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257)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顾允笙低头思忖了会,问道:“沈姑娘,如此说,确实有可行的可能,但是,纸张也是要成本的,更何况,你刚刚提到的存折,虽未见过,但想来也是纸做的吧。”

沈华笑了,谈到这一步,就成功一半了,她从布袋里拿出两张纸,两本线装小册子还有一个长条形木槽和一盒子印有阿拉伯数字的木块,起身给两位掌柜送过去,“这是我用竹纸做的册子,本钱大约三文钱左右,若是跟存钱这说,存一百文钱一年的利息是一文,应该会有人愿意买上一本的吧。”

顾允笙一愣,失笑道:“沈姑娘是来谈钱庄买卖的,还是来做纸张买卖的?”

沈华厚着脸皮说:“自是来谈钱庄买卖的,顺带做一做纸张买卖。”

“……”顾允笙沉默了好一会,转而对着夏凉川问,“东家,你也打算用钱庄带动着卖纸?”

夏凉川:“反正都是自家的买卖。”

顾允笙:“……”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是存稿箱,么么哒

第130章

见大掌柜不吱声了, 夏凉川走过去去瞧桌子上的木槽,他也是第一回见,状似无所谓的问:“你如何就备了两份?”

这是又别扭上了?

沈华被逗笑了, “给你瞧了有何用, 你又做不了主。”

夏凉川哼哼道:“他们是怕你把通宝折腾垮了, 若真垮了, 我就再弄个金宝银宝万宝给你折腾。”

这买卖还用谈吗?

顾允笙和傅秋对视一眼,与沈华讨论起细节来, 包括那些数字也要安排人来学,只有十个数字,难倒是不难,一听就能明白。

钱庄转型的事暂且定下,沈华又去周边买了一座竹山, 开了一个小的造纸坊,不对外销售, 直供通宝钱庄。

……

那头胡全找了沈员外家的人探了口风,确定沈员外有意与沈家人结亲,忙把消息报给了夏寄远。

这天夏寄远特意邀请了沈员外和他几个儿子上酒楼,沈员外受宠若惊, 他自是知道夏家人瞧不上他, 今儿不知道吹什么风了。

酒过三巡,夏寄远看了沈纪元一眼,虽是少年郎,气质倒也不凡。想到那乡下丫头若真的愿意嫁他, 心里又隐隐有些不舒服起来, 这岂不是表明了,将军府的四少爷不抵一个秀才郎?

可一想到祖父瞧他的神情, 他又按下那一丝不愉快,勉强笑道:“纪元今年也有十七了吧,可订了亲?”

沈员外不明白他此问何意,小心的答道:“正愁着呢,之前倒是有一适宜人家,只是平日太过亲近,怕冒然提亲,若是亲事做不成,日后往来反倒尴尬,便还在相看中。”

沈纪元也不明白怎么就扯到了他的亲事,他微微皱眉,在下面轻扯了扯他爹的衣角,想让他爹聊些别的。

可沈员外却不愿意,夏家少爷不可能无辜提及此,难道看中了小儿子,有意把府里姑娘嫁与纪元,夏家名门望族,就算是庶出女儿嫁妆也比些小门小户的姑娘丰厚。

夏寄远笑笑,“你说的可是七巧坊的主家?我瞧纪元与那沈二姑娘年岁相仿,还以为你们私下早就有了口头之约,本想着都是亲戚,又同做绣坊买卖,不如合伙起来做大。只可惜,沈二姑娘防人防的紧,我几次登门都被拒之门外,早晓得你们有这一层关系,我何必走那许多弯路,沈叔,您说是不是?”

虽然他一开始也是希望小儿子娶沈二,可听对方这么说,还是有些心里不舒服,外加一丝失望。

回去后,沈纪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沈员外怎么喊,都不出声。第二天,天还未亮,沈纪元轻轻打开房门,在沈员外的屋外磕了三个响头,毅然走出了夏家外院。

他站在七巧坊的外面一直等,等到天亮,等到铺子开张,等到沈华出来。

他原本是想远远的看一眼就走,可脚却不听使唤,今日一别,再相见不知是何年。

被人这样注视着,很难察觉不到,沈华侧过头,见到是沈纪元,展开一张笑脸朝他跑去,“这么一大早,你怎么来了?”

沈纪元淡淡的笑着,可瞧着却飘忽的很,像天上的云,琢磨不透。

沈华皱了眉,“出什么事了?”说完瞧见他背着包袱,眉头皱的更深了,却没有再问,只说,“你等我一等。”

她快跑回去,在匣子里抓了一把银票塞进荷包里,又跑出来,看见沈纪元还站在那,舒了一口气。将荷包放进他手里,温声说:“不管你要去哪,去做什么,我都不劝你,只一件事你要应我,你要好好的,记得写信或者带话回来。”

沈纪元含笑温润的眼睛里有一丝光亮慢慢熄灭,垂了眼帘看向手中的荷包,手指紧了紧,将荷包握出了褶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