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闲散人生(174)

作者:北康黑落 阅读记录

唯一不需要乔珍珍操心的可能就只有宋氏机械厂了,因为有宋瑾在,而且乔珍珍对于机械也是一窍不通,就是想帮也帮不上。

今年,宋瑾也不知道怎么了,突发奇想,从主打农机生产制造,转而研究起各类挖掘机了。

突然就让乔珍珍想到现代一个很有名的广告词,叫什么“挖掘技术哪家强,某某某某找某某”,难道我乔氏产业也要在挖掘机市场分一杯羹了?这就....有点刺激。

*

除了在京城的这些产业,乔珍珍在长丰镇还有些产业,三位哥哥管的那几家工厂,乔珍珍已经打算直接卖给他们了,等年底回去过年的时候就签股权转让协议。

当初之所以开这三家工厂,除了支持家乡建设之外,更重要的也还是想扒拉一下自家哥哥。

刚开始哥哥们怕亏,不敢投太多钱,但现在厂子经营已经稳定了下来,哥哥们也在生意场上打磨过了,心境和眼光也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在土里种地的泥腿子了,所以这个时候转手卖给他们,他们三都非常乐意接受。

这就跟乔珍珍直接给他们送钱是一样的。

乔珍珍还问过他们,要不要来京城这边发展,毕竟京城是全国首都城市,各方面发展还是比长丰镇那边要强很多的,但没想到哥哥们全都一口回绝了。

“京城有京城的繁华,但长丰镇也有长丰镇的好,而且这里是咱们的老家,爹妈也不愿意离开,哥哥也不怕说句让小妹你笑话的话,有时候我还会跑回红旗村去种地,扛着锄头挖土的感觉可真特么好极了,有时候我都不想回长丰镇了,哈哈哈。”

“大哥,不是我说你,你种地的时候能不能别那么积极,好歹也给我留两亩地,我有时候也会手痒。”

“大哥二哥,你们要种地随便种,不用给我留,不过京城我也不想去,那边气候我受不了,偶尔去玩一下就好了,要是定居的话太干了,我怕我流鼻血。”

乔珍珍见哥哥们都已打定主意,也不多劝,说实在的,她心里也更喜欢红旗村,等年纪大一些,宋瑾这边可以退休之后,乔珍珍觉得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红旗村养老的。

乔珍珍想跟宋瑾提前说一下这个事情,但想到距离宋瑾能退休还有将近三十年,而且没准以宋瑾的技术水平,他还很有可能会被国家返聘回去上班,那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算了,还是等孩子大了之后,自己一个人回去养老算了。

宋瑾完全不知道,乔珍珍居然打算抛下他一个人回去养老,说好的真爱呢?说好的大宝贝老宝贝呢?都不作数了吗?

乔珍珍:.....老宝贝这种话不要说出来,好羞涩啊~

作者有话说:

乔大哥:俺觉得俺可能是天生的泥腿子,还是更喜欢在地里挖土的赶脚...

第127章 127、正文完结篇

1987年底, 赵大刚办理了退休手续,正式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乔珍珍特地为他办了一场小型的退休仪式,请来了顾老, 还有赵大刚的几个老哥们。

然后在吃饭的时候,乔珍珍临时起意,问他们几位老同志要不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算是犒劳一下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工作。

除了顾老,其他几位都已闲赋在家,有的是时间。

乔珍珍就随口提议了几个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 正适合这个季节过去游玩, 并还表示自己可以带队,保证把大家安排得妥妥当当,让所有人都能玩得高兴, 并且费用全包。

赵大刚立马就同意了, 他的那几个老哥们也觉得这个主意好, 只是坚持要自己掏钱, 乔珍珍拗不过他们,就先意思一下收了每人两千块钱,等回来之后再多退少补。

饭桌上的话题一下子就从退休变成了旅行, 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顾老作为在场的唯一一个固定上班族看着他们即将要出去游山玩水, 心里羡慕极了, 于是拍桌子说道:“不行, 我也必须去, 你们都给我等着, 我明天就去单位请假。”

