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580)

“皇后与大祭司谈得如何?能拿到秘药吗?”

“她觉得十有八九没戏,你们那大祭司油盐不进,就一口咬定秘药丢了,我能有什么办法?”谢珣没好气地说,他是怕桑南出损招害他的二哥,因此才想要北蛮的解毒丹药,如今桑南王竟向天下宣布二哥的身份,随着宣布身份,还隐晦地透露一件事,桑南王打算退位让贤,桑南大祭司只承认直系血脉,既然谢珏活着,桑南王理应就是谢珏。

独孤靖幸灾乐祸地说,“你小人之心了吧,杞人忧天了吧,人家桑南王大度得很,会把王位让给雁王。”

“少在那摆弄文辞,才读了几日的书就急着显摆,我父亲活着时总说桑南王是一个老狐狸,人老实话不多,他才不会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我二哥,再说了,王位给了,他就笃定我无法收复桑南,不会派兵攻打,算盘隔了千里我都听到声音了。”谢珣气恼过后也冷静下来,前几日林和礼就与他说过桑南王说不定会先斩后奏,宣布雁王的身世,主要是看北宁给出什么反应,不出几日消息也会全都传到京都,朝廷什么反应,氏族什么反应,百姓又会是什么反应,最重要的宁州铁骑会是什么反应呢?

独孤靖也不在乎谢珣的坏脾气,反正他在谢珣面前也没什么好脾气,谢珣容忍度还挺高的,独孤靖说,“那你觉得雁王会登基吗?”

“登什么基,你多读几日书吧,桑南就是北宁的附属国,还想称王呢?也就是一个藩王罢了,你当我二哥稀罕呢?当桑南的王还不如北宁的亲王,桑南是说他是唯一的继承人,可你别忘了,整个桑南就他一个外人。就相当于一座山头上,虎王称霸多年,突然有一天虎群里传来消息这座山头是一只也野豹。野豹背后站着一名猎虎高手,虎王审时度势把山头让给了野豹,你觉得这只野豹在山里能活几日?二哥又不傻,怎么上这种当。”

“北宁的亲王虽是尊贵,可毕竟是一人之下,要仰人鼻息,你们的文化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有一天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你要处死他也是一句话的事,在桑南就不一样了。身家性命都在自己手里,以雁王的谋略手段,总有一天能把这座山头的虎王都驯服老实了,这也不难办。”独孤靖继续说,语气还带几分挑衅,“毕竟是谋而后动,决定千里之外的雁王。”

“你在挑拨离间吧?”谢珣戳穿他,“心思都写在脸上了。”

“什么挑拨离间,我在陈述事实。”

谢珣冷哼,谁相信他在陈述事实,谢珣说,“我二哥不管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在我这里都是无罪的,况且他能做什么事?我们兄弟几十年,不是外人几句话就能挑拨,不像桑南那十几个皇子全是一盘散沙。”

“你这话就含沙射影了。”当初的北蛮王子们也是一盘散沙。

“你要对号入座,我就没办法了。”谢珣摊手,只管杀,不管埋。

独孤靖不与他计较,提醒他说,“你还是想一想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吧,桑南王还等着看你是什么反应呢?”

“我能有什么反应,我锣鼓喧天恭喜二哥不成?”

“雁王能当桑南王,你不是应该高兴吗?”

“我高兴什么?我一个能天天见着的哥哥,变成桑南王,一生都见不上几面,我高兴什么,我要被气死了!”谢珣口不择言,“他敢接着王位,我就派人去打他!”

“真的?”独孤靖说,“我不信!”

“那你睁大眼睛瞧吧,他要接王位我,我就替我爹教训他这种大逆不道的逆子!”

独孤靖暗忖,好大的口气!

谢珣虽是赌气说话,却没有赌气做事,消息传到他耳朵里,自然也会传到内阁这边,谢珣主动召林和礼等人商议。

内阁这边对雁王的身世早有预感,因此也没有太多意外,这一次桑南王对外公布谢珏的身份,内阁许多人都觉得是极好的事。

“雁王生母就算是桑南公主,他也是生在北宁,养在北宁,根基也在北宁,若是桑南王真的兵行险招把王位让给雁王,等雁王坐稳王位后再归降北宁,一举两得,和平解决桑南归降,不费一兵一卒,此乃好事!”

