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科举日常(164)

作者:小飞鸣 阅读记录

宋知意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但看到沈鹤轩的神情,显然是明白了他究竟想说什么。沈鹤轩手指敲了敲桌子,道:“你的意思是,指使潘氏勾结外敌之人,在两位王爷当中?”

--------------------

第143章 土产

==============

“你的意思是,指使潘氏勾结外敌之人,在两位王爷当中?”沈鹤轩眉宇间愈发凝重,宋知意忙道:“下官不管做此揣测,只是下官在南疆时,还遇见过一件事。当地人说起大约在八九年前,有一个名叫色勒莫的人在南疆生活过一段时间。下官当时没有在意,可现在想来,色勒莫这个名字就很是奇怪了。”

“色勒莫……”沈鹤轩低声念了下这名字,道:“这是北虏那边的名字。如果是在八九年前,当时大周和北虏之间还未像现在这样呈剑拔弩张之势,有一些北虏会进到北关来当地的汉民做生意买卖,不过他们大致也只在几个交界的城镇内活动,也不会长期留在这,做完买卖便回去了。南疆北关一个在大周极南,一个在大周极北,相去千里,北虏人手上也没有通关文牒,是怎么通过层层关卡进入南疆的呢?”

“这也正是下官想不明白之处。但下官在南疆时,也曾听多人提起此人,不像是杜撰出来的。百姓说他身材高大威猛,虽然不怎么说话,但很是聪明,很多事情一学就会。某一天,却突然消失不知所踪了。”这是宋知意在田间和百姓闲聊是听来的,当时的他也就当闲谈听过去了,并没有往深处想。

宋知意说完,沈鹤轩忽而神色一动,道:“我明白了,本官会着人去查此事。还有丹山暗渠那边,你这几天尽快找出一个无人的时候来,需派斥候跟着段茫留下的记号找到私兵送信回来。虽说秦王那边不知道这张真图纸的存在,也不知道另一条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切需得小心行事。”

宋知意点头称是,道:“下官明白,安排好时间后会向府衙信鸽传信,知府可还有其他要交待下官的?”

沈鹤轩摇头道:“暂时没有了,你只需谨记一切小心,从前本官也和樊晗共事过,他是个笑面虎,不好对付,不要在他面前露了马脚,否则功亏一篑了。”

……

宋知意回到丹山县时,依旧是跟离去时一样愁眉苦脸的。樊晗似是很关切他,早早就在县衙那头等候了,一见宋知意有些怏怏不乐地进了后堂,马上道:“宋知县,如何啊?沈知府那边怎么说?”

宋知意看了他一眼,叹气道:“我也不瞒着您了,沈知府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顿。我来此地不过一年多,就出了这样的乱子,怕是今后的仕途也无望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如此急进贪功,想着做出些实绩来,不如平平稳稳的好。也不知那几个进暗渠的丁役如何了,我实在是无颜面对他们。”

“你不要如此想,你在这里踏踏实实办事,将来待王爷登上大宝,难道还怕没有出头之日?”樊晗拍了下宋知意的肩膀,道:“你去府衙的这几日里,本官和许主事也代你去暗渠那边看了,那处坍塌很严重,估摸着没有一两个月是修不好的。不如先将人手都转移到明渠修建上来。这样修好后,暗渠也有一部分是能做浇灌之用,不耽误时间。届时再慢慢把这部分修好。若是百姓用起来有什么不便之处,也好一一整改。你以为如何?”

宋知意低着头眨了眨眼,樊晗这是又在打什么主意呢?拿出坍塌他那夜就去看过了,虽然看着是吓人,但他督工大半年也大半年了,那处塌陷不到一月便能修好。现在把人手调去修建明渠,那大家都会往山上去了。他是想趁山脚下无人是继续往里头送私兵吗?

