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20)

作者:六月平生 阅读记录

县越多事情也就越多,刚和各个县开完会,做好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准备,又不得不趁着现在农闲的时候去筹办一直拖延的成人学校了。

“成人书院主要还是教授十八岁以上的人,除了基础的识字算账,更重要的是技能和手艺。这不管是男女都可以去学,只要是岭南的百姓都可以。不过既然是这样的话,就不能是每个县都开一个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先生。”王怀玉道。

照例还是娄明运,宋回芳,林清风等人在。这个成人学院在苍梧县试行过一段时间,效果相当不错。像苍梧县新招的那些衙役,基本都是从成人学院里毕业出来的。能力更是比原来的衙役要高上一大截。

现在想要把这个学院铺设到整个岭南,最重要的就是老师。

“能教成人的先生,也只有苍梧书院的几个,我们还得留一半在苍梧书院,也就是说最多能分出去二十个先生,这二十个人,怎么可能教得了整个岭南?”林清风皱眉。

甚至他一个都不想给,这些先生都是他们费尽心思才从各个地方挖来的。苍梧本来就缺人,这些可是真正的人才,谁舍得放出去?

“苍梧书院的先分一半出去,剩下的人我们可以去北方招来补。一开始百姓也不一定会来读,所以摊子可以先不铺那么大。等过个两三年了,第一届学生毕业,有优秀的不就可以留校了吗?”王怀玉道。

一个带一个,一届带一届。有天赋的人就留在学校继续学校教书,等过个十几二十年,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不出来?

岭南现在最缺的人就是会手艺的,能干事的。尤其是那种顶级的工匠,要是能找出几个来,她的犁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搞不出来。

想到摸索了几年还没有头绪的犁,王怀玉真的感慨大齐的科技或者说岭南太落后了。

“学校这个还是另说吧?我们现在人手还是太少了。”林清风持不同的意见。

“但是我们要不办那就一直缺人,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凑齐?”王怀玉捏着指尖,忽然想起现在的北方战乱,“要是各位愿意给同门好友去一下书信,邀请他们来岭南避难,或许也是一条出路呢。”

王怀玉的话让他们面面相觑,但好多人心中都有些意动。

对呀,之前不同意是因为北方的发展更好,但是现在北方战乱,作为小世家或者势力不大的人,确实很难生存下去。既然要找个地方发展,那为何不能到岭南来呢?他们自己是亲身体验过的,知道岭南的好处。

“便是不办书院,我们也是要给亲友去信的,既然郡主都这样说了,我们现在就写吧。”宋回芳道。

他想起自家还有几个不错的侄子和能工巧匠,要是能把人劝说过来,就怕宋家在这场战乱中不保了。

想到就去干,在宋回芳行动之后,很多人也想起了自己的亲族。虽然他们是世家的庶子,但也是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现在北方大乱,说不定就愿意来岭南这个偏远的地方呢?

不过他们也知道岭南的情况和王怀玉的底线,去信的时候并没有给嫡枝消息,只是和家中的亲眷说了一下,让他们如果觉得北方生活不了,可以来岭南投奔他们。

虽然这次议事没有能让大家都同意建书院,王怀玉还是在粤州府和桂州府划定了地址,让当地的县官着手把书院建起来。因为缺少先生和学生,书院的进度也就没有要求特别紧。正好可以给两个府点时间。

这一个学校不是为了培养传统的知识分子,而是为了做技术学院和研究所的,所以在建设的时候,王怀玉亲自去把关。

“书院开设理科、工科、农科、医科、法学四个大类,每一个类最少要建一栋上课的教室,除法学外,其他三科还要有一栋实验楼。农科另外有一千亩的试验田。书院里要建一栋藏书馆。另外每科都要配一栋学生宿舍,每个先生配一座院房。”

王怀玉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和设计这两座书院的工部官员说了后,只见工部的刘明锐险些把自己的胡子揪掉。

“郡主,照您怎么说的来做,这个书院没有上千亩根本建不下来啊。而且这造价不是下官诳你,一座这样的书院最少要十万金!”刘明锐沉默了一会又接着道:“这样大的成本,在岭南来说,应该没有合适的人能把里面填满。”

不说先生能不能招到,就说学生,肯定不是培养那些泛泛之辈的。但岭南识字的人都没有多少多个,何况是能来上这个学院的人?

“现在没有以后就不会有了吗?更何况,不是有句古话叫做种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吗?我们现在就是在种梧桐树,等这个树种好了,还愁没有凤凰吗?”王怀玉道。

正是因为现在没有,所以她才要花重金去建设。不然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呢?这么多钱,其实只要培养出一个人才,就值得了。

眼看着劝不动,刘明锐只能退一步道:“郡主这个想法是好的,也是我们岭南百姓的福气。不过我们现在人没有那么多,为何不先建一个?健在岭南的中心,粤州或者苍梧。”

“梧桐树只有一棵也可以引得凤凰来,而且物以稀为贵,有时候好懂事少了,反而能引起大家的看重。至于桂州,如果郡主担心的话,不如在那边设立几个和苍梧县差不多的书院,既有小孩正统的教学班,也有您说的这个成人班。到时候再从中选取有天赋的人过来深造,不是更能筛选出人才?”

“分级教育?”王怀玉有些诧异道。

因为现在大齐还没有科举制的出现,以至于王怀玉都忘了世界上的教育是分级的。比如说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科举制的时候从秀才、举人、进士。

岭南一开始的教育,就是苍梧几个县的小学识字班,还有就是各个村县有意向来学习的成人班,但这些人学了技能毕业出去就是自己找工作,或者是到县衙就业了,根本没有往上升的机会。

但苍梧几个县的书院都是三五年一届毕业,五岁入学的那批则是跟着先生一直往上读,完全没有想到等他们毕业了还能再到别的地方去学习。

这样一看来,原来计划就没有那么完美了。

“是,下官说的就是郡主这个分级教育的意思,”刘明锐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一琢磨也明白了,跟着点头赞同道:“县一级的书院负责启蒙和筛选有天赋的学子,州一级的书院则是培养更深一层次的学子。”

“依照郡主的意思,这几个大科应该是要培养各个行业的能者。那就要往深了学,花费的时间长,需要的天赋也高,还是要好好筛选才好。”

第104章

不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人结果不如人意,那就是浪费了。

刘明锐的未尽之言,王怀玉听明白了,也听进了心里。她想了一下,对方说得确实有道理。

就好像现代的大学有很多,但不是谁都能考上的。考上的那些都是每个地方的佼佼者,而这还是在全民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才有那么多人能考上大学。以现在大齐的教育程度来说,她能让十分之一的人认得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想要培养行业翘楚,甚至撬动科技的发展,只能说是任重而道远。

“那便听刘大人的。不过这个成人学院名字要改一改了,不如就叫做大学吧。选址也最好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岭南的百姓和外地人来就读。”

“郡主大义,下官这就着手去办。”刘明锐恭敬行礼退下。

学校一时定下,王怀玉也终于想起被遗忘的外国来使了。她招手叫来秋香询问,“前年北上去京都的西欧国使者,现在还有消息吗?”

闻言,秋香眼里浮现出笑意打趣道:“郡主不提,奴婢还以为您忘记他们了呢。”

“怎么会呢,这可是我们岭南的大财主,忘了谁也不能忘记他们啊,就是不知道北方的战乱,有没有把我们的大财主吓坏。”王怀玉也笑道。

同类小说推荐: