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科举日常(167)

作者:小飞鸣 阅读记录

信封上并没有写是何人寄送的信件,只写了宋知意收、他拆开了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是樊晗的字。信中并未署名,不过樊晗的字他是见过的,所以一下就认了出来。在信中,樊晗告诉他王爷打探到了圣上的口风,圣上对暗渠修建一事很重视,所以要在大概三四月时派人来查勘暗渠的修建状况。

现在虽是严冬,但樊晗劝宋知意不要停下丹山暗渠修建。若能在京城来人之前完工,圣上定然会龙心大悦。这样一来,宋知意回京之事便也能提上日程了。不过凉州府衙像来奉行休养生息之策,冬季若非有战事,也不会让百姓劳作,因而没有粮草,冬季难以修建暗渠的原因。但樊晗在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说他向王爷禀明了凉州此情况后,王爷叫他不必担心,让宋知意放手去干。

樊晗在心中道王爷让宋知意去找北关最大的银号嘉明银号去找掌柜何前取一笔钱来,从北关的粮草商处买粮草来藏至丹山暗渠之中。若是不够,还可以随时去取钱补充粮草。信中还贴心地附上了粮草商的名字和所在地点。

信的最后,樊晗说王爷求贤若渴,一直盼着宋知意能早日回京替他效力,所以劝宋知意一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若能把此事办好,任期到便回京的机会是大了许多。

宋知意读完信的最后一行,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个笑来,但并不是因为樊晗在信中说他能回京。这信里说得天花乱坠,但宋知意是不相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的。他与秦王非亲非故,甚至秦王妃母家还与宋家不和。自己不过是在出京时和秦王见过一面,根本不值得对方这么掏心掏肺的帮自己。樊晗写这封信来,多半是因为秦王要有什么动作了。让他将粮草藏在暗渠中,不就是因为北虏那边的私兵拿取方便吗。这修建暗渠是假,营养私兵是真。灯下黑,谁也不易发现。

不过这样证明了宋知意在樊晗面前表现得回京心切是让人相信了,不然秦王也不能利用他这种心理来为自己办事。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宋知意也算是取得了他们的一些信任了,有了这些信息,也能更好的预测他们能何时行动。

宋知意最后看了一眼信,信上除了字迹是樊晗的,只有信的末端画了一个他先前与宋知意约定好的暗号能表面身份,并未有署名。而信中提及的王爷,也并未指明是哪一位王爷。这怕不是事发后想把事情栽赃到晋王身上吧?也真是够狡猾的。

宋知意将信叠好收起后,悠哉地烤了一会儿火。见雪渐渐下得大了,世界都被银白所覆盖,宋知意才取出衣架上的大氅披上,牵了一匹马,从后门出了县衙。

他在风雪中骑着马,轻车熟路地来到了丹山脚下。因为大雪,一路上都未遇见什么人。他将马栓好,从怀中掏出火折子,朝暗渠最深处走去。相较于外边的呼啸的风雪,黑暗的暗渠反倒有一种难得的安静。宋知意越走越深,能隐约窥见出口时,外边的天已经黑了。宋知意朝着外边静静的看了一会儿,茫茫草原已经被白雪覆盖,在黑夜中闪着晶莹的细光。他对系统道:“在这附近安装一个信号源。”

【收到指令,开始操作。】

【安装完成。】

--------------------

第146章 南攻

==============

今年这雪,已经断断续续地下了一月有余了,从去岁的除夕开始下。本来上元节时已放晴了,可没过几天又开始下了。放眼望去,宛如整个世界都被装进白雪之中,静谧而安宁,仔细聆听,还能听到檐下的雪落之声。偶有猛烈的风从北方平坦的草原上吹来,带着严寒与冰雪。好在大周与北虏边界上筑起了一座座高大的城墙,将这北风挡在北关之外,护得关内一方百姓安宁。

而身处草原上的北虏就不那么从容了。草原中心的大帐中,一男子对着坐在正中的人道:“可汗,这雪下得实在是太久了,我们的粮草快用尽了。其他部族那边最近很不安分,蠢蠢欲动,若是他们联手攻过来,我们怕是很能撑住。”

新上任的可汗阿木尔眉头紧锁,看着下首向他汇报的将领,道:“我们的余粮还够撑多久?”