于是, 三天后, 乔珍珍和宋瑾两人就带着一群老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乔珍珍本来没打算让宋瑾去的,但宋瑾担心乔珍珍一个人照顾他们这一群人会比较辛苦,硬是要跟着去。

赵大刚立马就揭穿了他:“你自己舍不得珍珍就直说,干嘛拿我们当幌子,我们虽然年纪大,但是身体还是老当益壮,根本不需要珍珍格外照顾什么。”

既然宋瑾去了,乔珍珍干脆也把宋佑佑带上了,至于宋大宝两兄弟就好好待在家里上学读书。

一行人玩了差不多有大半个月才慢慢悠悠心满意足地回来了,乔珍珍给大家拍了很多照片,回来之后就赶紧把胶卷送去照相馆洗了,然后给几位老同志一人发了一份,还贴心地用相册装好送过去的。

这一路上,乔珍珍对大家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行程安排得也非常合适,有游玩的时间,也有休闲的时间,不会让人觉得很累,反而感到非常轻松闲适,搞得他们几个都不想回来了。

老钱还对赵大刚说,羡慕他有一个这么懂事体贴的好儿媳,还说以后大家每年都要出去玩一次,也让乔珍珍带队。

乔珍珍他们在家没待多久,宋大宝两兄弟就放寒假了,于是,他们一家人又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红旗村了。

今年过年要早点回去,乔珍珍不仅打算把长丰镇的三家厂子卖给哥哥们,刘小明表哥那边的好多佳连锁超市,乔珍珍也准备直接卖了。

如今这个连锁超市已经开到了省城,全省加起来有上百家门店了,都是刘小明经营起来的。

乔珍珍回来的机会少,而且她对这个超市除了在刚开始提供了一些作用之外,后面几乎可以说完全没什么帮助,都是靠刘小明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所以,乔珍珍觉得她不能再白白占着人家股份享受分红利益。

对于乔珍珍的到来,刘小明自然是满心欢喜,他们似乎也只有在每年过年的时候聚一聚,其他时候乔珍珍都在京城,而他自己也太忙了,没时间去京城看她。

当乔珍珍说明来意后,刘小明还有点不知所措,他没想到乔珍珍竟然会主动放弃这么一块大肥肉。

超市现在已经经营了六十多种商品了,虽然有几个门面比较小,还放不了这么多品种,但收益也是可观的。

刘小明作为超市的实际经营者,超市一年的利润有多少,他是最清楚的,乔珍珍也看过账本,她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乔珍珍还是非常直接而坦率地说自己打算放弃。

“表哥,你不用多想,这个超市全部都是你的心血,是你应得的,而且我又不是白白送给你,而是要卖给你,你得花钱买的,我并没有吃亏,还赚了不少呢。”乔珍珍笑着劝解刘小明。

刘小明自然明白乔珍珍的意思,乔珍珍现在已经算是他们当地的名人了,生意做得那么大,肯定是不缺钱的,她这么说只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不管怎么说,刘小明还是很心动的,这么多钱摆在眼前,说完全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不过,刘小明也没让乔珍珍吃亏,在她的价格上又提高了十万。

不过,超市现在需要的流动资金多,一时之间刘小明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乔珍珍无所谓,叫他什么时候方便了直接把钱打到她的银行账户上就行。

看望了刘小明,自然不可能不去看望一下小姑小姑父,以及刘小军表哥。

刘小军还是守着他那两家服装门店,虽然赚的钱不多,但是也能存一些的,他们夫妻俩虽然有时候也会羡慕刘小明那边生意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们也知道刘小明的辛苦也是他们的好几倍。

所以,刘小军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点小日子,也还算满足。

乔珍珍以前觉得这大表哥不如小表哥,但现在看来,各人有各人选择,有些人要吃鲍鱼海鲜才会觉得幸福,但有些人只要吃萝卜白菜就觉得很幸福了,后一种人不一定就比前一种过得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