林鸿远与林和礼在家中也谈过此事,意见相左,林和礼说,“臣以为不妥,桑南归降要名正言顺,若雁王接了王位,再归降北宁,名不正言不顺,不仅雁王会被桑南百姓诟病,皇上也会落下骂名,北蛮一族归降,北方还没有彻底平地,人心并未归一,在这样紧要关头,若桑南子民奋起反抗而引发暴乱,迟早也会引发战火。”

“一点骂名而已,过几年大家都忘了,做大事不拘小节,不必担心!”

“雁王继承王位后归降,对北宁是最好的选择,臣以为皇上应该写一封密信给雁王,里应外合。”

谢珣越听,脸色越难看,他似笑非笑地问,“诸位难道就不怕雁王接了王位后,不会归降北宁吗?”

众人,“……”

“凭什么要归降,他在桑南一呼百应,乃是正统,无人压制,为何还要归降北宁?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兄弟,你们怎么就认定雁王继承王位后一定会归降,朕都不敢有这样的笃定啊!”

第806章 子嗣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谢珣何出此言,难道谢氏兄弟生了嫌隙?

林和礼问,“皇上想如何?”

“朕会命令大帅往边境增兵,到时派独孤靖带三万原来的北蛮将士一起到达边境,朕会用行动告诉二哥和桑南王,朕不希望二哥接桑南王位!”谢珣一席话引起千叠浪,一波接过一波,惊天巨浪几乎淹没所有人,林和礼都有点意外,却也赞同。

林和礼说,“大帅增兵即可,北蛮将士还不确定真心归顺,若是独孤靖带兵,臣怕会引发将士们的不满。”

“北蛮将士归降后,人心浮躁,他们对未来是否会得到平等的待遇感到不安,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不确定性。这时候若是有一次对外征战的机会,且应召出征,能加深他们对北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且主帅是独孤靖,他能压得住所有的北蛮将士,朕正好缺一个机会让北蛮人感受到北宁对他们的诚意,桑南既送上门来,自然要用!这是收服北蛮的大好机会,比起把他们安排去十二州引起动乱更胜一筹,其他的北蛮将士看到同袍有机会出征,他们自然也会渐渐安定,如今对北蛮的政策就是维稳,这是大好时机。”

林和礼在政事上眼光独到,可在军务上就远不如谢珣,谢珣从小耳渲目染,又在宁州对战北蛮几年,知己知彼,深知怎么收服北蛮人。

内阁其他成员都不赞同谢珣的做法,谢珣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林和礼也只能选择相信谢珣,相信独孤靖,心中也忍不住在想,听风是不是算准了谢珣会这样做,因此才会任由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京都,他向来对谢珣了如指掌,哪怕远在千里也知道谢珣会做什么的决策,不必沟通也能知道,这样也避免了桑南王怀疑是他们兄弟故意做局。

他们看似在图谋桑南,其实意在北蛮。

独孤靖接到圣旨,让他带三万北蛮将士出征,愣在原地,他本以为至少要过三四年,等他成婚了,有了家,也有儿女,谢珣才会重用他,才会让他领兵,没想到北蛮归降数月,谢珣就不计前嫌让他领兵去桑南边境与大帅的江南驻军汇合,且带领的是北蛮将士,由谁随他出征,他自己说了算,唯一的要求是独孤靖只要能压得住北蛮将士就行。

北蛮将士对独孤靖素来心悦诚服,哪怕是归降,独孤靖一声令下,将士们也是无怨无悔,跟着他来到北宁,如今能上战场,自是欢欣鼓舞。

三万北蛮兵马轻松就能召集,独孤靖领命后迅速给自己的旧部写信做准备,他唯一憋屈的是到了边境就要听方大帅指挥。

安知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