“不到一月半。若届时大雪依旧,而我们粮食耗尽,又有其他部族夹击,那后果……”

阿木尔沉沉叹了口气,道:“现在离开春还早,要想补充粮草,只有向南打……”他还未说完,帐外有一小兵行色匆匆地进来,道:“可汗,右贤王来了。”

阿木尔神色一僵,还没等到他开口回应,营帐的粘毛帘就被一手掀开,进来一个面容称得上隽秀的男子。他头戴一顶羊尾巴皮帽,身穿一靛青色长袍,其上有繁复的银色花纹,腰间系着白色腰带,脚踩着墨色长靴。明明通身都是北虏打扮,可他的那张脸却有些格格不入。皮肤太过白净,眉眼又太过阴柔。阿木尔幼时因为其长相最瞧不上这个弟弟,常常欺负他。现在虽仍是看不惯,但阿木尔也不敢如此了。

被叫做右贤王的男子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道:“我方才在帐外就听到了可汗在叹气,不知我这个做弟弟的能不能为可汗排忧解难?”

“这……”阿木尔假笑了一下,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连日大雪,阏氏又病了,叫人担心。”

“我一会儿差人去取几味治风寒的药来,保证药到病除,可汗不必担心,”右贤王说完,话锋又一转,道:“不过我方才怎么听巴音说可汗这边的粮草似乎是不够了。可汗,是这样吗?”

方才向阿木尔汇报的将领就是巴音,他闻此头一低,阿木尔也朝他投来带着隐隐责备的目光。

巴音辩解道:“右贤王听错了,我方才并未这么说。”

右贤王轻笑一声,道:“可汗不必如此防备我。我今天并不是空手而来,可汗继位后便封我为右贤王,我还未给可汗献上贺礼,今天便带来了。”

他说完,营帐内又陷入了一阵沉默,只余风雪飘落和炭火燃烧的声音。巴音小心翼翼地看向可汗阿木尔,他僵硬的脸上扯出一抹勉强的微笑来,对右贤王道:“不知是什么贺礼?自从你回来,总是你让我们大开眼界,想必这次也是如此。”

右贤王勾了勾唇角,道:“可汗这边的粮草不够,各部族又蠢蠢欲动。继续等下去,只会越发被动。倒不如趁现在,先发制人,南下攻打大周的北关。一来,汉人那边肯定有余粮,若能攻下北关,可汗的燃眉之急便可解。二来,可汗攻下北关,立下威信,又有那个部族还敢觊觎可汗之位?这样一箭双雕,可汗便不必再担心了。”

阿木尔听完,和巴音对视一眼。攻下北关确实是好处多多,这不用右贤王说他们也知道。可现在阿木尔刚刚继位,身边的心腹在继位之争中都折损得七七八八,其他部族虎视眈眈,大局不稳。现在出兵,算是孤注一掷了,若是能胜,那自然是能解眼前之急,可若是不能胜,那便是兵力粮草的重创,他不仅连可汗之位都保不住,怕是连命都得丢了。且阿木尔和巴音都知道,就凭现在这情况,要联合各部族一起攻下北关,怕是根本不可能的。

似乎是见他们二人不答话,右贤王敲了敲椅子扶手,又道:“草原连日大雪,他们大周的北关也好不到哪里去。现正是他们调息之时,此时出手,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且我们的战事常年在马背上征讨,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反倒是我们能站到上风。再说,我与可汗是亲兄弟,自然是要帮可汗的。”

阿木尔听了,想了想才斟酌开口道:“右贤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自然是可汗听到的意思。我带回来的兵马,也会随着可汗一起上战场。至于我麾下战士粮草,可汗也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解决。可汗觉得如何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