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70)

作者:一一年 阅读记录

乐遥:宝宝再也不当亡国皇后了!

燕衡:正好,做朕的皇后,不会亡国。

乐遥:……

第36章 二两五

草腰子腌制下去, 只用再等十天就能去卖钱。

王氏拿起绣绷子,左看右看满意的很,这幅菊花图已经绣了快十天, 别看她绣技一般, 这黑布白花搭配起来格外的亮眼, 花样子的特别弥补了她绣技的不足。

八日后, 菊花图终于成型,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处理, 特别是花蕊的地方,需要金黄色的丝线。王氏想了想,把针线篓子收好带着厨刀准备去山里找黄檗。

出门的时候,正巧遇到两个孩子捡柴回来,春溪随口问了一句:“娘, 你干啥去?”

“去找黄檗树,染些黄色丝线。”王氏的语气里透着丝丝期待, 说不定真能卖上钱。

沈华对古代事物好奇,也要跟着去,王氏嫌带她麻烦,便说:“你走不动, 我可不背你。”

她自然一口应下, 可当她看到所谓的黄檗树时,才后悔自己不顾劳累的非要跟来,就为了这黄柏树吗?

现代小区里随处可见,这树能用作染色剂?

虽然心中疑惑, 但沈华一点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她们能将大自然所有能利用的东西都合理利用起来。

厨刀砍树特别伤刀刃,可是没办法, 沈家就一把斧头,并没有带到镇上来。王氏哼哧哼哧好容易才砍下一棵树来,树看着不大,拖回夏家还是颇耗力气的。

沈华力气太小,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

到家后,王氏只略歇了一会,便开始给树剥皮,黄檗树皮外灰内黄,她把黄色用刀剥离开,泡进水里捣烂了,直到浸出汁液,把丝线泡进水里。

沈华见她准备洗手做饭,用手指碰了碰水问:“娘,这个需要泡多久?”

“花儿,你别碰,这黄汁染到手上可难褪,后日就能染好,别碰啊……”王氏从厨房探出头来冲沈华喊,回头又嘱咐春溪,“看着花儿,别让她碰那染汁。”

沈华撇嘴,她又不是小孩子。

两天里,春溪像个小大人一样,只要她走到染线碗附近,对方就把目光追过来,那意思明白的很,她看着她呢!

其实沈华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因为心里惦记着,所以出门要去看一眼,回来再看一眼,睡觉前还要看一眼。王氏见她难得露出小娃子模样,心里安慰:这才是娃子该有的样子。

等丝线染出来晒干,果然呈现出黄色,沈华觉得特别神奇,站在王氏边上不停地问:“娘,红色用什么染,蓝色呢?”

“红色用红土,红花,蓝色就多了,菘蓝,马蓝,木蓝,苋蓝……你问这个做啥?你还想去当染织女啊?” 王氏一边收丝线,一边笑着问。

这么说染布一点都不难,人人都会咯?

沈华不懂这个,看着染线的大汤碗,她有些明白了。多一道工序就多一份钱,王氏砍了那么大一棵树,只染了这些线,要染一整块布,得废多少力气?这些不都得算在料子上!还有,她们身上穿的都是麻布衣,耐穿,王氏说的那些应该只能染丝线,麻布是染不上去的,丝质的衣服可都是大家小姐穿的。

沈华想明白了便抛到一旁去,不能用来赚钱的都属于玩物丧志!

……

令人期待了大半个月的菊花图终于绣好了,王氏为了卖个好价钱,决定亲自去县里走一趟,而不是卖给镇上的杂货铺。

照例,春溪被留下照顾春山,她带着两个孩子去县里。去的是沈华上次去的那家春绣坊,小伙计早不记得她了,只当她俩是普通客人招呼。

王氏有些腼腆的拿出绣好的菊花图,小声喊着:“小哥,劳烦看一眼,这个你们店可收啊?”

每日都有妇人上门兜售绣品,小伙计例行公事一般将卷起来的黑色料子展开来看,他并没有报希望,一般这种村妇送上门的十有八九掌柜的不会收。他在这里做活计也有好几年了,眼力早练出来,那些妇人觉得自己绣出个花就能出来卖钱,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这个妇人也一样!

小伙计看到展开的一角,露出一点花枝和花瓣,绣技实在是普通的很,别说精巧,连平整都算不上。他撇着嘴,正要说话,但随着绣卷的全部展开,话头卡在喉咙里,咳了几声,伸着头朝柜台里喊:“掌柜的,有送绣品的,绣技一般,就是……花样子还不错,您要不要来看一眼?”

冬日里,骨头都冻僵了,秦掌柜伸了伸腰,这才慢悠悠的站起来。因为伙计是面对他的,他只看到了绣卷的背面,杂七杂八跟乱稻草似得,当即就皱起眉头,语气不佳的骂道:“你这几年吃白饭了啊,啥都喊我,还用你干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