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番外(49)

作者:林小酒 阅读记录

这便是宁澜想了一夜的主意,叫宁玉自己回家中,假装妥协跟他爹娘说,嫁鳏夫只能得二两银子,若是讹上宁澜,得的银子必然要多。他爹娘起初是怵宁澜的,架不住财帛动人心,宁玉说的法子又周全,她娘饭都没顾上吃就去找了几个本家的人让她们混在人群中帮忙起哄。

宁澜怕宁玉娘找的人不行,还叫花婶儿去找了几个人,又跟村长等人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出面。而孙家族里,根本不用宁澜费劲,天塌了他们也不会过来的。

表面上宁玉是卖身给她,实际上以后宁玉在作坊做工他每月都会扣除一部分月钱,等扣够了四两银子,卖身契就会还给她。

可他们商量的并没有叫宁玉割发终身不嫁,宁玉这一举动,叫宁澜不由多佩服她几分。

第36章

家中住不过来, 宁澜将宁玉安置在了栗子林中,又借给她一两银子,叫她捡紧要的东西先置办了。

“放心在这儿住着吧,都收拾好了, ”张婶儿领着宁玉去看她的房间, “咱东家是个好人,放宽心啊, 以后定能好好过日子。”

“多谢婶子。”

宁玉趁着下午的时间, 添置了要用的东西, 她除了几身四季穿的衣物什么都没有,第二天一早就收拾干净利索去糖作坊上工了。

旺婶儿、发婶儿还有周嫂也都心疼宁玉的紧, 她们不知内情,也没有真的把宁玉当奴仆看待,两天下来,几人相处就很融洽了。

“有什么不会的多问问, ”宁澜交代宁玉, 又对着几人说道,“咱们现在使的都是苦力, 大家要是有好法子能提升干活效率的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只要能用的上的就会有奖励,另外年后咱们招人多了, 也要选出个管事的,管事的工钱也会高一些。”

宁澜这话一出, 在场几人都高兴地应下了。

......

“宁澜。”

“舅舅, 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你舅妈给你们兄妹三人做了新棉衣, 这不马上就穿的上了, ”罗舅舅拿出一个很大的包袱, 又掀开牛车上的破被褥叫宁澜瞧,被子下面有一只黄棕色的大狗正往外边探头。

“狗狗,”宁澜惊喜的把它放下来,这条狗皮毛顺滑,站立来几乎一人高了,特别像是把东北猎犬和中华田园犬两者的优点结合了起来,憨厚的讨人喜欢,“舅舅哪里找来的?”

“我们那边一个猎户养的,他年纪大了子女不让他再上山,他家中养了三条狗,这条最小才两岁,猎户不愿意把它圈在家里,就想找个人家收养了。我寻思你这边那么大的林子让它跑足够了,就去要了来。”

“太好了,多谢舅舅了,有没有花银子,我把钱给你。”

“跟舅舅还见外。”

“嘿嘿,还是你们待我好,舅妈年年冬天都惦记着给我们做厚衣服,阿爷阿奶身体还好吗?“

“挺好,这几年家里日子过的好,两老不用再为生计操心,没那么多烦心事,自然也没那么多病了,”罗舅舅欣慰道。

“那就好,快进屋喝口水,我刚做出来的姜糖,驱寒保暖,你多带些走,过几日我要给州城去信,正好也给明远捎过去点,他大冬天还要苦读,正好吃了暖身子。”

“那我是要尝尝的,你做出来的东西定是好的。”

“一会儿带舅舅去糖作坊瞧瞧,梨树林那边我也栽上好多梨树了,剩下的明年春天就栽满了,过几年你们就能吃上我种的梨了。”

“真能干,可比你舅舅强多了。”

“我哥哥和舅舅都厉害,”笑笑试穿了舅妈做的新衣走出来,正正好很合身,“舅妈做衣服真好看,我一会儿做几样点心,舅舅带回去吧。”

......

