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科举日常(157)

作者:小飞鸣 阅读记录

……

丹山县的第一个雨水窖很快就建好了,来杨三石家参观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大家观望了几日,见这雨水窖放水进去后果真是没怎么渗水,盖子一盖,几天前放进去的水还好好地留在那里。

这么一看来,在冬日来临前也确实不必费大力气去挑水存水了,挖上这么一个雨水窖,简单还花费不高,院子里也不必总是放着几口大岗,看上去也整齐许多。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来县衙想要一堵雨水窖的图纸好回家建造,而宋知意则是早做了准备,拿出了一早就印好的雨水窖图纸发给了各家各户,上面写明了雨水窖的建造方法和三合土的配置方法,这些都是工匠们在杨三石家施工后改进的,简单好上手,百姓也能自己动手做。很快,丹山县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雨水窖,大家都感叹这新知县真是个肯实干的,才来没多久就解决了丹山县困扰已久的问题。

就在丹山县的百姓们还沉浸在雨水窖带来的余乐之中时,县衙那头又传出来了一个好消息,丹山县要修可以灌溉农田的水渠了,而且京城还派了两位工部的官员来。

“圣上派了两人来此,其一是许时楷,现任工部虞部主事,还有一名是现任工部侍郎樊晗。”这日休沐,宋知意邀宋知远来丹山小聚,他来丹山也有好几月了,难得闲暇,两兄弟终于能聚一聚。

可宋知意还没小酌上一口热酒,就收到了府衙那边的传信,说是圣上已同意于丹山县修建暗渠,派工部两人来此,请务必备下公筵接待。

“工部侍郎樊晗,奇怪了,”宋知意看着白纸黑字上写的名字,对宋知远道:“我怎么记得此人是晋王一党。二哥,你可有印象?”

“樊晗?我倒是听老爷提起过他的名字,但他偏向哪位王爷我也不清楚。家中只有你和老爷关系这些事,不过我们家向来不掺和这些事,秦王也好,晋王也罢,能修暗渠都是一样的,”宋知远对此事并没什么担心,说完又笑着脸对宋知意道:“不过我说你还真行,上回跟我提起这事我还没大放在心上,不想你是雨水窖也建了,圣上也派人来修暗渠了。若是真能建成灌溉,那也是大功一件,回京便也是指日可待了。”

“二哥说笑了,这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况且我也不过是出个主意罢了,要把这些落到实处,还得靠工部的两位大人。”宋知意表面上看着云淡风轻,实际上却是有些担心的。按照秦王那样谨慎的性格,他既在北关外屯建私兵,又怎会放人晋王一派的人来插手北关事务?按照沈鹤轩的意思,修建丹山暗渠是要大张旗鼓地修,这样派兵往丹山也在灯下黑之中了,所以修建暗渠秦王必定是知晓的,他就不怕晋王的人来此会撞破他暗中筹谋之事吗?

宋知意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秦王派来的那人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宋知意,他也不好写信回京给宋恒问他关于这樊晗的情况,因为这往来的信件也估计会被人打开来看。

在宋知远走后,宋知意心中带着些不安,打开了秦王身上的信号源。

--------------------

第137章 侍郎

==============

来丹山县的这些日子,宋知意除却完成每日县衙的工作外,还会在下值后将秦王身上信号源的录音略略听一遍,所以秦王每日的行踪宋知意也大概清楚。

因为秦王每日上朝,宋知意听着听着也能够分清朝中各官员的声音如何。樊晗此人他有印象,但他似乎记得上朝时他和秦王之间并不是太融洽,常常偏向二皇子晋王。宋知意不觉得秦王会让敌对势力有机会到北关来,尤其是他在此处所为之事已涉及通敌叛国,一旦被揭发现将永无翻身之日。还是说秦王在北关各州县也同样有眼线,若这樊晗发现了什么异动,就就地处理了呢?