不过…这样倒也未尝不可,反正他也正好需要一个人少的环境。宋知意抬头,露出感激的神色,道:“樊侍郎所言甚是,与其空耗时间,不如先去修建明渠。那下官明日便安排众丁役上山。”

樊晗走后,一个衙差又匆匆跑了进来,面带喜色道:“知县,丰乐县的陈知县派了一些丁役来,说是回程的路上听说丹山这边出了事,便派人来帮着我们县修建暗渠。”

这叫宋知意有些意外,初见陈和光时他就对自己很是瞧不上,现在竟然愿意主动伸出援手来。不过这并非坏事,出了这样的事,修建暗渠的众人士气都有些低下,现在有新鲜血液加进来,说不定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改变,让众人重振起来。

翌日,宋知意便将修建人员分批安排上山了,让众人先驻扎修整两天再开始之后的工作,他也跟着众人一同上山。上山前不忘在山脚的暗渠入口处安装了一个信号源,时刻注意里头的情况。

果不其然,他上山没几天,樊晗就在山下开始偷偷摸摸的做些什么。先是又与一波从别处来的私兵接上了头,似乎是想在塌陷处辟出一个可过人的小洞来,让这些私兵一个个过去。宋知意深感危机,要是真让他们这么一波波运进去,那还得了?只是段茫那边也似乎是到了被分配的住处,并不在私兵的集中据点了,是以宋知意也无法通过他听到潘长明和那位神秘男子的更多对话。

好在经过这几天的监听,宋知意也摸清了这些私兵的行踪,知道他们每日的行动规律。宋知意挑出了一个暗渠附近无人的时间点,写在纸上用信鸽给沈鹤轩那边寄了去。但愿斥候能与段茫成功接头,带回些有用的情报来。

……

劳碌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又是好几个月过去了。虽说才十月,可北关已经是一派寂寥肃萧之景了。盛夏时丰茂的水草已被荒芜草原和萧萧北风取代。深秋虽是萧条,不过丹山县百姓的心里都隐隐带着期盼。因为丹山之上的明渠已经基本修好了,只差修好错现和修补暗渠中的坍塌,丹山县的暗渠便能正式通水灌溉了。工部派来的两位官员也在丹山县待了一年有余,不日便要返程回京了。

宋知意今天刚闲下来,还没在屋子里烤上一会儿火,就受到了两封京中来得信。

“三表兄,见字如晤。近来在丹山县如何?我在京中听闻暗渠塌陷一事,料想你受到信时定是为此事劳心劳力多日了,不知身体可安好否?”丹山县与京城之间路途遥远,寄信收信也十分不便,是以宋知意每每受到江守徽从京城寄来的信,都会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

宋知意才看到开头,嘴角就不自觉的露出微笑来。虽说平日里看书都是一目十行,但在这信里他却巴不得每个笔画都仔仔细细地看上一遍,从那横折撇捺的不同力度中揣摩这写信人在下笔时想些什么。

看着信,他的内心也不由地跟着雀跃起来,最近也实在是疲累,但看到江守徽所书的文字,他又感觉道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这信给他另辟出一方小小天地来。他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直到看到了信中的最后一行,江守徽道:“我近来常从驿使那里收到工部的许主事寄来的北关土产,请三表哥代我说声感谢,他的心意我都收到了,也请告诉许主事以后不必再麻烦了。”

宋知意的笑容渐渐凝固在嘴角,许时楷这是在做什么?说起来自己也是太过疏忽了,因为丹山县暗渠修建一事本身就很繁忙,加之他又要一边暗中观察秦王之事,除了刚来北关时邮过土产回京城,现在也甚少想到这些了。这样对比之下,江守徽会不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宋知意正因此有些郁郁不乐之时,门外有衙差道:“宋知县,许主事来了,想见您一面。”

宋知意闻此,慌忙将信折好放进信封中,藏在书页里,道:“请许主事进来吧。”

很快,许时楷便满面春风地进门来了,宋知意请他坐下,一边泡茶宜宾道:“许主事这是要回京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啊。丹山暗渠都是由许主事一手设计的,现下最难的部分也完成了,回京后定然是要高升的,届时可别忘了我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