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48)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就是,等过几日我再来看你,我瞧着你气色也不太好。春溪大了,有啥事也可以让她搭搭手,别一个人闷不啃气的扛着。”王婆子掏出半贯钱,“钱你先用着,不够再跟娘说。”

王氏不肯接,这要被两个弟媳妇知道了,不得说闲话啊。她是出嫁的姑娘,爹娘该给她的成亲的时候都给了,这时候再朝娘家伸手,到哪都说不过去。

再说,还有那么多吃食,一样一样都逃不过人眼,桩桩件件都会被人记在心里。

王婆子也不硬塞,直接拍在饭桌上,“钱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我乖孙治病的……”在看到桌上的画时“哟”了一声,“这画不错,咱大山画的呀?送给姥娘啊,姥娘拿回去帖堂屋里。”

她咋把画忘了,果然她姥娘啥时候都改不掉喜欢要东西的习惯,春溪懊恼的看向王氏。

作者有话要说:

谁说我男主幼稚啦,谁说我男主没优点啦,内心还是很细致滴~~~~~吼吼吼吼

月榜第二十四名了,还差几个位置就能上榜,虽然只能上去十天,但也是榜不是,谢谢大家大力支持。

感谢:

小柿子投了一个雷。

读者“童谣的谣”,灌溉营养液 +5 2016-11-30 16:11:59

谢谢小伙伴~~~(づ ̄ 3 ̄)づ

第26章 生死签

王氏不负她望的拽住王婆子的衣袖子,叫住她:“娘,这是我找主家画的花样子,用完不定还得还回去,人家若是不要了,下次我给你送家去。”

王婆子脸上有些不悦,但还是将画放下来,嘟嚷了句:“作怪,还画花样子。”然后提高了声音,“老头子,走了,人家现在是镇上人了,用的都是风雅的物件。”

王氏无奈的喊了声:“娘,你这是说的啥啊?”她娘就是这样,一生的功劳全被一张嘴给坏了。

王氏一直把老两口送出院子,直到看不见了才回。看着爹娘留下的五百钱,一篮子鸡蛋,六颗大白菜,一小袋子棒头面,小半罐子盐,心头涩涩的。在几个孩子脸上望过一回,拉过春溪说:“溪儿,你是大姑娘了,你说你刚刚做的事要是被姥娘知道了,得多心寒。我知道你不喜欢你姥娘,可你咋不想想,这些钱你姥娘能买回多少东西啊。你姥娘就是这个性子,她没坏心……”

沈华累了一天,躺在炕上闭着眼睛听王氏苦口婆心的说教,也不知春溪听没听进去。小孩子有时候比大人倔强,想让她改变比登天还难。

……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王氏早早的就坐到灶膛口,一边烧早饭,一边就这火光绣花。今儿要上山,她得提前把春山春溪一天的口粮做出来,还得带点干粮。

王氏从未动手绣过这么大篇幅,成亲的那床被面也只是在四个角上绣了石榴花,想到刚成亲时丈夫的小意温存,她摸了摸脸,生过四个孩子的她是不是已经老了?

柴火的“噼啪”声把她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苦涩的笑了笑,她现在一心只盼望孩子好。

打起精神继续绣花,这断线比她想象中更难,往往绣不到两三针就要收口换线,十分的费事。待沈华姐妹起床,王氏才将将绣了一片花瓣。

沈华探着头看,线虽然有些发黄,但是绣在黑色的布上,还是很显眼的。只是王氏的绣技着实一般,加上不停的换线,这片花瓣看上去有些不服帖,而且她的手太糙,一不小心就把丝线勾毛糙了,难怪说那些绣娘在家啥活都不干,就养着一双手。

王氏自己虽然也不满意,但能咋办,庄户家都是这样的手艺。她砸吧了一下嘴,全绣完再说吧,这年头最不花钱的就是工夫了。

沈华倒没失望,对于一个不会刺绣的来说,看到会绣花的人已经觉得很厉害了。为了让王氏有更好的绣花环境,这些天沈华和春溪每日都去捡柴,白天也把屋子里烧的暖暖的,这样躺在不能动的春山也能舒服些。

王氏叹了口气,将针线篓子送回屋,等上香回来再琢磨琢磨有啥好法子。

她和孩子们吃完早饭,找了红纸包了钱,跨了个竹篮,里面放着几块饼子。出门时关照春溪看好门户,答应给她买糖角子吃,然后在她可怜兮兮的眼神中带着沈华春河上山去了。

一路上,春溪那眼巴巴的样子总是出现在沈华面前,古代没什么娱乐项目,赶个集,烧个香就是挺热闹的活动了。

王氏一手牵着一个,半嘱咐半威胁,“千万别松手,千万别乱跑,不然老拐子把你们俩拐了去!”

沈华嘴角抽了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论哪个朝代,吓唬孩子总是那几句。

从万溪镇到平山走路得一个时辰,再加上上山的路,沈华她们到达关山寺时已经中午。山里阴凉,冷风阵阵,有些汗意的三人倒不觉得冷,正舒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