宋知意摸不准秦王的想法,不过北关修建这样的大工程,秦王那头肯定不会没有动静。他相信只要仔细听一遍最近信号源之上的录音,应该能够找到蛛丝马迹。

秦王的生活一般是每日早起进宫晨醒,接着便去上朝,听完朝中的两派大臣吵架后便出宫了,这时他常去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馆中坐坐,还会隐瞒自己的身份结交一些正在科举的学子,与他们举杯论诗,旁人只当他是清闲富贵人家的老爷,也很是愿意和他谈心。再与学子友人开怀畅饮后,秦王会在午后回府,接着便回府了,与他的王妃傅元霜沏茶品茗,游湖泛舟,或是做些其他的风雅之事。傍晚,进宫昏定,虽然他和晋王在朝中的势力水火不容,但两兄弟和父亲一起吃饭的时间还算融洽。出宫后,也不再做其他,回府后便早早歇下了。总之,光从他的生活上来看,完全是一副闲散王爷的做派。

但有一点让宋知意很是在意,就是他身边的那个能出谋划策,还能打的内侍,也就是傅元霜的那位情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了。宋知意曾尝试从傅元霜那头听,却也是许久未听到傅元霜和那位情郎交谈了,这人似乎凭空消失了一般,也不知去了何处。

不过现在更该关注的樊晗的事,北关要修建暗渠的消息至多要三月便会被京城那边知晓,若是秦王在这边有其他眼线,加上快马,一月便也够了。所以宋知意只需集中将这段时间之内的录音调出来仔细听一边,且主要听他早晨出宫后到回府前的的那一段时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他会在宫廷之外跟其他人接触,如果要隐蔽地见大臣,应该也是在这段时间之内。

宋知意凝神听录音,不知不觉便到了深夜,就在夜深人静只时,摇晃蜡烛突然爆出些火花,他握笔的手也顿时攥紧,因为信号源那头也终于传出来他想听的内容,樊晗的声音传来,很近,似乎就在信号源放置者的面前。

宋知意很快听完了樊晗与秦王的这一小段对话,手中的笔在纸上写出二人的名字,又在其中划上了一条线。案上的蜡烛又爆出些轻微的响动,在寂静的夜中格外明显,这声音仿佛也挑动这宋知意的神经,很快,他心生一计。

……

工部派来的两位大臣很快就来了,宋知意算准了他们来的时间,早早便带着县衙里头的各官吏在丹山县的城门口夹道等待了。

远处,一两马车缓缓驶来,最终在城门口停下。马车上最先下来的是许时楷,他下车后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紧接着便是另外一红袍官员从马车上下来了,那就是樊晗了。他看着四十来岁,眉毛短短,眼角向下垂,唇边带笑,留着一撮胡子,看着慈眉善目的。

宋知意迎上前去,行礼道:“下官见过樊侍郎,许主事。”他身后的县丞和县尉也上前来见过了两位工部的官员。

樊晗和善道:“宋知县不必快快起来,不必如此客气。”

宋知意道:“下官已准备好二位的住处,还在县衙备下了筵席,请二位赏脸移步县衙。”

樊晗和善道:“宋知县准备周到啊。”

“这都是下官应当做的,请。”

宋知意将一行人带到了县衙,席面上已备下了丹山县当地的美食,各种牛羊肉倒是不少,但蔬菜却没几样。樊晗见状,感叹道:“这丹山县果真是缺水,从这筵席上看此地似乎蔬菜种类很是少啊,京城中常见的时蔬这里都见不到几样。若这暗渠真能修起来,那真是造福当地百姓,功在千秋啊。”

宋知意忙应道:“沈知府当日也是如此跟下官说的,所以特别交待下官一定要好好款待二位,不想这席面上还是疏漏了。”

樊晗抬手道:“诶,本官也并不是说宋知县准备不周全,这牛羊肉在京城也是难得一见的佳肴啊,宋知县别放在心上。”

“岂敢,您二位来我是不敢疏忽的,”宋知意说完,又望向许时楷道:“下官听闻许主事也也是虞部的顶梁柱了,所以还特为许主事备下了一间专画工造图的房间,里头的用品也是一应俱全,还特意吩咐了衙差,除许主事之外的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靠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