”说到这王氏突然觉得当初小闺女安排分工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到了今天。

沈老四一直都不怎么看得惯何氏,但这几年因为没啥矛盾,倒也相处融洽,何况,还有他二哥在呢。他觉得花儿帮他想的主意,也挺适合二哥家的,于是说道:“二哥,不如这样,你和咱一起买地,你家种稻子,我家种菜,本钱不就省下了?至于房子,先攒两年再说呗,实在不行,咱也别盖砖瓦房,土痞子先住着。你要搭粥棚,直接就在城门外搭一个,你家买头驴,我家买头牛,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吗?”

这样的话,就是辛苦些,买卖能做起来,还买了地。

何氏扒拉着手指头算账,在粥铺帮手攒了十二两银子,逃荒她带出来五两,十七两银子就只能买一亩水田。

还有春武和春明读书的钱呢?春文的嫁妆银子呢?

小儿子和小闺女虽然还小,钱也得预备起来。

她越算越觉得不够用,脸拉的老长,“你三个娃还小,能在大哥这住着,房子地啊慢慢攒。我们咋办,文儿反正是要出嫁的闺女,家里头啥样,人家不挑。大武没两年可就要娶媳妇了,跟人家说,家里只有一亩地,谁家闺女能愿意嫁来?!”

沈老四也不高兴了,哼了一声,“那也容易,回去把老家的田卖了,上这来买,身家不就厚了嘛。”

沈婆子瞪了小儿子一眼,“别净扯些有的没的,地卖了做啥,赁出去把粮食卖了不也是钱啊。行了,这事你们别烦了,我这还有些棺材本,梅子也嫁出去了,我就先贴给你们,往后你们日子好过了,再孝敬我。”

一直抠门抠到家的婆婆居然这么大方,媳妇们均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只有王氏不动神色的瞄了眼女儿。

沈华接受到视线,朝她笑了笑,有些钱不能通过她们的手出去,但她又实在不想一大家子住在一块,从沈婆子手里过一道是最好的。

沈婆子抱了一个匣子出来,她把里面的钱当众全都倒了出来,数数有六十多两。她是真不想把钱分出去,这还没焐热呢。

“当初你们大哥中秀才,钱是攒我这的,加上这些年攒的,还有你们大嫂贴补的,全在这了。我也不偏心,老二老三老四,一家二十两,这钱是给你们起屋子的。田地不急,待你们手上的买卖做起来,慢慢再攒。”

二十两,起砖瓦房都够了。

何氏撇撇嘴,她又不傻,什么大哥中秀才时收的礼,那钱早花没了。这钱绝对是花儿贴补的,想把她们都打发出去。不过有二十两,好过一分没有。她这时乖乖的拿了钱走,还能图往后,以花儿那个小丫头的性子,她这时候要是嫌少,怕是一个铜板都拿不着。

别说,打了几年的交道,何氏还真是了解沈华。

何氏高高兴兴的拿了钱,谢了沈婆子。沈华见她识趣,也松了一口气。

三兄弟自去附近找合适的村子落户不提。

……

铺面大,沈华的存货摆不满货架,所以想要开张还要再等些日子,她便每日陪着王氏去给春溪办办嫁妆,然后再去绣娘待的小院瞧瞧配色与进度。

王氏是第一次嫁闺女,自然是想要给她最好的,可朝都是什么地方,东西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春溪这几年针线活全落下了,连嫁衣都得买现成的。她突然觉得是自个没教好孩子,生了两个姑娘,没一个针线能拿得出手的,特别是面前这个,针都没拿过,还开了绣坊,想想都忍不住叹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