家里的新成员宁澜按照肤色给取了个名字叫阿黄,还专门搭了一个窝,好叫它快点儿喜欢上新环境。小九和泡泡儿躲了几天就开始欺负新狗了,小黑则从一开始就对阿黄特别热情。

可惜阿黄有点儿认主总想要跑回去,宁澜无奈拴了它几天,阿黄就迅速瘦了很多,无精打采的。宁澜便把它带到了糖作坊中,叫小黑领着它巡视作坊和梨树林,这才慢慢好起来。

阿黄好了之后,家里作坊都热闹的很,整日猫飞狗跳的。宁澜天天带着两猫两狗行走,也成了村里独有的风景。

“宁老板,留步。”

“是刘货郎啊。”

“是,”刘货郎挑着担子走的气喘吁吁的,“前两日拿的糖都卖完了,我来把钱结了再拿些糖走。”

“你是前日刚来过吧,卖这么快?”

“你这儿做的滋味儿好,不少老客都惦记着,还有那些说亲成亲的,也都乐意卖包好糖长长脸,”宁澜作坊有剩下的边边角角也会叫他们这些货郎吃,他有时不舍得,偷偷装两块儿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吃过都说好。

两样姜糖做的多,宁澜便要想法子打开销路,他先是找来了常来酱油作坊的货郎,和他们商定卖姜糖的事情,货郎们对味道没有异议,只是对价格有顾虑。

宁澜便叫他们把糖先拿走,等卖出去了再给钱,卖不完的拿回来退给他。

饶是这样,货郎们一开始也只敢三五斤的拿,好在他们心思活络,整包的不好卖,就折算了按块儿来卖,时间长了,还有瞅准了商机专门守在各学堂门口去卖的,总之卖了两回大家敢放开拿货了。

宁澜装了十斤姜糖,十斤红枣姜糖给刘货郎,“你这里每次拿多少货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等累计够二百斤了,再拿每斤会便宜一文钱,总之拿的越多越便宜。”

“好,”刘货郎喜滋滋的应下了,“怪不得宁老板生意红火。”

宁澜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给货郎的价格和给刘承的价格是一样的。不同在于橘子软糖,橘子软糖他除了放在点心铺卖,只供给刘承,有想拿橘子软糖的货郎,他都以预定出去为理由拒绝了。

......

靠着山天冷的特别快,小雪过后,宁澜窝在被子里要挣扎很久才能起床,原来冬天只有小九儿一只猫压他的被子,现在多了个泡泡儿,一左一右两大护法,宁澜要翻个身更难了。

作坊那边整日熬糖几个炉子是不断烧着的,干起活来没那么冷,但穿的厚,就不如往常利索了。

“这大冷天的小麦发芽也慢了,我多发上一些,别误了事儿,”宁大旺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熬麦芽糖,偶尔出来找宁澜说上几句话。

“辛苦你了大旺哥,这些你来安排,我放心的,”宁澜也是,他要做白糖也只能一个人待在另一个屋,只希望张长远能早点儿给他送过来大批的白糖。

张长远还没盼来,盼来了张九如的信,因为白糖的事,他今年过年要去京里,两人见不成了。

张九如信中说特别喜欢吃他做的软糖,每日都会揣在袖子里,想他了就会吃一颗。另外捎来了几本书是给宁磊的,给笑笑的则是州城新出的胭脂水粉,宁澜的是一个同心佩。

同心佩的两个玉环出自同一块玉石,纹路、色泽、水润度都一样,以绳系于一处。白玉只有微瑕,已是极难得了。

宁澜很快给张九如回了信,告诉他家里添了新成员,又给他包了一些姜糖。

驿站已经很忙碌了,进进出出的人比肩接踵,连费用都多涨了三分之一。不过回去时宁澜碰见一个行商拉了一车山楂,他全买下来了。

冬日里人们少动弹吃的又油腻容易积食,这山楂正好给点心铺上两样新点心:山楂糕和山楂片。

山楂原产于我国,早在 2500 年前已经被智慧的劳动人民利用,山楂的栽培史更是历经了晋隋、唐宋元和明清至民国三个阶段。

不过一开始,山楂因其口感过酸还是多用于医药中。

直到南宋时,宋光宗的一个妃子生了怪病,面黄肌瘦,不吃不喝。

宫里面的御医用尽了各种名贵药材,都拿妃子的病没办法,最后实在没招了宋光宗张榜告示天下,一名赤脚医生开了药方,用山楂和黑糖一起煎汤,一日三餐饭前吃 5 到 10 颗山楂,连续吃上半个月妃子就痊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